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房團9個月將房價炒高2倍,三四線城市的房子還能買麼?

內容如下:

炒房團9個月將房價炒高2倍,三四線城市的房子還能買麼?

“9個月時間,均價漲2倍,個別樓盤超過3倍。來到漳州前,魏廣華是一家鞋廠老闆,因近些年“實體難做”,加之2016年初廈門房價節節攀升,他的幾個業餘炒房的兄弟都收穫頗豐,魏廣華經過縝密考察後,決定加入這支隊伍。於是,每人拿出2000萬資金,湊了接近2億元,殺到廈門島的後花園——僑鄉漳州。

2016年6月,魏廣華和他的朋友們踏上漳州的土地準備“大幹一場”時,市區房價均價每平米約為6000—8000元,短短9個月過去,新樓盤開盤價鮮有低於每平米1.5萬元的,個別湖景、江景、學區房,甚至在2.5—2.8萬元之間。

回想起這9個月的光景,魏廣華自稱“如入無人之境”。“2016年中,廈門島內的均價已經突破4萬元,與其比鄰的漳州才六千多塊錢,當時我已聽聞漳州市區有兩片舊城拆遷,以及6個自然村要徵遷。這些拆遷戶大約1.5萬戶,平均每戶至少握著百來萬拆遷補償款,此刻拉昇房價,不愁沒有接盤俠。滿地是剛需。均價低、流通盤小、有舊城改造的剛需,配合一點學區房和廈漳同城化的概念,是個很適合講故事的地方。”

到漳州安營紮寨後,魏廣華他們早已事先踩好點了,首先相中當地名校漳州實驗小學的學區房——冠城國際,彼時該小區均價約為1萬元。這是個典型的“學區房”二手盤,小區內“流通盤”不到50套,介於60—80平米之間,只需不到1000萬的資金,便可一把吃下“流通盤”,這就相當於控制住了該盤近乎全部的流通市場。

“聯手坐莊”這種在股市裡操縱市場的方法,也被他們嫻熟地“嫁接”到房產領域。

炒房團9個月將房價炒高2倍,三四線城市的房子還能買麼?

炒房團9個月將房價炒高2倍,三四線城市的房子還能買麼?

看到這個,不少買房人問,這兩年三四線城市樓市火熱,在這樣的情況下,三四線城市的房子還能買麼?個人認為,如果是自己住的,屬於剛需,買一套也無妨。但是如果是去三四線城市投資的話,不建議購買的。

1、三四線城市的房子,供給大於需求

房價上漲,長期看人口。三四線城市的人口都處於流出的狀態中,從長期來看,房價持續上漲的動力不足。而三四線城市政府還是希望看到房價上漲的,畢竟去庫存還是要的。當然會有一部分人問,為啥現在去一些熱點的三四線城市買房還是很難的。買房全款優先,首付三成的要排隊。拿自己家鄉來說,三線城市的一個小縣城,現在拆遷,政府不給錢,只拿房。導致新房還沒有開盤,房子已經都被預定了。出現的現象是供不應求,但這種現狀是難以長期維持的。

2、三四線城市房價上漲很大一部分們原因是貨幣化安置

四川樂山的一中介跟參謀長透露:現在這邊樓市挺火的,房價也在不斷上漲,就是拆遷。那些拆遷戶想要大點的戶型的房子,開發商建的也是。很多買房人的拆遷的錢正好就能買一套稍微大點房子,感覺那些新建的房子,是為他們量身定製。拆遷也只是給錢不給房,導致大家一蜂窩的去買房。好像房價不漲就永遠不會有人買房。農村的房子被拆了,拿到錢,你只能去城裡買房,這樣需求被刺激了,房價當然上漲。但是等這波需求被釋放之後,房價想要漲,難。

其實不僅僅是一個地方出現這樣的情況,三四線城市中所謂的需求,很多外部的刺激而產生的,長久不可是維繫。

3、未來三四線的樓市如何?

上面提到了,三四線城市的供給是大於需求的,那麼這就意味著,三四線城市房價的上漲是難以維繫的。當貨幣化安置結束後,那麼樓市的就會陷入低迷的狀態。

參謀長給的建議是,現在不要想要在三四線城市投資房地產,未來人口流失,誰來接盤呢?買房想清楚三個問題,能不能住?能不能租?好不好出手?對於一些因為環一二線城市的而言,相對來說房價是比較穩定的,不會出現大幅回落的現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