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化騰:競爭共促中國支付領先!支付寶線上較強,線下微信更在行

馬化騰:競爭共促中國支付領先!支付寶線上較強,線下微信更在行

在這3年競爭非常激烈。它的好處就是迅速地把中國的移動支付或者無現金化迅速普及了。

當然我們不能說沒有現金,因為現金只是電子化了,不是說消滅現金。其實這樣會更方便,也不會有很多假幣,大家不需要找零,可能賣東西的不用去找很多零錢,甚至不用操作,買家在菜市場買完之後,你自己掃描,發出“叮”一聲響就會播報剛才收了多少錢,也不需要POS機那麼麻煩,每一個人的二維碼都可以成為一個先進的POS機。

全球領先的移動支付帝國

2017年5月,來自“一帶一路”沿線20個國家的青年評選出了中國的“新四大發明”,即高鐵、移動支付、共享單車和網購。

我們可以看到在“新四大發明”中,移動支付、共享單車、網購都是科技應用,是以云為底層技術的應用場景創新。

不少國外年輕人對我們的技術由衷地表示讚歎和欽佩,認為中國的移動支付領先全球,給人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在第三方支付這個大領域,美國其實比中國先走了一大步,1998年美國第三方支付平臺PayPal就已創立,隨後Apple Pay也接踵而至,但由於美國用幾百年時間建立起來的信用卡體系難以顛覆,所以移動支付一直處於“叫好不叫座”的狀態。

馬化騰:競爭共促中國支付領先!支付寶線上較強,線下微信更在行

中國的第三方支付市場在過去幾年裡增長迅速,2017年第三方支付交易量達到人民幣152.9萬億元,比2015年的37.2萬億元提升三倍。根據Frost&Sullivan的資料,2021年市場預期達到人民幣470.1萬億元。

馬化騰:競爭共促中國支付領先!支付寶線上較強,線下微信更在行

根據國外統計機構的數據,2016中國移動支付市場的規模達到9萬億美元,美國的移動支付市場規模為1120億美元。按此計算,

中國移動支付市場規模幾乎是美國的90倍。回看2011年,兩者的差距還並沒有這麼大,可想而知到2020年,中美移動支付市場會拉開怎樣的距離。

移動支付在中國蓬勃發展的背後,預示著諸如騰訊、阿里巴巴集團等科技巨頭將推動中國金融領域的創新。他們正越來越多的取代傳統銀行,在日常商業活動中扮演著更多的角色。

阿里巴巴集團開設網上商城,讓商家能夠把商品出售給消費者。也正是這家公司在中國開闢了移動支付的道路。十幾年前,阿里巴巴集團效仿美國一家公司,也就是現在的PayPal,推出了名為支付寶的委託付款服務。該系統在買家收到所購商品之前代管付款。因為買家當時不信任賣家能如約發貨,這一服務迅速走紅。之後,支付寶逐漸發展成網絡和移動支付服務商,並在2013年超越PayPal成為全球最大移動支付平臺。

馬化騰:競爭共促中國支付領先!支付寶線上較強,線下微信更在行

此前,獨立第三方機構Analysys易觀發佈了《中國第三方支付移動支付市場季度監測報告2017年第4季度》,報告顯示,中國第三方支付移動支付市場交易規模在2017年第4季度達到約37.8萬億元人民幣,環比增長27.91%,同比增長195%。

支付百科注意到,支付寶在2016年第3季度佔有50%左右的份額後持續上揚,已經走出低谷,穩住了第三方支付行業中的龍頭位置。

馬化騰:競爭共促中國支付領先!支付寶線上較強,線下微信更在行

馬化騰:競爭共促中國支付領先!支付寶線上較強,線下微信更在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