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防治土豆瘡痂病,用過的都說好,好在哪呢?(深度剖析)

土豆瘡痂病,連年用藥連年上病,很多一年比一年重。上瘡痂病與重茬、土壤養分不均衡等多種因素有關。在一些地廣人稀的地區,另外租一畝地也就花七八十塊錢,上瘡痂病了就換塊地種,但是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上病就換地這種做法很不現實,增加了很多成本。想要了解其防治方法,還得從發病規律入手。

1、菌源。多年重茬的土壤殘留很多菌源,除育種外,商品薯很少有土壤消毒處理的,但是即便對土壤做了消毒處理,土壤中的菌源也不可能完全滅絕,何況有些種薯本身就帶菌,不可能做到無菌。需要後期不斷的殺菌。

2、環境。首先種薯自身的創面就是傷口,病菌很容易聚集繁殖,為害成症。其次馬鈴薯皮薄,在生長期間不斷膨大與土壤摩擦,病菌從傷口和氣侵入,等到後期遇到高溫高溼天氣,病菌迅速繁殖導致病害。

3、長勢。大家都知道,身體好的人不容易生病,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作物。施用過多氮肥使得馬鈴薯徒長,這並不是真正的旺盛,相反由於過度拉伸細胞,細胞變得脆弱,葉片、塊莖抗病力都差,一場雨過後很多病害就都爆發。有機肥少、微量元素缺失,也是導致長勢弱的原因之一。

針對以上三點發病規律,防治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殺菌。在菌源少時(還未致症時減少菌源基數),這就要求在馬鈴薯開花前做好殺菌工作,因為等到開花後,土豆已經長到鵝蛋大小,病菌大面積繁殖,病害也已經形成,那時再用藥就已經晚了。在病菌還沒大面積繁殖起來之前開始用藥,相信很多種植戶也有這樣的考慮,擔心幼苗敏感易受藥害,權衡比較還是在開花後用藥來的安全,但那個時候已經錯失最佳良機了。中草藥製劑青枯立克受眾多客戶青睞,主要原因之一是其安全性高,在苗期噴霧或灌根都不會產生問題,很多用戶剛開始也是遲懷疑的態度,挑出一小片在苗期提高濃度用藥,看到效果後也就放心大膽的用了。

2、促進薯皮厚實、促進傷口癒合。薯皮厚實了、傷口少了,這樣病菌就很難侵入其內部。青枯立克內含生物鹼類、魚腥草、木質素、纖維素、氨基酸、多糖等物質,可以促進纖維素的形成,增強表皮組織的發育,使細胞壁增厚,角組織發育良好,木質化程度高,增強了表皮組織抗微生物入侵的能力。另外,魚腥草有促進傷口癒合的功能,可修復受損細胞,降低傷口被病菌感染的概率。

3、施用有機肥、微生物菌和微量元素。原因有:(1)有機肥肥效持久,能提高土壤肥力,透氣性好,保水、保肥、抗逆性均增強。(2)土壤中添加生物菌劑,增加了土壤中有益菌的數量,有害菌就減少,這些有益微生物所分泌的化感物質有利於消除作物的土傳病害,包括瘡痂病。另外,生物菌劑還能活化土壤,提高土壤的透氣性,促進土壤的團聚化,提高土壤肥力。相信很多人都已經對生物菌有所瞭解並且施用了。(3)由於連年重茬,土壤中某些微量元素被作物大量帶走,導致土壤中營養元素失衡。而平衡的營養元素,能提高作物抗寒、抗旱和抗病能力,能促進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運轉,增加蛋白質和核蛋白等親水膠體的含量,提高抵抗力。沃豐素作為一種葉面肥,可以補充多種螯合態微量元素,同時還有鈣、硫等大量元素,能提前開啟植物的次生代謝途徑,提高免疫力。

說了這麼多,具體效果是怎樣的呢?

下圖是內蒙古錫林郭勒使用中草藥製劑後的效果:

這樣防治土豆瘡痂病,用過的都說好,好在哪呢?(深度剖析)

這樣防治土豆瘡痂病,用過的都說好,好在哪呢?(深度剖析)

內蒙古錫林郭勒近幾年種植馬鈴薯面就越來越大,都是大面積承包種植,也是當地的主要收入來源,由於重茬種植土壤病菌增多,導致瘡痂病連年增加。2016年週年用中草藥製劑後,基本未發現有瘡痂病的土豆,而且馬鈴薯長勢均勻,個頭大,用戶獲得大豐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