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日立惠而浦上質量黑榜 部分外資家電品牌高端形象幾近崩塌

[釘科技述評] 雖然中國家電業經過30多年的發展,已經成長為全球市場的重要力量,但就品牌能力、核心技術而言,與國外一線品牌仍有一定的差距。不過在中國市場,外資品牌的優勢已經消失殆盡,在很多垂直市場甚至已經邊緣化。

松下日立惠而浦上質量黑榜 部分外資家電品牌高端形象幾近崩塌

釘科技注意到,在外資品牌引以為傲的質量管理方面,日前也頻頻爆出問題。這讓一些外資品牌的高端形象,幾近崩塌。

此前,釘科技注意到,在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了20款掃地機器人比較試驗結果,參測各款樣機整體清潔性能差異較明顯。其中,松下MC-WRC67型號掃地機器人在一項清潔能力測試中成績僅為29.63%,排名墊底。

松下日立惠而浦上質量黑榜 部分外資家電品牌高端形象幾近崩塌

松下在家電類產品的質量管控方面頻出問題。3月底,松下電器(中國)有限公司再發產品召回計劃,表示將在中國召回兩個型號約1.5萬臺的電視機。近4個月以來,松下先後宣佈了4次召回計劃,召回產品涉及筆記本、料理機、電視機等個品類,達百萬臺。

另外一家日系家電品牌日立也遭遇質量問題。釘科技注意到,日前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對家用電動洗衣機產品進行質量抽查,上海日立銷售的“日立波輪XQB80-BW”家用洗衣機被指不合格,不合格項目為連續騷擾電壓。而在2016、2017年,日立空氣淨化器、空調等產品都因各種問題被國家有關部門和機構認定為不合格。

除了日系品牌之外,美系知名品牌惠而浦也被爆存在質量問題。日前江蘇省質監局發佈了智能馬桶蓋、節水型坐便器產品質量抽查結果。抽查發現,惠而浦(中國)生產的智能潔身器(規格型號WLP-02)等產品接地措施項目不合格,使用過程中有潛在的觸電風險。

松下日立惠而浦上質量黑榜 部分外資家電品牌高端形象幾近崩塌

松下、日立、惠而浦等外資品牌產品頻被檢查認定不合格,難道只是偶然嗎?在釘科技看來,一些外資品牌產品質量滑坡嚴重,主要原因有兩個方面:

一是這些外資品牌的重心其實早不在家電領域。松下、日立等品牌,其主營轉移到新能源、車載、元器件、電梯等領域,家電業務的貢獻佔比很低,對家電業務不夠重視、研發投入不高,導致質量品質下滑也就在所難免。

二是有品牌之形無技術之核,造成質量整體下滑。很多外資品牌的家電業務外包出去或者出售給中國品牌,僅留品牌資產而無技術內涵,缺乏一以貫之的嚴苛的品控標準。而像惠而浦這樣的品牌,在擴張期收購了一些中國二三線品牌,但缺乏有效的品牌整合和質量管理。這些因素都造成外資品牌的質量滑坡。

釘科技注意到,目前外資品牌在國內市場,無論是黑電、白電還是小家電、廚電領域,都已被海爾、美的、海信、創維、方太、老闆等國內家電巨頭嚴重擠壓,大多數家電品類的top 5品牌都難覓外資品牌身影。放眼整個外資品牌陣營,真正具備市場號召力和技術引領能力的品牌,也僅剩三星和索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