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有個主板和中小創的風格轉換

創業板見底1571點已經有3周多的時間了,用數字回頭看看這3周多創業板的上漲過程,308只個股漲幅超過20%,其中次新股133只,佔比43.1%;109只個股漲幅超過30%,其中次新股60只,佔比55.7%;漲幅超過40%的有38只,其中次新股22只,佔比57.8%。這裡說的次新股是代碼3005**之後、也就是2016年3月重啟ipo之後上市的板塊,第二個數字是換手率,在這段上漲的過程中,換手率超過100%的個股有104只,其中54只漲幅超過30%,佔比52%,漲幅超過20%的個股有82只,佔比78.8%,事實上如果剔除幾隻復牌的問題股和上市不滿2周的次新股之外,這個數字已經到了90%以上,幾乎是全部。

結論就是,在已經過去的這段時間中,如果你持股換手率持續居高不下的次新股,那麼獲得較好收益的概率更大,如果非要說板塊的話,其實從頭到尾貫穿行情的就是工業互聯網板塊,如果你持有的個股是疊加了這3個屬性的個股,不賺大錢很難,如果沒有這3個屬性,賺大錢很難,就是這麼極端,但是不要對低位個股喪失信心,創業板上漲和主板上漲有一個非常大的區別,創業板會一直輪動,而主板會把縮容行情進行到極致然後崩塌。

創業板指數什麼時候調整?我的看法是,創業板指數只要突破1804點之後就開始進入這一波上漲的尾聲,隨時可能出現調整,我在3月5日的博客預測過2點,第一,不要指望這個時候創業板出現系統性的調整,還遠不到落下“第二隻腳”的時間,第二,年線位置會有小的調整。從實際走勢看,創業板指數在上週突破年線非常出乎我的意料,但是預期不變,階段高點會隨時出現,然後是輪動過程。

輪動分為兩個部分,首選是中小創內部的輪動,其次是主板和中小創之間的輪動,這裡說幾點細節,第一,自3月5日開始到上週五收盤,如果剔除次新股因素的話,主板已經有3個交易日的紅盤率超過了創業板,第二,雖然創指在上週五放量突破了年線,但是自3月2日開始,創業板在關鍵時間的成交量開始萎縮,而主板則沒有發生變化,第三,一些主板的權重板塊開始有異動。所以我在3月7日的預期是,會有一段短暫的風格轉換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中小創會開始調整,而主板的走勢會強於中小創,這個預期不代表我看好主板,事實上我偏向於主板指數反彈,而創業板則是上升途中的休整,如果說在3月5日當天的博客中我認為創指階段調整跌破1735點附近會非常困難,那麼現在的看法就是難上加難。

在3月7日作出會有短暫輪換這個預期的同時,我給這個過程的開始加了一個量化的條件,就是上證50指數必須站穩在2900點之上,這個量化條件直到上週五才出現。

最後說說我的操作,首先是持續緩慢的加倉低位創業板個股,除了上週五的行情讓我大吃一驚外,這個位置我是有點不敢追高,週五早盤的時候曾經有一隻高位個股回落到了我預設的量化佈局價格,但是當時正在看其他的個股,所以錯過了這個機會,如果從這個量化價格計算的話,當天個股升幅達到10%以上,這算是個操作上的遺憾,除此之外並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妥,其次是2次做了權重板塊的短線買入,計劃搶一個反彈,截止到週五收盤不賠不賺,勉強有個1%的紅盤。至於次新股,我從重啟ipo之後就很少碰了,有兩個原因,第一,寅吃牟糧,只要ipo不停,退市制度不出,趨勢永遠向下,好股票肯定有,但是我認為我拿到的機會比較小,波動這麼大,我也未必拿的住,第二,太多年不研究次新股了,次新股板塊上漲的時候總是一臉懵逼,所以乾脆不做。

上週五的創業板簡直是太強了,不管是綜指還是成指,上週五創業板的上漲都超過了其它指數將近一倍的幅度,我目前不清楚是我預期錯了,還是又提前了一段時間?下週見分曉吧。

常年伏案工作,不是腰痠就是背痛要不然就是頸椎咔咔響,痛苦不堪,上週日果斷辦了一張健身卡,順帶手聘了一個美女私教,節食+健身已經5天時間了,感覺非常好,減了3斤體重,除了每天晚上餓的睡不著覺之外,精神面貌好了很多,但是盤後的時間是有限的,所以擠壓了寫博客的時間,這就是上週沒寫博客的原因。

我是老沈,這是一個散戶的自言自語。

假設有個主板和中小創的風格轉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