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量=好成績,中學閱讀才是關鍵?如何正確選擇閱讀書籍的指標

閱讀量=好成績,中學閱讀才是關鍵?如何正確選擇閱讀書籍的指標

「Oxford journal」(https://academic.oup.com/)刊載的論文「Scholarly Culture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in 42 Nations」(https://academic.oup.com/sf/article-abstract/92/4/1573/2235883),揭示的是在對全世界42個國家的有孩子的家庭進行的,關於孩子的閱讀量對其今後的學習甚至人生產生影響的調查和研究的結果。

另文後附註,幫助孩子選擇書籍,如何閱讀的7個指標。

閱讀量=好成績,中學閱讀才是關鍵?如何正確選擇閱讀書籍的指標

1、將來能否成功,不是環境、條件和父母的智商,是孩子自身的閱讀量和閱讀習慣

原文翻譯:

「即使父母只有小學畢業,但是本身閱讀量多,定期會上圖書館,每日接觸新聞的孩子,不管是在學力上還是在成績上,甚至今後踏上社會後的表現,都比父母是大學畢業、研究生畢業的孩子有更大的優勢,而且是4倍以上的差距。」

=>

也就是說,父母是否聰明和努力與否,與孩子的學習表現無關——農村的孩子,即使父母不識字,即使學校條件差,即使老師的水平低,只要自己喜歡閱讀肯學習,一樣可以獲得更好的學習成果。

而學習環境和條件好的城市孩子,甚至富二代的孩子,父母可以為孩子創造各種學習的機會,包括各種數碼學習產品,包括早早送出國留學,包括讓孩子從小接受益智和語學的學習等,如果孩子本身不喜好閱讀和學習,一樣沒用。

是窮孩子也好是富孩子也好,關鍵在於“如何幫助孩子養成自主學習(閱讀)的習慣和學習時保持專注的常態化”,而後才有通過計劃,目標,方法,技巧等其他可提升學習效率的可能性。

閱讀量=好成績,中學閱讀才是關鍵?如何正確選擇閱讀書籍的指標

2、中學時代養成閱讀習慣,作用遠大於幼兒時期孩子聽故事和閱讀的習慣

原文翻譯:

「作為固定觀念,我們認為從小讀書講故事給孩子聽,會提高孩子的智能,調查研究的結果顯示,事實上,比幼兒期的聽讀更重要更能影響孩子一生的是,中學生時代的閱讀習慣。」

「因閱讀而培養出來的讀解理解力、思考力、表現力語言力、情報吸收力等等,不僅會幫助到語文等文科,還能有效提升數學等理科的成績。」

=>

如果自己的孩子還小,那麼繼續每天聽讀故事給他們聽,儘早幫助他們養成“固定時間閱讀,每天閱讀”的習慣。

如果自己的孩子是小學生,那麼這是孩子養成閱讀習慣的最重要時期,父母一定要多花點心思在上面。

如果自己的孩子已經是中學生,那麼現在還為時不晚,趕快幫助孩子“轉過性來”,讓閱讀“佔據”孩子更多的“因遊戲、體育時間”。

中小學時的孩子閱讀習慣,比幼小時開始的聽讀遠遠要重要,更重要。

閱讀量=好成績,中學閱讀才是關鍵?如何正確選擇閱讀書籍的指標

【附註】

關於閱讀的一些以科學為依據的重要指標,也是選擇閱讀書籍時可用的選擇標準:

1、閱讀量

以學校的教科書內容量作為比較標準,不管哪個年齡層,孩子的閱讀量要達到教科書內容量的5倍。

教科書內容量:課外閱讀量 = 1:5

閱讀量=好成績,中學閱讀才是關鍵?如何正確選擇閱讀書籍的指標

2、閱讀時間

每天閱讀必須。

每天的閱讀時間基本計算方法:

年級 x 10分鐘 = 每天的閱讀時間

比如小學2年級的每天閱讀時間至少要確保:2 x 10分鐘 =20分鐘。

最好是固定好每天閱讀的時間,比如飯後休息30分鐘後開始閱讀,不要當成任務,要把它變成自然而然的習慣。

閱讀量=好成績,中學閱讀才是關鍵?如何正確選擇閱讀書籍的指標

3、閱讀類比

這個類比是是閱讀書籍的分類,大分為兩類:文學文藝類和非文學文藝類。

文學文藝類中包括小說,散文等,而非文學文藝類則是諸如“十萬個為什麼”等講科學講道理學術類的東西。

如果是孩子讀,不一定要深奧,漫畫表現形式的“恐龍世界”等當然更能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

這個閱讀書籍中的比例是,

文學文藝類:非文學文藝類 = 1:1

閱讀量=好成績,中學閱讀才是關鍵?如何正確選擇閱讀書籍的指標

3、閱讀條件

一定要按孩子現有能力和學習程度來選擇書籍或內容。

一定要循序漸進,不能急躁。

~> 我看到悟空問答上一個“都說想提高語文成績要多閱讀,閱讀什麼書籍好?”的提問,不乏回答者,包括達人,但是回答都是t這些回答者推薦書名,名著文藝作品,詩詞的書名等等。

這裡其實有問題,首先你根本不知道提問者是小學生還是中學生,高中生,甚至可能是孩子的父母,每個時期的孩子能力都不一樣,不同針對應該有不同的推薦,而這些回答者推薦具體書籍書名明顯是“統包”,不是不可以,只是不太合適。

其實這個問題換種說法,“如何找到適合自身學習和能力程度的閱讀書籍的規律”可能更合適,而這個規律就是我在這裡說的這些指標,按這些指標去選書才是正道。

閱讀量=好成績,中學閱讀才是關鍵?如何正確選擇閱讀書籍的指標

4、閱讀安排

閱讀時不能只是“看過算過”,簡單記住內容情節就完事(輸入),一定要並做“輸出(可以做題的)”,這樣才有助於鍛鍊記憶力,理解力,思考力等諸多能力。

所以閱讀安排,要以平時帶“輸出”的閱讀為重心的內容,週六週日則是閱讀開放日,只要孩子喜歡的感興趣的,不管什麼內容都可以,在這個指標的基礎上。

所以,

週一~週五,閱讀內容 = 與孩子年紀、學習·能力程度相當的,書店有售的帶有習題問題的閱讀物,要帶有可在讀後進行知識輸出的問題習題的東西,比如【七年級上 人教版教材指定閱讀書目套裝:朝花夕拾、西遊記上下冊】等等。


週六~週日,閱讀內容 = 小說,漫畫,科學讀物,只要孩子喜歡感興趣的讀物,什麼都可以。

閱讀量=好成績,中學閱讀才是關鍵?如何正確選擇閱讀書籍的指標

5、閱讀目的

為了消磨時間而閱讀,這樣的目的不適用於學生。

冬日的下午,在和煦溫暖的陽光下,窩在沙發中讀讀小說,這是消磨時間的閱讀法。

而學生,為了提高語文成績,是目的;為了擴展知識層,也是目的......不知道目的時,

連著追問自己或孩子,5個“為什麼”

總能找到真正的閱讀目的。

帶著目的去閱讀,能通過閱讀鍛鍊能力,是閱讀的正確姿態。

閱讀量=好成績,中學閱讀才是關鍵?如何正確選擇閱讀書籍的指標

6、閱讀計劃

最好能設定好自己的閱讀計劃,每天閱讀多少,多少時間內容讀完相關的多少本書籍等。

計劃帶來的時間感,緊張感,能讓閱讀效率更高

孩子的閱讀計劃則需父母根據孩子的情況,一起制定並修正。

閱讀量=好成績,中學閱讀才是關鍵?如何正確選擇閱讀書籍的指標

7、閱讀方法

閱讀方法是很個性的東西,可嘗試各種可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

但是從記憶、理解的角度出發,讓大腦全方位活性化起來,

調用“五感”加入閱讀

肯定是最合適的。

閱讀量=好成績,中學閱讀才是關鍵?如何正確選擇閱讀書籍的指標

【一句話】

大閱讀量=好成績的重要條件,中學閱讀比幼兒閱讀更重要。

閱讀量=好成績,中學閱讀才是關鍵?如何正確選擇閱讀書籍的指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