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郵票減量發行是做到了,可為何還是無法阻止價格下滑的腳步

中國郵票減量發行是做到了,可為何還是無法阻止價格下滑的腳步

中國郵票減量發行是做到了,可為何還是無法阻止價格下滑的腳步

其中《戊戌年》生肖郵票為例,發行量調減至近四年來最低水平。套票發行量比《丙申年》猴票減少600多萬套,比《丁酉年》雞票減少2000多萬套,減幅20%多;版式二發行量比《丙申年》版式二少200多萬版,比《丁酉年》版式二少約40%。

另外2018年部分套票發行量調減近40%,部分小版票調減超過50%。按目前的發行計劃,2018年近三分之二的郵票和小型張的發行量都將低於2017年的最小發行量。

2018年普通空白郵資封片和紀念郵資封片發行量更是調減近70%。這在網廳銷售情況就可知道確實如此。

和以往上報數據不同,這次破天荒在還沒過完一年就看到了郵政公佈數字,而以前恨不得過了一年才能知道發行量。之所以這麼快就看到數據,和目前市場情況是分不開的。

中國郵票減量發行是做到了,可為何還是無法阻止價格下滑的腳步

目前郵市可以說是非常熱鬧,一輪猴等硬通貨一路高歌,而新郵除少量品種基本都在深度打折中,很明顯,郵政這會是急了,從印多少都能賣出去,到了少印都賣不出去。如今公佈這些數據,無非是想告訴大家“我們真的縮量了,快買吧,不然馬上就漲價了!”

中國郵票減量發行是做到了,可為何還是無法阻止價格下滑的腳步

可惜,中國郵政態度本來是積極的,但從現實的角度看,也是被迫的,而這被迫做出的措施,無人買賬。也許後期會有些成效,但絕不是長久的。

有個詞叫做“提前消費”,自從“中國人民郵政”改成了“中國郵政”之後,人民的真實需求不再被考慮,而是不停的印印印!不但把集郵者的錢包提前消費掉,連感情一併也消費光了。

中國郵票減量發行是做到了,可為何還是無法阻止價格下滑的腳步

其實這時候郵政的心情應該是高興還是著急,還真不好說。因為隨著商業快遞的蓬勃發展,郵政業務日益萎縮,如果沒有利用黃金時期的提前消費收上來那麼多錢,如今的局面可能更尷尬。但話說回來,萬事都有度,這局面有一半也是之前颳得太乾淨,作繭自縛的結果。

中國郵票減量發行是做到了,可為何還是無法阻止價格下滑的腳步

其實不光是中國郵票過度發行的衝擊,還有外郵的衝擊,因為全世界的郵票市場都在萎縮,只是國際市場由於多年的合理化沉澱,反應還不是那麼劇烈,但集郵者越來越少是公認的事實。而英美等國家都是多多少少走過濫發的路,雖然早早就控制了印量,但全球郵票總量也是驚人的。

中國郵票減量發行是做到了,可為何還是無法阻止價格下滑的腳步

而如今中國市場還是比較活躍的,同時隨著國門的打開,很多集郵者開始接觸外國郵票,現在外郵的流入量雖然還不能和國郵攀比,但很多便宜貨和豐富的題材還是很吸引人,不少玩家已經開始進入外郵收集圈子,這種消費者的流失苗頭未來也會對市場造成一定影響。

中國郵票減量發行是做到了,可為何還是無法阻止價格下滑的腳步

所以說,想要把目前堆積的龐大市場消耗掉,但靠這點縮量是完全不夠的,說不好聽的,連續幾年不發行郵票,市場未必都能迴轉。而簡單的開放郵票使用渠道也未必能消耗多少,因為現在寄信量日益減少,很多人又圖便宜和簡便快捷,更願意選擇商業快遞。

郵政真要把市場抓好,不是靠開幾個會,拿出一兩條措施就行的,任重道遠啊。但願這是個好的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