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女一場是債也是緣!一個女兒寫給母親的一封信……

母女一場是債也是緣!一個女兒寫給母親的一封信……

母女一場是債也是緣!一個女兒寫給母親的一封信……

小時候,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偷偷穿媽媽的高跟鞋,連衣裙;噴媽媽的香水,擦媽媽的口紅,夢想著有一天變成媽媽的樣子。

長大後,最常做的事情竟是跟媽媽爭吵,為了一件露著肚子的短T恤,為了一雙有些小貴的名牌鞋子,為了一個沒有血緣關係的男孩。那時,最怕自己以後會變成媽媽的樣子。

時間過得好快,不知不覺已經到了可以正大光明穿著高跟鞋的年紀,而媽媽卻已經不再愛穿高跟鞋;當我嫌棄自己的頭髮黑的沒特點時,媽媽卻已經開始偷偷用黑色染髮劑遮起自己的白髮;和媽媽的爭吵並未結束,只不過媽媽似乎再也吵不過我……

那一天,媽媽拎著滿滿一袋的水果從小區外的超市走回家,崴了腳,水果散了一地。媽媽卻只顧著撿水果,忘了受傷的自己。打開袋子,我哭了。這才想起,早上出門前自己的那句無心之話——“最近皮膚越來越糟糕,得多吃點水果了”。

記得《請回答1988》裡面有一段臺詞,說的特別好——“聽說神不能無處不在,所以才創造了媽媽。即使到了媽媽的年紀,媽媽的媽媽依舊是媽媽的守護神。媽媽這個詞,只是叫一叫,也觸動心絃。”

母女一場是債也是緣!一個女兒寫給母親的一封信……

每一位媽媽都是自己孩子的守護神。

工作不順利,回家大哭了一場。以為媽媽會像小時候對待那個不願去上學的我一樣,將我大罵一頓,然後拖進學校,任憑我大哭大鬧,只是轉身離開。卻不想,媽媽輕輕地拍了拍我的肩膀,緩緩地說了句,“不喜歡這份工作,就別幹了。”

找了一個外地的男朋友,對方需要我跟他回老家。我問媽媽,“你覺得這個男人怎麼樣?我要不要跟他走?”媽媽沉默著做了一桌我愛吃的菜,然後才對我說,“只要你自己喜歡就行。在外面一定要好好的,不用牽掛我和你爸。只要你好,我們倆就好。”

異地的工作和生活很忙碌,有人陪伴的日子裡,也就真的不再牽掛遠方的家。偶爾會接到媽媽的電話,總是說不了幾句就以“忙”為藉口掛斷,一副不耐煩的樣子。似乎,只有生病的時候,工作不順的時候,跟男朋友吵架的時候,才會特別想念遠方的媽媽。

“要是太累,就回家……”

“如果他對你不好,你還有我們……”

“我們都挺好的,你不用牽掛我們……”

這是媽媽最常說的話。只要我需要,她就在我的身邊。

而我呢?她需要的時候,我在哪兒?

二十多歲的年紀,媽媽帶著恐懼的不安生下我。面對那個無知而脆弱的小生命,她也無助過,她也崩潰過。然後,逼迫自己學會忍耐,學會堅強。

如今,年過半百的媽媽依舊忍耐著,依舊堅強著。只因為她的女兒還是那麼脆弱,那麼無知,那麼需要她。

現在的我,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常回家看看,陪一陪媽媽。我的確依舊需要媽媽,而我也漸漸明白,媽媽也越來越需要我的陪伴。

或許就像媽媽說的那一句:“這輩子做母女是上輩子的債,也是這輩子的緣。”

願下一輩子還做媽媽的女兒,只因緣分,不因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