唐詩閒讀:“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中國的古代詩歌,共有兩個源頭,一個是以《詩經》為代表的北方詩歌,一個是以《楚辭》為代表的南方詩歌,到了唐代,這兩類詩歌,分別為兩個偉大的詩人繼承、發展並傳諸後世。《楚辭》一類的南方詩歌發展為李白為代表作者的浪漫主義詩歌;《詩經》一類的北方詩歌發展為杜甫為代表作者的現實主義詩歌,讀中國詩歌,這兩類詩歌不可錯過,而連綿不絕的唐詩山巒裡,李白、杜甫兩位更是必讀而繞不過去的兩座唐詩高峰。不讀李白、杜甫,不能算是讀過唐詩。學讀唐詩已經20多首,今天我們終於讀到了李白,讓我們先讀他一首知名度最廣的五言絕句:《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這個版本是明代版本,這也是我們在小學課本里老師要求背誦的版本,當然也是流傳最廣的版本。其實,這首詩還有一個更早一點的版本即宋版本,全詩如下: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抬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

說這首詩的版本爭論之前,我們必須先了解一下李白這個人。

唐詩閒讀:“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白像)

李白(701-762)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偉大”二字用以形容詩人,中國歷史上並不多,前面是屈原,唐代還有一位是杜甫,可見李白地位之高),李白還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唐代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後人又把杜甫與李白合稱“大李杜”。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這是李白的出身,李白五歲始發矇讀書,十五歲已有詩作多首,同時因為詩作水平較高,開始社會名流的推崇與獎掖,由此開始從事幹謁活動,亦開始接受道家思想的影響,開始好劍術,喜任俠,好交友。

十八歲那一年,李白開始了他長達六年的讀書隱居,在大匡山(在現在的四川江油境內)長期隱居,在四川省內遊歷,學劍、修道,讀書,二十四歲的李白決定離開四川,離開之前,他重遊峨眉山等蜀中名勝,見識大增。二十五歲那一年,李白走出了蜀地,開始“仗劍去國,辭親遠遊”。二十六歲這一年,他途經陳州時與李邕相識,同年又結識孟浩然。當然,此後的遊歷生活中他又認識了同時代大量的著名詩人(幾乎同時代詩人都與他有交集)。二十七歲時,李白居於安陸壽山,與故宰相許圉師之孫女結婚。因此我們可以看出,李白的出身與經歷並不僅僅是以布衣而行天下的,正是由於這些綜合條件的湊合,才最終成就了敢“令高力士脫靴”和“天子呼來不船”的李白。李白深受黃老、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我們在語文課上學習過他大量的代表作《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早發白帝城》……而唐詩的普及版本里,李白的名詩更多,《靜夜思》只是其中流傳最廣、爭議最大的一首思鄉詩而已。寫這首詩時,李白二十六歲,正是他壯遊天下出川傲遊的第一年,也正是他思鄉之情最為熾烈的一年。726年,9月的揚州旅舍秋意初顯,思鄉情緒隨之而生,26歲的李白在同時同地還作有一首《秋夕旅懷》,這兩首詩,情緒該當是一致的。

唐詩閒讀:“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詩意圖)

我們說這一首詩有爭議,一是上面的明宋兩個版本的爭議,至於兩個版本哪個更加高明,向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畢竟審美是一件極多元而個體化的感受,只有喜歡不喜歡,不好說高明不高明。我們或者可以想象,這一首詩也許還有很多版本。只是傳下來這樣的兩個版本罷了。

第二個爭議是第一句“床前明月光”中的一個“床”字。關於這個“床”字,大致的解釋有這樣幾種,都能說得通,因此有爭議:1、就是井臺。水井邊沿處的平滑處;2、專指井欄。從考古發現來看,中國最早的水井是木結構水井。古代井欄有數米高,成方框形圍住井口,目的是防止人跌入井內,這方框形既像四堵牆,又像古代的床。因此古代井欄又叫銀床,說明井和床有關係,其關係的發生則是由於兩者在形狀上的相似和功能上的類同。古代井欄專門有一個字來指稱,即“韓”字。我們查《說文解字》解釋“韓”字就是“井垣也”,即井牆之意。3、“床”即“窗”的通假字。這首詩顯然寫於一個明月夜,很可能就是月圓前後,作者由看到月光,再看到明月,又引起思鄉之情。 既然作者抬頭看到了明月,那麼作者很可能身處室外,在室內隨便一抬頭,多是看不到月亮的。因此我們可以推論,“床”是室外的一件物什,至於具體是什麼,很難考證。從意義上講,‘床’可能與‘窗’通假,而且在窗戶前面是可能看到月亮的。但是,參照宋代版本,‘舉頭望山月’,便可證實作者所言乃是室外的月亮。從時間上講,宋代版本比明代版本在對作者原意的忠誠度上,更加可靠。 4、取漢語裡“床”的本義,就是坐臥的器具,就是我們現在說的床。5、當代的收藏家馬未都等人認為,這裡的床應解釋為“胡床。”胡床,就是稱“交床”、“交椅”、“繩床”。古時一種可以摺疊的輕便坐具,馬紮功能類似小板凳,但人所坐的面非木板,而是可卷折的布或類似物,兩邊腿可合起來。現代人常為古代文獻中或詩詞中的“胡床”或“床”所誤。至遲在唐時,“床”仍然是“胡床”(即馬紮,一種坐具)。因為有這麼多的分歧,爭論遂起。這些爭論因為“床”字字義理解上的差異,而導致對於這首詩理解上的差異,其實,僅體會這一首詩的思鄉之情,無論這裡的“床‘是指向什麼,都是上佳作品。

唐詩閒讀:“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舉頭望明月與舉杯邀明月的李白情緒是不一樣的)

這首詩並沒有李白慣常用的奇特新穎的想象,沒有精工華美的辭藻,只是用敘述的語氣,寫遠客思鄉之情,然而它卻意味深長,耐人尋味,語言風格上像好是白居易,千百年來,這首詩如此廣泛地吸引著各類讀者。全詩因“疑”到想起“舉頭”,從“舉頭”到“低頭”有兩個動作,形象地揭示了詩人內心活動,一幅月夜思鄉圖淡淡繪出,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皎潔的月光照射到床前,帶來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詩人朦朦朧朧地乍一望去,在恍惚迷離的心情之中,這床前月光彷彿是了一層白皚皚的濃霜;但心神穩下來之後再一看,身體四周圍的環境告訴他,這不是霜,而是月色。一地月色不免吸引著他抬頭一看,一輪明月正掛在窗前,秋夜如此明淨,秋月格外皎潔,異鄉分外清冷,愁思更加熬煎,眼前客景的蕭條,讓李白低頭審視自己的年華流逝。凝望著天空的月亮,想到的是離開一年多之後故鄉的一切,他想到家裡的親人、朋友,想到家鄉的明月、秋窗……想著,想著,詩人的頭漸漸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到沉思之中去了。

詩無達詁,無論我們如何讀這首詩,如何解說這首詩,都不可能完全準確代入詩人當時的情緒之中,無論怎麼理解,似乎都有言外之意沒有表達出來,這也許正是詩歌的好處。言有盡,而意無窮。

寫完這首詩,很快,李白就要成家了,家庭生活使他暫時忘卻了遊居他鄉的愁思,他雄奇瑰麗的詩風正在生成。

(【唐詩閒讀】之24,圖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