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軍仍在用轟-6?殊不知此轟-6非彼轟-6

中國海軍仍在用轟-6?殊不知此轟-6非彼轟-6

轟-6是一款國產中型轟炸機,自問世以來相繼有多個型號為中國海軍航空兵所使用,目前比較新的主要有兩款,即轟-6M和轟-6K。雖說僅有一個字母的區別,但轟-6M和轟-6K差別很大,很多讀者經常將二者混淆。

中國20世紀60年代生產的轟-6轟炸機,推力小、耗油量大、機身彈艙容量小,存在“腿短、彈少、看不遠、打不準”等問題。為了克服這些缺陷,有必要對轟-6進行不斷的改進,於是相繼有了轟-6D、轟-6M、轟-6K。

中國海軍仍在用轟-6?殊不知此轟-6非彼轟-6

圖注:2014珠海航展上亮相的轟-6M

轟-6D型裝備了彈艙投放/導彈外掛發射系統互聯的聯合火控系統,能自動搜索跟蹤選擇的攻擊目標,測量、實時計算目標相對運動參數,以令指揮儀發出準確指令,實施對目標的自動攻擊或轟炸任務。轟-6D機翼下有兩個掛架,用來發射鷹擊6號導彈,飛行速度約0.9倍音速,採用中段自控加末段雷達主動制導,射程約150千米。

而到轟-6M這裡,其機翼下則有了四個掛架,可以發射鷹擊62、鷹擊83反艦導彈。鷹擊-62彈體總重為1350千克,最大射程超過300千米。鷹擊-83反艦導彈是我國“鷹擊”8系列反艦導彈中的第三代改型,也是性能最好、攻擊能力最強的一種反艦導彈,最大射程250千米,單發命中率為95%以上。

中國海軍仍在用轟-6?殊不知此轟-6非彼轟-6

圖注:2014珠海航展上轟-6M靜態展示,機頭兩側地面上展示有各種機載武器

至於轟-6K,它是轟-6系列的最新改進成果,實現“脫胎換骨”的轉變。

首先,轟-6K的最大變化是用原伊爾-76重型運輸機所使用的D-30KP-2發動機替換了渦噴-8發動機,從外形上看,其與轟-6老型號的不同就是位於翼根的發動機進氣道面積明顯增加,這說明發動機進氣量顯著增加,意味著發動機推力等性能也水漲船高,據推測比原發動機增大30%左右。預計性能大大提升的轟-6K的最大航程將有可能因此增加到8000千米,作戰半徑達到3000千米,是空軍目前作戰半徑最遠的空中主戰平臺。

其次,轟-6K在改進發動機擴大進氣道的同時也提高了與機身連接處的強度,然後對機翼結構、掛架進行了重新設計和加強,以便使其最多能夠掛載6枚遠程巡航導彈,機翼兩邊各3。從外形看,其遠程巡航導彈與美國戰斧式遠程巡航導彈十分相似,據推測射程約為1000~1500千米。在轟-6K向目標發射巡航導彈之後,將通過北斗衛星定位系統對導彈進行自身定位和導航計算修正,然後再通過多種組合末段制導手段實現末端的精確打擊修正,其圓概率誤差可能為10米級,性能較戰斧也不遜色。

對海遠程突擊作戰,有很多戰術戰法,不同的戰術戰法實際上都與手上有什麼樣的武器裝備密切相關,對於美國海軍來說,本身有數量眾多的航母編隊,可以開赴到世界上絕大多數大洋大海之上,通過艦載機頻繁起飛,可以說能夠對任何海上目標進行威脅或直接打擊。但對於中國海軍而言,目前還沒有足夠數量的航母編隊,艦載機數量也很有限,以它為手段完成對海遠程打擊作戰的要求還有不小的困難,目前行之有效的手段仍然是以轟-6M為載機平臺,利用戰機自身數千千米的作戰半徑,搭載反艦導彈對海上目標進行遠程打擊,從這個角度來說,轟-6M戰機對現在乃至於今後一定時期的中國海軍航空兵來說依然是不可或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