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讓人變糊塗

01)

有個2歲小寶寶,憨萌可愛,剛剛學會說話。

還不懂人事。

有天,媽媽把他眼角上的眼屎,給擦下來。

孩子嚎淘大哭:安上,給偶安上……

呃,原來這萌寶寶,以為眼屎是他身體的一部分,才會哭鬧著要求安回去。

——萌寶寶的這種情況,叫無知。

羅素說:人生下來時,只是無知。

——後來接受教育,才開始變得愚蠢。

怎麼讓人變糊塗

(02)

網上有位盆友,認識了個米國教授。

教授學富五卡車,熱愛中國的美食與詩歌。

他告訴中國盆友,他最欣賞中國最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莊重禪。

最偉大的?莊重禪?

中國朋友全懵了,好象……沒聽說過這個詩人哦?

怎麼可能沒聽說過?教授急了,當場起立,朗誦了莊重禪最著名的詩句:

遙遠的泰山,

展現出陰暗的身影。

厚重的基礎,

支撐起淺薄的高層。

假如有某一天,

有人將那乾坤顛倒,

陳舊的傳統,

必將遭逢地裂山崩。

吟罷,在場的中國人震驚錯愕。看這首詩,寓意深刻,充滿激情,表達了詩人想要推翻腐朽舊體制,建設新時代的愛國主義情懷。

太美辣,這首詩。

教授說,這位最偉大的詩人,真誠熱情,注重孝道,還曾出任幾省的高官,但因為才華橫溢,遭人嫉恨,竟爾被人刺殺身亡。

這麼偉大,這麼坎坷,這麼有情懷的詩人,你們……竟然不知道?

你們到底是不是中國人?

中國盆友們沒辦法,只好硬著頭皮回去查書,詩人莊重禪,都已經把米國征服了,自己居然不知道……以後誰還好意思,說自己是中國人?

可查來查去,毫無頭緒。

就在這絕望之中,有位兄臺,無意中翻到了民國軍閥張宗昌的一首怪詩:

遠看泰山黑糊糊,

上頭細來下頭粗。

如把泰山倒過來,

下頭細來上頭粗。

……值此大家恍然大悟,偉大詩人莊重禪,其實是張宗昌……你這個吃貨老外,念中國人的名字時,能不能吐字清晰點?

(03)

吃貨米國教授,比其它米國人,更熟悉中國文化。

可只有碰到中國人,才知道他掌握的知識,不過是略知皮毛的任性發揮。

我們又何嘗不是?

自以為才華橫溢,不過是用來蒙唬不知內情的人。一旦遇到真正的明白人,就如暑天雪人,霎間化為烏有。

這就叫有知無識。

(04)

知識知識,有知,還要有識。

知,是廣度的概念,知道此前自己所不知道的事兒。

識,是高度及深度的概念,能看到本質,看到人心。

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各人。教育所起到的作用,最多是滿足於我們“知”上的需求。而在“識”的方面,全靠自己領悟。

所以老師在課堂上,天天重複車軲轆話:孩紙們,你們在學校裡要學的,不僅僅是書本上的知識,或是老師告訴你的道理,而是一種思維方式,讓你學會怎麼去思考,這才是最重要滴!

怎麼讓人變糊塗

老師們耳提面命的思維方式,就是“識”的能力。

(05)

識的第一步:知道別人不知道。

學校論文答辯,用PPT講。講完後,學生回答導師的問題。

一個孩子上場,講了一會兒,要把PPT翻到前面。可是這孩子不熟悉,就不停的點擊上一頁,一頁一頁慢慢翻。

導師急了:你咋這麼笨?滾!

滾……?孩子的臉色蒼白,目光含淚,低頭關電腦,耷拉著腦袋退場。

咦,導師驚詫:正講得好好的,你怎麼要走?

孩子哭了:老師,你不是讓我滾嗎。

我讓你滾……熊孩子,你弄錯了,我是說讓你滾鼠標,那樣翻頁迅速,你怎麼會以為……讓你本人滾?

怎麼讓人變糊塗

事後教授反思:這件事,其咎在我。我說滾,是說滾動鼠標。可是我知道我要說的意思,孩子未必知道。

這叫透明人錯覺。

就是自己心裡的想法,以為全天下人都知道。說話時只說到自己能懂,造成了溝通困難。許多人,並非是能力不足,而是透明人錯覺強烈,不糾正,就沒辦法跟人合作。

(06)

識的第二步:知道別人看不到。

有個漂亮女白領,單身好久。

公司有個男仔說喜歡她,要追她。

女孩心中充滿期待。

有天下班,下雨了。

女孩沒有帶傘,站在公司門口不知所措。喜歡她的男仔過來了,向她邪魅的一笑,撐開了傘。女孩心中又羞又喜,哇,和男友撐傘走在雨夜裡,好浪漫耶……正自遐想無限,忽然間發現那男孩,竟然一個人撐傘走了。

……咦,他怎麼走了?

……你擔心個頭,存心氣人家是不是?

氣半死的女孩兒,回去跟閨蜜訴說。閨蜜聽後哈哈大笑,說:傻妞,你不知道,男人這種貨,最是沒有眼力勁,他們根本看不到眼前的東西,你非得一個字一個字的,跟他說明白講清楚,否則他們到死都是糊塗的。所以你要……

原來是這樣。

過不久,又下了雨,男孩打傘剛剛出來,被女孩一把奪過:二貨,非要告訴你,你才知道把傘拿過來嗎?

怎麼讓人變糊塗

呃,呆頭呆腦的男孩,這才知道雨天時,他應該做些什麼。

——許多人看不到他們眼前的東西,你需要明確的告訴他。

(07)

識的第三步:知道別人想不到。

有個孩子,養的哈士奇掉糞坑裡了,嗚嗷嗚嗷向小主人呼救。

孩子正想用繩子,把哈士奇套上來。旁邊的人告訴他:不可以,你得先穿上雨衣,帶上頭盔。

……為什麼?

因為,當你把哈士奇撈上來時,它會感激萬分的撲進你的懷裡,拱你蹭你舔你,弄到你全身滿臉便便……不要試圖逃跑,你跑不過一隻滿身糞便、充滿感激之心的二哈的!

怎麼讓人變糊塗

——許多時候,我們就是因為沒有想到事情的後續發展,才讓自己陷入被動。

——你要知道事情會有後續。

——還要知道,別人不知道事情會有後續。

(08)

識的第四步:知道別人做不到。

有對情侶,準備在家燉排骨,分別出門買菜。

男孩買來堆豆角。

女孩買了只大冬瓜。

——都以為對方會買排骨。

回來後兩人爭吵起來:這麼長時間了,你跟我還是一點默契也沒有……

——時間再長,也未必會有默契。

——默契是一種高敏感的細節把握,多數人根本沒有。

——你要知道別人做不到。

(09)

識的第五步:知道別人的不想知道。

杏林有句話:醫不扣門。

說的是神醫扁鵲,見到蔡桓公,就告訴他:你有病哦。

蔡桓公:我牙好,胃口好,吃嘛嘛香。

蔡桓公:你才有病。

蔡桓公:你才有病,你全家都有病。

不久蔡桓公病發,急叫扁鵲,可是扁鵲迴天無力,怕治不好成醫鬧,早就偷偷跑掉了。

——於醫家而言,不是人家主動問起,不要亂開口,否則人家會懷疑你別有用心。

——於我們而言,不要亂指責他人的過失。對方錯了,最不願意別人提起,你非要挑人性敏感的地方下刀,別怪人家不客氣。

——知而不言,笑而不語。

(10)

老子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查理·芒格把此言譯成白話:手裡有錘子的人,會把一切問題當成釘子。

意思是說,這個做人呢,不學就無知,學了變愚蠢。所以先要做加法,廣知博覽,避免無知。再做減法,明心見性,盡掃愚蠢。

(11)

識者五步,依循而進:

一是知道別人不知道,這叫明晰。

二是知道別人看不到,這叫卓識。

三是知道別人想不到,這叫遠見。

四是知道別人做不到,這叫慈悲。

五是知道別人不想知道,這叫智慧。

怎麼讓人變糊塗

如果你沒有走過這五步,學到手的不過是死知識,僵知識,無論掌握多少,也沒實際意義。

(12)

不怕無知。

只怕無識。

無知,如一層窗戶紙,一捅就破。

無識就得費點功夫,如登樓上梯,一步步的走過來。

我們所掌握的學識,一半已經過時,還有一半,原本只有理論價值,沒多少實用性。要想獲得人生自由,一是要持續的擴展認知面,這叫知。二是要把所掌握的學理,縱深貫入,再上層樓,這叫識。區別於歷史的是,未來是不確定的,取決於我們的知與識,是如何的貫行於我們的實踐之中。如果我們願意提升自己,就能夠打通知與識的阻隔,知借識力,識助知威,如此前那些獲得認知自由的前人,他們不是通曉天地間所有的道理,只是把自己所知道的,淋漓盡致的發揮出來。矇昧時代的古人能夠做到的,我們也應該能,重要的是——我們是否願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