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瑛摘取音樂桂冠!這位中華英才背後的故事很精彩

方瑛摘取音乐桂冠!这位中华英才背后的故事很精彩

方瑛

(文/胡文生)在億萬觀眾矚目的第七屆中國音樂電視大獎賽頒獎晚會上,評委們將最佳音樂製作獎頒發給了中國音樂製作界的一位重量級人物,她就是著名音樂家方瑛。

當她走上領獎臺時,現場嘉賓的目光全部聚焦到這位傑出的女性身上,此時此刻,面對評委和眾多的嘉賓,她感慨萬千,想要說的話太多太多。方瑛的音樂製作生涯伴隨著中國音像業的興衰起伏,也見證中國音樂電視的成長,是中國音樂製作行業發展的一個縮影。

作為一名職業女性,她將人生最寶貴的青春年華奉獻給了中國的音樂製作藝術。讓我們一起翻閱方瑛的人生篇章,解讀她的奮鬥歷程以及那些不為人知的人生經歷。

用心靈叩開音樂殿堂的大門

方瑛的父親方萌是一位1938年參加革命的老八路,也是作家,因為有文化,一直在文化藝術界擔任領導;母親王德蓉則是新聞理論家。方瑛說,父母親一直是自己學習的楷模。方瑛出生在這樣一個文化世家,自幼就充滿了想象力。

方瑛摘取音乐桂冠!这位中华英才背后的故事很精彩

方瑛

幼時的方瑛有一個耐人尋味的故事。當她剛跟父母學會認“立”和“日”兩個字的時候,她就得意地向人炫耀起來。有一次,她調皮地考問鄰居一位大伯,“大伯,你知道‘立’和‘日’合在一起是什麼字?”大伯滿不在意地說:“那不就是音樂的‘音’字。”那是方瑛第一次聽說“音樂”這個詞。

方瑛從小酷愛音樂,上小學時經常練習唱歌、表演歌劇,還學會了彈鋼琴。12歲那年正式開始學拉小提琴。

1966年底,方瑛還不滿13歲,當時的中央音樂學院有一個紅衛兵負責人組織了一支串聯隊,想沿著當年秋收起義的路線步行串聯,從湖南的瀏陽出發,一直到井崗山。這一消息令方瑛興奮不已,她從小就崇拜偉人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她想報名參加,於是就與父母商量。經過方瑛一個星期的軟磨硬泡,母親終於同意了女兒的請求。方瑛是串聯隊裡年紀最小的隊員,而當時串聯隊的生活條件十分艱苦,她與大哥大姐們一樣揹著揹包、手舉著紅旗和毛主席像,肩挎著小提琴和樂器,日行百里,每天吃鹽水蘿蔔,方瑛沒有退縮。串聯隊沿途深入農村,走訪當地老紅軍,為群眾表演文藝節目,方瑛藉此機會一展小提琴悠揚的樂曲,她的音樂充滿了情感的舒發,贏得觀眾青睞的目光和熱烈掌聲,令串聯隊的大哥大姐對她讚賞有加。半個月的步行串聯儘管艱辛,但它無形之中也磨練了方瑛堅韌不拔的毅志,為她日後闖蕩樂壇起了個良好的開端。

方瑛摘取音乐桂冠!这位中华英才背后的故事很精彩

方瑛

1970年,總後二七七部隊在岳陽成立文藝宣傳隊,向全國招收文藝骨幹。高中尚未畢業的方瑛順利地被宣傳隊選中,這意味著她將開始獨立生活。從此,她帶著夢想走進了宣傳隊。一個月後,方瑛領到了6元的津貼,臉上還帶著稚氣的她卻將津貼當成工資,她興奮地向母親報喜。女兒的喜訊給正在農村下放的父母親帶來極大的安慰,成了父母親精神上的一大支柱。

方瑛在宣傳隊是樂隊小提琴演奏員,還經常肩負樂隊抄總譜的工作,交響樂《沙家浜》、歌劇《白毛女》、《紅色娘子軍》、京劇《紅燈記》等樣板戲的音符從她手中飛出。然而,她按奈不住那顆渴望已久的心,她的心靈一次次地猛烈撞擊著音樂殿堂的大門。宣傳隊提倡一專多能,她大膽地承接了2部小型歌劇的作曲,演出獲得了成功,她終於叩開了音樂殿堂的大門。在宣傳隊的這一段“摸爬滾打”,對方瑛來說受益終生。

踏上音樂製作的艱苦歷程

走進音樂殿堂,方瑛方知自己只是一個小小的音符,需要學習的知識太多了。

方瑛摘取音乐桂冠!这位中华英才背后的故事很精彩

方瑛

1974年,轟轟烈烈的文化大革命已近尾聲。方瑛回到出身地廣州,成了廣州空軍文工團的一名專職演奏員。在廣空的這段時間,她很大的收穫就是參加了歌劇《江姐》100多場的樂隊演奏。1978年,她來到中央音樂學院拜師司徒華城教授等名師。經過幾年的綜合學習,為她日後從事音樂製作奠定了有力的基礎。

1981年,方瑛從廣州空軍文工團轉業到北京。她先到了北京電視臺幫助工作,有了接觸電視藝術的機會。她大膽嘗試參與策劃、編導大型文藝晚會《激光歌會》,贏得了觀眾的認可。她還與中央電視臺合作,撰寫並製作了電視專題片《喬羽和他的歌詞》受到業內人士的好評。經過這一段時間的實踐,她對電視藝術有了較全面的瞭解。

1984年,方瑛調到北京音像公司工作。當時的中國正處在改革開放初期,群眾對音樂的激情渴求釋放,中國的音像市場漸漸興旺。方瑛及時抓住這良好時機,立即著手組織曲目和演員製作音樂。由此,開始了她音樂製作的藝術里程。她推出的第一張專輯是由張暴默演唱的《三月裡的小雨》,隨後又推出了佟鐵鑫的《初次相見》,劉欣如的《再見,我的愛人》、韋唯的《讓我再看你一眼》等有影響力音像製品。

甘為他人做嫁衣無怨無悔

20世紀九十年代,是方瑛在音樂製作專業化突飛猛進的一個階段。甘為他人做嫁衣的方瑛成功地製作和推廣李谷一、毛阿敏、韋唯、杭天琪、那英、毛寧、田震等國內眾多明星的代表作《鄉戀》、《難忘今宵》、《思念》、《同一首歌》、《讓我再看你一眼》、《愛的奉獻》、《黃土高坡》、《霧裡看花》、《濤聲依舊》、《中華美》等精品版。在他們成功的背後凝聚著這位音樂家的心血和汗水,她為這些名人名作的推出付出了艱辛。

方瑛摘取音乐桂冠!这位中华英才背后的故事很精彩

方瑛一家

著名歌唱家彭麗媛叱吒中國歌壇20多年,她的主要音樂均由方瑛策劃製作。 1984年,方瑛與彭麗媛結識,兩人確立合作關係。1986年,方瑛為彭麗媛製作的第一張個人專集《你會愛上它》終於問世,唱片一上市就獲得暢銷的好成績。方瑛從此信心倍增,緊接著為彭麗媛推出了《在希望的田野上》《說聊齋》、《我們是黃河泰山》、《父老鄉親》《珠穆朗瑪》《一帆風順》《二泉映月》《報答》《掌聲與喝采》等唱片專輯,方瑛為彭麗媛製作了20多年的音樂,為彭麗媛歌唱藝術步步走上輝煌與巔峰,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1991年,方瑛開始“觸電”音樂電視。方瑛不僅深入挖掘它的藝術性,而且還深入挖掘它的商業性。方瑛是中國第一個將音樂電視用於唱片宣傳的音樂製作人。她製作的音樂電視處女作《別刺傷我的心》以及《哼哼唱唱》、《發》在中央電視臺播出後,這一嶄新的電視文藝形式贏得了觀眾的喜愛,也將演唱者杭天棋的名聲進一步打響。(後來方瑛為杭天琪策劃製作的唱片專輯《追緣》還獲得美國格萊美音樂特別獎)

有了這一次的成功嘗試,方瑛開始為彭麗媛策劃製作音樂電視。1993年,彭麗媛的第一部音樂電視《白髮親孃》出爐。當彭麗媛的形象伴隨著深情而又娓婉動聽的歌聲亮相銀屏時,億萬觀眾的心被深深地吸引,彭麗媛更加擁有了億萬觀眾的支持。就在這一年,方瑛開始著手策劃彭麗媛新加坡個人演唱會。在此之前,方瑛曾於1991年組織中國北京廣播電視藝術團赴新加坡舉辦“中國民歌相聲之夜”演出活動,她擔任策劃和編導,這是中國音像界第一個出國文化交流的團體,當時參加演出的有侯躍文、宋祖英、杭天琪等明星。彭麗媛新加坡個人演唱會獲得圓滿成功,反響強烈,彭麗媛的歌聲飄洋過海,響徹在海外觀眾的心中。

方瑛摘取音乐桂冠!这位中华英才背后的故事很精彩

方瑛

方瑛有著極高的品位和鑑賞力,她像個考古隊員在音樂的殿堂裡不停地發掘寶藏,經她發掘的作品和新人大多數不起眼,但經她提煉和包裝後迅速紅遍大江南北。

著名歌星那英演唱的《霧裡看花》最初只在電視臺舉辦的打假晚會上演唱過,沒有產生什麼影響。方瑛慧眼識寶,將其收入在她製作的《中華金碟》中,成為各大電臺打榜最多的曲子,獲得電臺十大金曲獎,使那英再次打響。歌星毛寧在參加中央臺舉辦的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時,曾報送了《濤聲依舊》和《心中的安妮》兩首,他參賽只演唱了《心中的安妮》。方瑛卻偏偏看好《濤聲依舊》,將這首曲子收入在她製作的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獲獎歌手專集中,並將光盤送給了中央電視臺劇組。1993年,毛寧參加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他選送的《藍藍的夜藍藍的夢》在節目審查時被“斃掉”,就在毛寧尷尬而又著急的緊要關頭,導演組發現方瑛贈送的光盤中有毛寧演唱的《濤聲依舊》,導演細心品味後認為這首歌曲挺好,就決定選用這首歌,毛寧也因此一炮打響。

方瑛在她的音樂生涯裡十分注重扶持新人。1994年,著名詞作家閻肅給了方瑛一首歌詞《十九戀歌》請其製作,方瑛接過歌詞認真閱讀,覺得歌詞很好,她想嘗試將其製作成男女聲對唱的形式。那麼由誰來演唱呢?方瑛決定從參加中央電視臺青年歌手大獎賽的歌手中物色新人,她看中了孫浩和呂薇兩位歌手,經過精心策劃和製作,成功地將兩位歌手推出,緊接著又推出《中華民謠》、《花譜》等作品,使孫浩、呂薇成為紅極歌壇的明星。

二十年磨一劍譜寫人生華章

十年磨一劍。而方瑛的這把“劍”從1984年至今,卻經歷了這麼多年的風風雨雨後才磨成。

方瑛摘取音乐桂冠!这位中华英才背后的故事很精彩

方瑛

1993年, 已有10年音樂製作經驗的方瑛經過深思熟慮後,果斷地做出決定:“下海” 。方瑛自籌資金創立了北京英冠文化發展公司,從未有過經商經歷的方瑛卻萬萬沒有想到,她的這一決定將自己陷入一個艱辛坎坷的困境中。在這長達10年的創業歷程中,她一直處在艱難的困境中。

1996年是方瑛音樂製作生涯中最艱難的一年,方瑛為了製作由彭麗媛演唱的音樂電視《珠穆朗瑪》及其專輯,製作經費高達百餘萬元。當時有一家公司老闆與其合作,承諾投資50萬元拍攝音樂電視,正當方瑛一切準備就緒時,不料,投資方因自身原因發生變故,這個意外的打擊出乎方瑛的預料,猶如五雷轟頂,將方瑛轟得險些倒下。要想在較短的時間內籌到50萬元資金談何容易。她重新振作精神,歷盡千辛萬苦,只能將所缺的50萬元製作經費東拼西湊。

方瑛的苦沒有白吃,她所付出的艱辛終於有了回報。1998年《珠穆朗瑪》這部音樂電視獲得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這個獎奠定了方瑛在中國樂壇的地位,給處在困境中的方瑛極大慰藉,也為她艱辛的創業歷程增添了動力。

方瑛的幸福家庭

方瑛有個幸福的家庭,丈夫郭成志也是一位作曲家,還是央視全國青歌賽創始人之一。方瑛說,我之所以有今天音樂事業上的成功,丈夫郭成志給了我巨大的支持,如果沒有他的幫助就沒有我的今天。方瑛的女兒郭芳菲也非常優秀,是位青年鋼琴家,在國際大賽獲過獎。

開創了中國音樂電視的一代先河

再看方瑛,她以一首《蓮美人》獲得了第七屆音樂電視大獎賽最佳製作獎,業內專家高度評價:方瑛豐富的想象力和高科技的製作手段開創了中國音樂電視的一代先河。方瑛十分看重這個大獎,因為這個大獎是對她二十多年音樂製作水平的肯定。

方瑛是一個很執著的女人,為了音樂製作她付出了作為女人一生中最寶貴的三十年。她的奮鬥歷程不正是當代中國女性自強不息的生動寫照嗎?

由於方瑛的出色業績:

2005年載入由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的《中華頌歌——盛世中華優秀專家人才名人大典》;

2006年在全國第五屆“新世紀之聲”評選活動中榮獲“中華英才”稱號;

2006年被載入由世界人物出版社與中國國際交流出版社聯合出版的《世界名人錄》;

2007年被授予“人文社會科學突出貢獻專家”榮譽稱號。

2007年被載入《世界人物》辭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