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區縣事」尋蜀人之源 郫都區邀你共建古城“文博小鎮”

「成都區縣事」尋蜀人之源 郫都區邀你共建古城“文博小鎮”

「成都區縣事」尋蜀人之源 郫都區邀你共建古城“文博小鎮”

「成都區縣事」尋蜀人之源 郫都區邀你共建古城“文博小鎮”

「成都區縣事」尋蜀人之源 郫都區邀你共建古城“文博小鎮”

「成都區縣事」尋蜀人之源 郫都區邀你共建古城“文博小鎮”

「成都區縣事」尋蜀人之源 郫都區邀你共建古城“文博小鎮”

圖片由郫都區古城街道提供

從蠶叢魚鳧之煌煌故里,到三國古蜀的軍事重鎮;從南絲綢之路的起點,到厚重歷史文化積澱下的文博小鎮……素有“蜀人之源”之稱的郫都區古城街道,是天府文化的核心區域。這裡不僅有青山綠水,田園美景,更有縈繞於心間的淡淡鄉愁,和紮根於厚土的文化根脈,代代相承、連綿不絕。

5月中旬,“探古城遺址 尋蜀人之源”文博小鎮大型文化旅遊系列活動暨郫都區首屆“非遺”文化展和創意文化產品展在成都郫都區古城街道隆重舉辦,本次活動是對“鄉村振興,文化先行”的一次踐行,旨在充分展示郫都區古城街道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宣傳古蜀文化發源地“古城遺址”“古城武術”“古城三編”、博物館群落及 “古玩品鑑”,打造古城“文博小鎮”特色鎮域文化。

“蜀人之源”今安在 遺址初現驚天下

成都市郫都區,早在4500年前即為古蜀國都邑,堪稱“蜀人之源”,數千年來,這裡一直是天府文化的核心區域,有詩盛讚此地“唐宋樓臺朱閣,明清古木門巷,凝古蜀之靈氣,泊千年之文明。”從昔日蠶叢魚鳧之煌煌故里到三國古蜀的軍事重鎮,從南絲綢之路的起點到國泰民安小康社會的夢想,無數歷史長河的精彩瞬間在這裡靜靜演繹著一座小城的芳華歲月,也沉澱下標記著祖先們的生活痕跡的古城遺址和深埋地底的無數寶藏。

1981年文物普查時,文保人員在郫都區發現古城遺址,遺址位於古城街道古城村和指路村,保存完好,內涵豐富,是以城址為特徵的蜀文化早期遺址,距今約4500年左右。1996年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2001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城遺址的發現將長江流域的人類文明發展史提前了1700多年,比廣漢三星堆早1000多年,比金沙遺址早2000多年。2018年3月,古城遺址保護規劃通過國家文物局審定,獲得正式批覆,為未來建造遺址公園,加強古城遺址保護和利用、發展旅遊經濟,展現“古蜀文化發祥地”“文明孕育搖籃”的魅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指路幽簧家家傳 鄉村振興從此行

在5月18日的非遺活動展現場的文創產品一條街上,精緻美觀的竹編鳥籠吸引住人們的眼光,遊客們紛紛駐足賞玩,讚歎連連。

以“竹裡文化”為產業方向的古城街道,做大做強以竹編為主的古城鳥籠,去年年產值達5000萬元以上,轄區內的鳥籠竹編傳承人與古井苑、南派古建、古城三編等一起被列入四川省“非遺名錄”。竹編鳥籠、南派古建、金絲楠、綠色有機農產品等4個古城特色鄉村產業,實現農戶和現代農業農村發展有機銜接,全面構建可持續發展的以“健康醫養+文博旅遊+都市農業”為主的綠色產業新升級。

古城街道還推出“蜀源川西林盤·文博竹裡精品”指路村示範區項目建設,其已建成的獨門獨院的新農村安置房成為到古城的旅遊者參觀的一處景點。綠樹濃蔭,花團錦簇,家家小別墅,戶戶小花園的宜居環境,讓遊客們大感羨慕,嘖嘖讚歎。

文博小鎮賞玩淘 一步一景細細品

古城街道歷史文化底蘊厚重,川菜博物館、巴蜀漢陶藝術博物館、大華玉器博物、金絲楠博物館、古蜀文化研究院等特色鮮明、展示古城深厚文化積澱的博物館群落正逐步形成,“文玩淘寶街”等項目相繼建成,集古玩藝術品和書畫展覽、鑑賞、銷售為一體的古城特色文博產業,古玩藝術品集散地,初見雛形。

成都川菜博物館。世界唯一以菜系文化為陳列內容的活態主題博物館,以川西民居建築的新派古典園林風格為主,景區佔地約40畝,藏品6000餘件,分為典藏館、互動演示館、品茗休閒館、灶王祠、川菜原料加工工具展示區、川菜原料展示區,年均接待30餘萬名海內外遊客。

古陶玉器(一園)博物館。總投資1.3億元。分三個展示館:巴蜀漢陶藝術博物館,館內藏品6000餘件;成都大華玉器博物館,館內藏品3000餘件;翰林書畫藝術博物館,館內藏品4000餘件。

金絲楠博物館。主要以古典金絲楠和古玩字畫為主,集古傢俱、古玩玉器、名人字畫鑑賞展賣為特色,展館下分東方神木館、千幅唐卡館、陽友鶴紀念館三個館,藏品萬餘件。

一核四區新業態 四位一體大發展

古城街道交通區位優勢明顯,二繞、郫彭快鐵、沙西線、郫彭路貫穿全境,是郫都、新都、彭州“三交界”綜合交通樞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