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3位身價總計12700億元的富豪均因美總統特朗普而倒黴,誰最冤?

這3位身價總計12700億元的富豪均因美總統特朗普而倒黴,誰最冤?

這三位富豪身價高達12708億元

  • 特朗普29日在推特中這樣寫道:“在我參選總統大選前,老早就陳述過我對亞馬遜的疑慮。亞馬遜與其他公司不同的是,他們只向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繳納很少的稅,甚至是根本不交稅;還把我們的郵政系統當做他們的宅配小弟(這給美國巨大的損失),並導致成千家零售商關門!”

——但特朗普沒有提出證據來佐證這些批評,頗有打嘴炮的嫌疑。而事實上,特朗普一直視亞馬遜為肉中刺、眼中釘,並事出有因:

在28日,美國時事新聞網站Axios稱,特朗普相當關注這家全球最大線上零售商,並希望遏制亞馬遜日益增長的勢力,或許會動用聯邦反壟斷或者競爭法規予以遏制。

又據路透社報道,在Axios的報道發出後,亞馬遜公司股價聞聲下跌,28日盤前下跌超4%,開盤後便快速走低,一度下跌超7.4%,報收1431.42美元,市值縮水536億美元。全球首富、亞馬遜CEO傑夫·貝索斯因股價下跌,身價減少到1189億美元;29日股價繼續下跌,早盤跌幅超過4.5%,不過最終還是保持了上漲勢頭——

儘管如此,貝佐斯還是因此財產兩天縮水40億美元。

這3位身價總計12700億元的富豪均因美總統特朗普而倒黴,誰最冤?

全球首富貝佐斯身價兩日縮水40億美元

亞馬遜一直被外界指責試圖不繳納州消費稅,不過事實並非如此。從去年4月開始,在徵收消費稅的45個州,亞馬遜在直接向買家出售商品時主動收取了州消費稅。但亞馬遜沒有向使用其銷售平臺服務的第三方賣家收取消費稅——因此,這讓特朗普大動肝火。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凱文·哈塞特(Kevin Hassett)表示,“亞馬遜上的賣家……並不收消費稅,而這佔到他們(亞馬遜)大約一半的銷售額。”

但為何美國聯邦各州沒有向亞馬遜第三方賣家徵收消費稅呢?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就連特朗普也曾表示,“如果科技巨頭到了必須要繳納合理稅收的時候,那麼它的股票就會崩盤。”

這3位身價總計12700億元的富豪均因美總統特朗普而倒黴,誰最冤?

特朗普的Twitter截圖

美國郵政署(USPS)是美國聯邦政府的獨立機構,其2017財年的淨損失達到了27億美元。至於亞馬遜是否應該為USPS的虧損背鍋,因為亞馬遜支付給USPS的郵資細節並未公開,也不明就裡——而且,美國郵政對特朗普的推文未予置評。

但美國Stifel金融公司的分析師在本週發佈的一份報告稱,亞馬遜支付給美國郵政的郵資只是給聯合包裹(UPS)和聯邦快遞(FedEx)的一半左右,但打包業務資費打折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結果;而且,為亞馬遜和其它線上零售企業提供快遞服務是USPS近年來增長速度最快的業務:2017財年,這項業務給他們帶來了195億美元的營收,同比增長13%。Stifel的分析師還認為,“總體來看,USPS對亞馬遜的需求大於亞馬遜對他們的需求。”

和中國的電商極速發展一樣,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在線上購物,亞馬遜的確會導致大量實體店倒閉。但是,實體店的倒閉還有其他一些因素,例如高負債率,而且,亞馬遜也不是唯一一家對實體店產生影響的電商。

對此,Wedbush Securities分析師邁克爾·帕赫特(Michael Pachter)表示:“是的,亞馬遜讓成千上萬家實體店以關張告終。但是沃爾瑪同樣也讓許多實體店倒閉,還有星巴克與Kroger等——這些企業都蠶食了小型企業的市場。”

不過,為何特朗普如此這般針對亞馬遜,還是事出有因:《華盛頓郵報》去年曾經因為調查了特朗普的慈善捐款而獲得了普利策新聞獎。而《華盛頓郵報》的擁有者正是貝索斯——因此有人認為特朗普批評亞馬遜是在對貝索斯進行“打擊報復”。

但是,白宮新聞發言人拉吉·沙赫(Raj Shah在本週四表示,“在談到亞馬遜的時候,很多人都會聯想到貝索斯。但是特朗普的言論只是針對政策,與個人恩怨無關。”

  • 本月早些時候,有外媒曝光Facebook上超過5000萬用戶信息數據,被英國數據分析公司Cambridge Analytica(劍橋分析)洩露,用於在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中針對目標受眾推送廣告,從而影響大選結果。

受數據“失竊”消息影響,Facebook股價19日創4年來最大單日跌幅,收盤時下跌6.8%至每股172.56美元。

3月25日,Facebook創始人兼CEO扎克伯格在7家英國報紙和3家美國報紙上刊登了全版道歉廣告。

扎克伯格在道歉信中表示,“我們有責任保護你們的數據信息。如果我們未能做到,那我們還不值得。……這是一種違背信任的行為,我很抱歉當時我們沒有做更多的事,現在我們在採取措施確保此類事件不會再次發生。我們已經禁止了這類獲取過多個人信息的APP。”

這3位身價總計12700億元的富豪均因美總統特朗普而倒黴,誰最冤?

扎克伯格的整版道歉廣告

此外,版面上有扎克伯格簽署的簽名以及Facebook的logo——

儘管如此,扎克伯格也厄運難逃:不僅身價大幅度縮水,而且公司還面臨高達2萬億美元的賠償。

據紐約時報報道稱,美國共和黨捐助人羅伯特·墨瑟曾大額資助過劍橋分析公司。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前任諮詢師史蒂芬·班農也是劍橋分析的早期董事會成員,併為該公司命名。此前,劍橋分析公司創始人、CEO亞歷山大·尼克斯(Alexander Nix)在英國媒體的暗訪鏡頭中曾吹噓,自己與特朗普會面過“多次”,2016年特朗普競選中一系列的活動都是劍橋分析的功勞。

那麼,劍橋分析是如何操作的呢?

而這次洩露的信息約有5000萬用戶,且大部分為美國民眾。根據大數據模型,劍橋分析能很快辨別出哪些人可能支持特朗普,哪些人可能支持希拉里;還有哪些人希望禁槍,哪些人希望醫改等……

此後,尼克斯聯繫廣告公司,針對Facebook用戶製作了17.5萬種從logo、顏色與內容等各不相同的廣告,宣傳特朗普觀點——每個廣告與目標受眾都是量身定做的,非常貼合用戶特點,不僅包括特朗普的信息,還附和不利於希拉里的信息,比如禁槍、醫保、貿易等競選口號。

再然後,在Facebook,廣告公司每天都針對性地對5000萬用戶進行推送,比如,對愛好槍的美國人推送希拉里準備禁槍的新聞;或推送一些克林頓基金會在海地地震後,濫用救災款……而這些用戶毫無知覺。

在英國第4頻道播出的秘密攝錄視頻中,尼克斯還稱,“我們做了所有研究、所有數據、所有分析、所有目標定位。我們運營了所有的數字競選、電視競選,我們的數據揭示了所有的策略。”

2016年的美國選民人數,全部就1.3億人,5000萬人的比例,應該不算小——最終,特朗普贏了,但很多美國人都認為是普京搗的鬼。

而美國“商業內幕”網站稱,扎克伯格的拒絕令英國政界“感到驚訝”,有英國議員表示,扎克伯格的做法“不僅僅是懦弱”,簡直“完全令人無法接受”。

但據美國《財富》雜誌網站27日報道,雖然有消息顯示,扎克伯格計劃於4月12日前往國會作證,但眾議院能源和商務委員會多數黨共和黨發言人透露,該委員會“仍在與Facebook協商具體日期”。

  • 現實版鋼鐵俠、特斯拉和Space X的創始人伊隆·馬斯克原本對特朗普參選、上任及諸多政策都表示懷疑,甚至很早就認為特朗普當選總統是俄羅斯的“陰謀”。不過,上個月,特朗普發推文祝賀馬斯克成功發射火箭——但這兩個酷愛用140字的推特來刷存在感的Alpha male,在眾目睽睽之下一唱一和讓人大跌眼鏡:

2018年3月7日,特朗普在推特上發文,要求中國製定相關計劃,削減美國巨大的貿易逆差。

這3位身價總計12700億元的富豪均因美總統特朗普而倒黴,誰最冤?

特朗普的推文以及馬斯克的回應

次日,馬斯克也發佈了一條推文,對特朗普的推文進行回應,“你是否認為美國和中國應該在汽車方面設立平等公正的法規?”馬斯克指出,中國對進口汽車徵收25%關稅,而美國只徵收2.5%,“總體來說我反對進口稅,不過當前的法規使得所有事情都變得舉步維艱。這就好比穿著灌了鉛的鞋子去參加奧運會比賽。”

馬斯克甚至不知道自己此舉有多危險,連通用、福特這樣的汽車巨頭都不敢堂而皇之地公然挑釁中國汽車行業政策,甚至是視中國為故鄉的大眾,也只好暗度陳倉與上汽洽談合資——但特斯拉出面叫板了,這究竟唱的是哪出呢?

如果說特朗普試圖引起貿易戰,那麼馬斯克當然是別有用心,有心將貿易戰的戰火燒到汽車領域——他在火上澆油。

或許,馬斯克認為自己獲得了某種獨特的優勢,將總統大人的強硬當成了自己的籌碼,而且,這些說來話長:

早在2015年,特斯拉就傳出在華設廠的消息,稱蘇州、廣州、上海均與特斯拉進行了洽談,而且特斯拉方面也承認的確與上海市政府進行洽談。但因與當前中國汽車政策不符,即美國汽車公司在中國控股不超過50%的原因,特斯拉在華生產一事擱淺。

“而如今在美國,有好幾家汽車公司甚至100%為中國人所有。”馬斯克指的是如法拉第未來(FF)、蔚來汽車等公司,在美國全資成立了汽車公司,生產電動車和自動駕駛汽車——因此,鋼鐵俠感覺自己遭遇了不公平。

“我們關於此事提起了仲裁,但如石沉大海。”馬斯克在推文中抱怨完進口關稅與合資法規後這樣寫道,“只希望能夠得到一個公正結果,理想的狀態下關稅平等適中。沒有要求更多,希望這看起來沒有不合理。”

其實,特斯拉看中的是中國的巨大市場,連續數年新能源車銷量第一。作為電動汽車行業的“高富帥”,特斯拉憑藉其進口車身份,即使增加25%的關稅在中國也是供不應求……假設主打主流市場的Model 3國產,馬斯克的“錢”途不可限量。

不過,中國有句古訓:“預先取之,必先與之。”馬斯克欲取中國電動汽車市場,何不先把Space X火箭等打包來華生產,保證也讓你100%控股——你願意來嗎?

但即便馬斯克的算盤打得很精明,特朗普總統也不會貿然被他當槍使。也許,正是因為馬斯克與特朗普的拉拉扯扯,特斯拉又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上:

美媒《商業內幕》網站近日刊文稱,美國知名對沖基金經理、Vilas資本管理公司的首席投資官約翰·湯普森認為,“特斯拉正處在破產邊緣,未來18個月內將需要籌集約80億美元資金——如果沒有華爾街銀行或私人投資者的支持,該公司可能在未來3到6個月內破產。”

湯普森是華爾街為數不多的一直跑贏大盤的對沖基金經理之一,他的基金正大舉做空特斯拉。他在文章中表示:“我認為特斯拉將在未來3-6個月內倒閉……部分原因是其無法制造並交付Model 3車型,部分原因是市場對Model S和Model X的需求下降,部分原因是估值極端,部分原因是穆迪將特斯拉債券定位為CCC,這樣使得零部件合資夥伴要求特斯拉支付後提供產品,部分原因是市場最近對特斯拉的偏好下降,部分原因是我們懷疑特斯拉存在財務欺詐行為,而且特斯拉最近有兩位財務大將離職……”

該文還稱,根據最近的一份分析報告,在過去5年裡,特斯拉收到了美國證監會85份要求增加信息和披露信息的要求;相比較之下,福特一份都沒有收到,這意味著特斯拉正在觸及很大邊界——當一家公司接受正式調查時,就會很難從公開市場籌集資金,因為這些調查必須公開,這通常會使股票和債務價值受到影響。

最後,在與特朗普扯上關係的這三位富豪當中,你認為誰最冤屈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