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上班時的態度,決定著你的財富?”

你好,我是小米,每天和你分享職場乾貨,和個人成長方法。

今天,我們來聊聊上班時的態度。

我最近看了兩篇有意思的新聞,連起來一起看,更是有趣得很。

我們先來看第一個新聞,如下圖所示:

為什麼說“上班時的態度,決定著你的財富?”

浙江有個很有錢的小夥,具體多有錢呢?有6套房子。粗略計算一下,資產至少兩三千萬了。這個有錢的小夥子,卻不是像我們想象中的帶著一家人吃吃喝喝,環遊世界,而是規規矩矩跑到公司上班,雖然月薪五六千,但仍做的有聲有色。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另外一個新聞,還是看下圖:

為什麼說“上班時的態度,決定著你的財富?”

還是一位年輕的小夥子,他的工作是給人送外賣。

在外人看來,送外賣,送快遞都是很普通的工作,基本上和服務員,小區保安一樣,是平凡的工作,可就是這份平凡的工作,讓這個小夥子——陳龍軍,實現了在浙江買房的願望。

他最高的月薪達到了3萬元。

其實,這也不算什麼新鮮事了。早幾年的時候,有些送快遞的小哥,月薪達到1萬元時,讓很多人羨慕不已。去年,被朋友圈刷屏的一篇文章:有個賣煎餅的大媽,不僅月薪高達三五萬元,而且全家移民,拿到了外國綠卡。

類似這樣的新聞,我們已經看見過不少。

為什麼說“上班時的態度,決定著你的財富?”

同樣都是在上班,究竟是什麼,拉開了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呢?

答案不過是一個詞,態度。你上班時的態度,決定著你的財富。

我認識很多做銷售的朋友,早些年,我有個朋友,一直在商場賣家電,他的月薪並不高,大約在三五千元。可是,他很堅持。從來不遲到,每天都是最後一個下班。老闆看到了他的堅持,被他感動。於是,讓他從普通銷售員,轉型成了大家電的銷售顧問。

變成家電顧問後,他變得更加努力了。從冰箱,洗衣機,空調,到熱水器,電視機,電磁爐等小家電,只要是顧客有需求的產品,他都做了詳細的調查和研究。

一年半之後,他就做到了部門業績銷售第一。不僅總成交量是第一,就連平均單價,以及單筆銷售的最高價,也都是第一。

大區領導在年會上,反覆提到他的名字。並且一直強調公司要重要這位人才。

半年之後,他直接被提拔為店長了。

從月薪不到6000元的普通銷售員,到成為年薪25萬元的店長。他只用了2年多的時間。

年薪25萬元,雖然不是一個很高的數目。但是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已經是一份比較不錯的工作了。更重要的是,成為店長之後,他有了更多的升職加薪空間,更加受領導重視。

為什麼說“上班時的態度,決定著你的財富?”

為什麼說,你對工作的態度,決定著你的財富呢?

原因就在於,很多人雖然在上班,但是隻是為了應付生活而已。認真對待工作的人,是絕對不會敷衍了事的。

一份工作,你準時上下班,完成了領導佈置的任務,這就叫做努力工作。你主動要求加班,並且在領導要求的任務之外,創造了其他價值。這也叫努力工作。

可是,這兩份工作,是不同的。

一說到上班,絕大多數人的心裡都是咯噔一下,腦袋裡會跳出一個字——辛苦。

但實際上,不上班,比上班更辛苦。我有個朋友辭職兩年,在家裡憋壞了,一過完年就對我們說——老子要去上班,再不上班,我就要死了!

為什麼說“上班時的態度,決定著你的財富?”

那到底,怎樣才算是正確的“上班態度”呢?

簡單來說,不要在公司和自己之間劃分界限。你上班,不是為了老闆,也不是為了你的同事,甚至不是為了你的家庭,而是為了你自己。

這是為什麼呢?個體心理學家阿德勒,曾經說過:真正的幸福,就是獲得共同體感覺。

這個“共同體感覺”,就是我們能在集體中感受到自己的價值。

當你把上班,看作是你在為老闆,同事,客戶,妻兒老小創造價值。你是不是就能愉快不少呢?

當然了,更重要的是,上班不僅是你為社會創造價值的過程,還是你提升個人能力的過程。

想到了這一點,你還會不好好上班嗎?

這一次,好好上班吧,為了你自己,為了讓自己活得更有價值。

好啦,今天的職場成長課就到這裡,我是小米,每天陪你在職場中不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