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選歐洲獨角獸俱樂部,獨立數字分銷商Believe要來中國大展拳腳

入選歐洲獨角獸俱樂部,獨立數字分銷商Believe要來中國大展拳腳

數字發行領域的前景似乎一片光明。

之所以這麼說,不僅是因為已經有包括AWAL和CD Baby等眾多相對成熟的公司在爭奪這個市場,就連華納音樂也抵禦不住誘惑投身到了這片藍海中;而環球音樂則更早,它在2013年就將目光瞄準了數字分銷,並推出了Spinnup。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年輕的初創企業也參與到了競爭中,比如近期剛拿到融資的瑞典數字音樂分銷商Amuse、DistroKid和Loudr。

從公司成立的時間線上看,Believe算不上太早。畢竟,當它在2005年開始運作時,TuneCore、AWAL和Ditto Music也相繼作為拓荒者加入到了早期競爭中。但到了2011年,當Kobalt收購了AWAL之後,市場的整體形勢變得逐漸微妙起來。同一年,Ditto Music將自己的業務帶到了美國市場,並在納什維爾開設了辦公室。此後兩年,愈來愈多公司加入到搶食行列中,這個市場變得更加炙手可熱起來。

入選歐洲獨角獸俱樂部,獨立數字分銷商Believe要來中國大展拳腳

2015年4月,在Believe宣佈全資收購TuneCore後,數字音樂分銷行業的爭奪似乎也更加白熱化。儘管新巨頭的誕生讓初來者面臨的挑戰和考驗更多了,但它們的出現也為獨立音樂人和簽約廠牌謀求到了更多籌碼,幫助他們獲得了更多分發優勢。

與AWAL和Ditto Music一樣,Believe也是一家面向獨立音樂人和廠牌提供數字發行服務的公司,而它的業務涵蓋了從數字音樂分發、營銷解決方案到曲庫管理和推廣等一系列的服務範圍。但與競爭對手不同的是,Believe提供的分發模式更加靈活。

“ 它不僅通過遍佈於全球的流媒體音樂和視頻服務幫助音樂人獲取聽眾和收益,還專門組建了一支由專業人士組成的A&R服務團隊,來幫助客戶開發有效的營銷策略,以優化他們的作品在各平臺上的可見度。此外,它還開發了一系列的數據工具,幫助其客戶更好地制訂營銷計劃。”

根據音樂財經獲得的數據,Believe目前在全球各地設有32個辦公室,僱員總數大概在500人。在亞洲地區,Believe就已經在印度、印尼、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日本和中國大陸設立了辦事處,接下來它還計劃進入臺灣市場。除了亞洲,Believe基本已覆蓋了所有歐洲國家,另外它還擴張到了東歐部分國家以及俄羅斯市場。在收購TuneCore後,該公司在北美的業務也在持續穩定的增長。此外,拉美、澳大利亞、中東和非洲都在Believe的業務版圖中。

入選歐洲獨角獸俱樂部,獨立數字分銷商Believe要來中國大展拳腳

此外,與Believe達成合作的流媒體平臺數量也已超過了150家,比如Apple Music、Spotify、YouTube、Deezer和Napster等這樣的國際化平臺,當然也包括僅限在本地區運營的一些服務,比如中國大陸的騰訊音樂和網易雲音樂、東南亞地區的KKBOX和JOOX、俄羅斯的Vkontakte以及拉美地區的IMusica。

在接受音樂財經專訪時,Believe亞太區銷售總監Sylvain Delange表示,亞太區是該公司業務增速最快的區域,年增長率達到了3位數。

但其他區域也在繼續蓬勃增長,且平均增速達到了兩位數。Sylvain表示,Believe目前已經是獨立數字分銷行業的領頭羊,且按照數字分銷市場份額來看的話,其已成為了繼3大唱片公司之後排名第4的行業公司。

另一方面,Believe的迅速崛起也讓老牌巨頭們感到了威脅。

去年7月,日經新聞報道稱,索尼音樂有意斥資3.55至4.44億美元收購Believe,但該傳聞遭到了Sylvain的否認。他表示,隨著Believe體量的迅速增長,它的規模讓主流唱片公司開始膽戰心驚,但儘管該公司的確收到過大公司的收購要約,其目前並無意將自己賣掉。另外,針對此前的IPO傳聞,Sylvain也進行了否認,稱Believe目前營收穩定,因而暫時不考慮公開募股事宜。“Believe的現金流目前為止都非常棒,營收也一直在不斷增加,整個財務系統都很健康,因此我們現在並不考慮去募集新資金或者IPO。”

入選歐洲獨角獸俱樂部,獨立數字分銷商Believe要來中國大展拳腳

與此同時,Believe也開始認真考慮起了中國市場。

Believe是在2014年進入中國市場的,但當時的運作更多依賴著本土一家合作公司,而服務模式也較為單一。但從今年開始,Believe開始組建起了自己的本地化團隊,並將觸角伸向了更多國內城市,同時開啟了在深圳、廣州和成都等地的大規模招聘。

根據Sylvain的說法,該公司進入中國市場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要將其全球化的一套服務和標準引入該市場。“我們想為中國的獨立音樂人和廠牌提供一套超便捷的分發服務,以幫助他們將自己的音樂作品上架到更多本土流媒體平臺以及國際性的平臺上,並保持過程和版稅的透明化。另外,我們還將提供一系列工具幫助音樂人和廠牌瞭解和分析他們的受眾與收益。”Sylvain表示,Believe將為獨立音樂人和廠牌提供一系列的資源去助力他們的發展。“比如一些技術型工具、本土化資源以及來自合作伙伴的宣傳資源等。”

根據國際唱片業協會(IFPI)公佈的《2017全球音樂報告》,2016年中國錄製音樂市場的收入增長了20.3%,其中流媒體音樂收入上升了30.6%。中國錄製音樂市場的收入增長速度遠超全球音樂市場的平均增長水平(5.9%),而儘管中國在線流媒體音樂用戶的數量已過6億,但其錄製音樂市場的收益去年僅排名第12位。看起來,這個市場潛力依然巨大。

不過,Sylvain也承認,中國市場自身的複雜性也是Believe一開始不願直接介入的原因之一。此外,對於一家西方公司來說,它還需要更好地去了解中國消費者的調性。“我們需要建一座橋樑,讓西方的音樂人和廠牌能夠去認識中國的音樂聽眾,同時幫他們去理解中國流媒體服務的運作模式。這也是我們要建立本土化市場團隊的主要原因,因為我們想通過這種方式更貼近中國的音樂聽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