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房產發家的城市中產會因房而衰落?中產的焦慮,和房有關!

廣義上的中產階級一般指手裡有不動產和存款,或者有穩定並且較高的工資收入。並不像一些社交媒體上定義的那麼嚴格,月收入達到某個界限,賬戶有高達多少的存款,能實現經濟自由。而且不同的城市的中產階級也不能一概而論,三四線城市的中產拿到北上關這些一線城市還算中產嗎?

我國最早的一批中產,主要是城市裡的工薪階級,他們有穩定的工資收入,每個月都能存下一定的錢款,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在城市生活,有一定的積蓄,最重要的是,買房買的早。當城市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外來人口務工,這些傳統中產們早已提前在城市裡置房安家。在中產這個詞流行起來之前,他們的代名詞是標準的“小康”。

靠房產發家的城市中產會因房而衰落?中產的焦慮,和房有關!

靠房產發家的城市中產會因房而衰落?中產的焦慮,和房有關!

沒有房的中產焦慮,那麼有房的中產呢?這類早已在城市安家立命早的中產可能沒有不菲的年薪期權股票,但是他們都有房。工薪家庭多年來攢下的積蓄大多數都換算成了房產。一套算保底,二三套的也不嫌多,房子代表著一種安全感,房產越多,安全感就更強烈。這樣換算下來,傳統中產真的是非常“有錢”非常有安全感了。可是當中產的資產大多數已經被套牢在房子上,而房產樓市的前景又讓人無法看透的時候,靠房產發家的中產,真的很難做到不焦慮了!他們不是炒房客,只是將安全感捆綁在房子上的普通老百姓,當樓市因為限制購買限制出售而受到影響的時候,這類中產是很難做到內心不緊張且無波動的。因為房子今後的發展就和他們的財富息息相關。

靠房產發家的城市中產會因房而衰落?中產的焦慮,和房有關!

有房的擔心房子貶值,沒有房的,擔心無法擁有自己的房產沒有歸屬感。如今,房屋的投資屬性被削弱,居住屬性一時之間也難以迴歸,中產手裡的房子現在就只是一張用鋼筋水泥做成的票據,未來能兌換多少,又有誰能準確預料得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