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道鬆弛造成性生活不和諧,但這個地方鬆了那就要命!

導讀:“恥骨聯合分離症”在媽媽懷孕後期和產後比較多見。懷孕時激素分泌旺盛,為了適應胎兒的發育,骨盆會被撐大撐寬,有些媽媽恥骨間的距離被撐得過大,就會造成疼痛。產後恢復很重要,如果恢復的不好,還會引發腰痛、腹痛,甚至還可導致子宮下垂、陰道鬆弛、尿失禁和體形方面的變化。

10月懷胎都經歷了什麼?

一張圖告訴你恥骨在哪?

陰道鬆弛造成性生活不和諧,但這個地方鬆了那就要命!

懷孕前,兩片恥骨間的正常距離約為4~5mm。懷孕後,媽媽們的身體會自動釋放弛緩素和黃體素,這兩種激素可以幫助韌帶鬆弛,使得恥骨聯合的長度增加2~3mm,這能增強骨盆的伸縮性。當孕中晚期寶寶逐漸長大,它能給予寶寶更多的成長空間,同時也有利於分娩時讓寶寶順利地通過骨盆。

如果媽媽對這兩種激素的敏感度高,導致韌帶過度鬆弛,就會產生恥骨疼痛的症狀。主要表現為恥骨和腹股溝附近(也就是骨盆前面的位置)有痛感,坐骨神經、盆骨、大腿內側和背部也可能會受到影響。

除了激素的原因外,恥骨聯合過度分離還可能是由於準媽媽的骨盆小、位置不正造成的,如果從孕中晚期開始就一直疼痛的話,可能需要長期臥床休息,情況嚴重的需要剖腹產。

陰道鬆弛造成性生活不和諧,但這個地方鬆了那就要命!

什麼是恥骨聯合分離?

恥骨聯合分離是因外力而發生微小的錯移,表現為恥骨聯合距離增寬或上下錯動,出現局部疼痛和下肢抬舉困難等功能障礙的軟組織損傷性疾病。

恥骨聯合是骨盆前方兩側恥骨纖維軟骨聯合處,由兩塊纖維軟骨間盤組成,兩個間盤之間有一恥骨聯合腔,恥骨聯合上下左右均由韌帶加強。正常情況下恥骨聯合間隙為4-6 mm,孕期隨著鬆弛素的變化,間隙會增寬 4~5 mm。

恥骨分離的症狀

1、大腿根部恥骨聯合疼痛,在負重、遠行時加重。

2、行走時重心移動緩慢,影響步行速度,步態呈鴨步。

3、部分病人會出現腰背部、腹股溝區疼痛。

4、子宮下垂、陰道鬆弛、尿失禁等。

恥骨聯合分離的診斷標準

恥骨聯合分離並沒有明確的診斷標準,一般來說滿足以下幾個條件中的一個或幾個,我們就會考慮恥骨聯合分離,包括:

1.恥骨聯合處有明顯的疼痛,活動時會加重;

2.可以在恥骨聯合處摸到明顯的間隙;

3.骨盆擠壓-分離實驗陽性;

4.B超等影像學檢查提示恥骨聯合分離大於10mm。

因此,不要因為恥骨聯合處稍有疼痛就給自己扣個大帽子,反而不利於癒合。

陰道鬆弛造成性生活不和諧,但這個地方鬆了那就要命!

導致恥骨聯合分離的原因

1.先天骨盆發育異常或軟骨病;

2.既往骨盆受過外傷(盆骨骨折等);

3.分娩過程中出現了難產、急產以及因為難產而進行了產鉗助產;

4.頭盆不稱或者胎先露異常。

以上是比較常見的導致恥骨聯合分離的病因。導致恥骨聯合分離的病因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一個是在懷孕之前骨盆已經發育異常或者遭受過損傷,另一個是在分娩的過程中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導致了損傷。

如何預防恥骨分離症?

1、婦女在孕前應積極參加體育鍛煉,以增強肌肉韌帶的張力和柔韌性。懷孕後也應經常做適度的伸展大腿的運動,以便增強對恥骨變化的適應能力。當然在做腹臀部運動時,不宜幅度過大,以免出現不良後果。

2、若婦女患有骨盆關節處的結核病、風溼病或軟化症時,應在疾病治癒後再妊娠。

3、孕婦在妊娠中晚期應避免參加重體力勞動,尤其是負重行走。

4、孕婦在妊娠晚期,要保持營養適中,並進行適度的活動,以免胎兒過大,在分娩時加重恥骨的分離症狀。

5、孕婦在預產期前2周應多休息,避免過度勞累和長時間行走。因為此期間胎兒大多已入盆,過度活動可進一步加重恥骨分離症。

6、患有恥骨分離症的孕婦,產後不宜過早地下床活動或在床上扭動腰臀部,也不宜用布帶緊裹腰身,以免扭傷骨盆,加重恥骨分離症。 在孕婦分娩後的兩天左右,其卵巢就開始停止分泌鬆弛素。隨著產婦體內鬆弛素的逐漸減少,其恥骨分離症也會隨之好轉。

陰道鬆弛造成性生活不和諧,但這個地方鬆了那就要命!

恥骨分離一般什麼時候發生?

恥骨分離可以發生在孕期的任意時間或者產後。你很有可能在孕中期就有感覺。如果這次孕期發生了恥骨分離,很有可能在下次孕期也會發生。同時發生的更早或者發展的更快。所以一旦發生這個情況,在下次孕期前最好能夠尋求幫助解決。

恥骨分離什麼時候能好轉?

一般產後都會慢慢好轉。產後多休息。未來經期快結束時你可能在恥骨區域會有一些感覺,因為身體內會釋放出相似的荷爾蒙。

儘管恥骨聯合分離的發生率並不高,但凡是都要注意重視起來。希望這些可以幫助到那些正在遭受或者在不久的將來可能會遭受恥骨聯合分離痛苦的準媽媽們。不僅應該知道如何應對孕期的恥骨聯合分離,更應該瞭解如何預防它的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