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古城,僅次古羅馬,卻在兩千年前遇到了它的末日


龐貝古城,始建於公元前6世紀,公元79年毀於維蘇威火山大爆發。由於被火山灰掩埋,街道房屋保存比較完整,從1748年起考古發掘持續至今,為了解古羅馬社會生活和文化藝術提供了重要資料。

古城主街道,龐貝曾是古羅馬第二大繁華富裕的城市。如果不是天災,相信現在會是和羅馬齊名的世界古城。

古城略呈長方形,有城牆環繞,四面設置城門,城內大街縱橫交錯,街坊佈局有如棋盤,有朱庇特神廟、阿波羅神廟、大會堂、浴場、商場等,還有劇場、體育館、鬥獸場、引水道等羅馬市政建築必備設施。

龐貝古城遺址,烤比薩的爐子也被修復,生動地展示了古城全貌,讓我們得以窺見前人的生活。

龐貝古城的供水系統,龐貝古城展現了許多古人的巧思,遺址街口有石槽,並附有可扭動的龍頭,可以判斷是“古老的水龍頭”,有些道路還有凸起來的“隔車石”,這些設計很有生活氣息。

龐貝最著名的“lovers of pompeii”人化石,在突如其來的天災下,人們被岩漿裹、火山灰裹挾著死去,人體分解之後只剩一層外殼,後被注入石膏復原,定格了他們死亡的瞬間,死亡是終點,可愛永遠是自由的。

龐貝人愛在牆壁上塗鴉,牆壁成了日記本,留下了許多諸如:“啊,傑斯,願你的膿包再次裂開,比上次疼得還要厲害。”“無疑,我心愛的人曾在此與她的情人幽會。”這類快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