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要不要買房?

導語

90歲的李嘉誠退休了,在長和發佈會上,李嘉誠就告誡年輕人不要把買房看得太重,“如果女孩子說沒有房就不結婚,如果是我我就會說,不如趁年輕你再找一個吧。不可能很年輕就要買房。”

年輕人要不要買房?

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說過去8年中國的房價一直呈上漲態勢,未來中國最便宜的就是房子,不止如此,他甚至把未來的房子比喻“如蔥”。 馬雲不止一次說過這話,年輕人不要買房,十年後房子就像樹葉。樹葉也好,大蔥也好,還是白菜也罷,總之就是要表達房子會越來越不值錢。

年輕人要不要買房?

不止李嘉誠、馬雲,SOHO中國的潘石屹早在2015年就建議年輕人不要買房

在2015年的一檔脫口秀節目中,潘石屹稱房價還沒有降到位,今後還得降。“這些年建的房子足夠多,房地產行業的基本面已經不太支持房價上漲了。所以年輕人不要買房子,現在是共享經濟,租房是共享經濟的一部分。”

年輕人要不要買房?

在2018年3月份,SOHO中國公佈了2017年業績,去年公司營收19.63億元,租金收入約16.69億元。更重要的是,由於錯過了房地產市場過去幾年的爆發,這家1995年便成立的明星公司已經被無數後輩超越。根據中國指數研究院發佈的排行榜,2017年銷售額超過千億的房地產公司已經達到16家,其中碧桂園、萬科、恆大銷售額均超過5000億元,相比之下轉型之後的SOHO中國已經在地產界的各類排行榜上排不上號了。

這就尷尬了。

這些大佬都是成功人士,哪裡能體會到年輕人的苦衷?他們又不缺房子住。

成功人士都在建議年輕人不用急著買房,其實,並不是阻止你買房,而是勸誡年輕人還是要乾點正事。由於所處的格局不同,思考問題的角度不同,最終有不同的選擇,其實無論是哪種選擇,並沒有對錯

之前文鋒老師寫過一篇文章《剛需是個偽需求》,當下買房,都是希望買到有升值空間、增值潛力的,即使是自己用來安身立命的首套房,也會有如此念頭。確實,人們普遍對於房子投資的屬性過分狂熱造成了今天這種情況,大家買房並不是為了真正的居住,而是追求房子所帶來的價值增值刺激。

而所有的買房背後的真相就是,買房依託這幾年房地產的火熱,可以確實少奮鬥幾年,而越買房就越有錢。

現實確實如此,人人都搶著買房,恨不得提前十年就買下,擔心未來的房子會越來越貴,所以當人們都有這種心理的時候,不管什麼原因,都在湊錢買房,啃老是最常見的方式,果真要等到自己湊足首付再買房,基本不太現實。國民老公王思聰就批判說:花光父母積蓄貸款買房,在經濟上是愚蠢的選擇。

羅振宇曾說:“20多歲年輕人不要買房,佔有房產是存量思維,存量思維就是窮人思維”,但實際上,羅胖是一個很擅長房產投資的達人,2001年,他非常激進的高槓杆買了第一套房,2003年又看準低點時機入手了第二套房。正是這兩套房,奠定了他央視生涯和創業之路的原始基礎。

為什麼這麼瘋狂?是窮怕了?還是閒置的資金無處安放?亦或是對金錢的衝動已經成為大家的共識,賺錢是第一的。整體而言,買房可以在較短時間內完成原始積累,無論是靠自己還是藉助外部支持。

我們聽過炒股破產的,還沒聽說過哪個人買了房破產的。聽過創業失敗虧得一塌糊塗的,沒聽說過買房失敗一蹶不振的。

大佬們的成功固然是奮鬥出來,年輕人的幸福也要靠奮鬥。如果你沒有房子,只需要問自己兩個問題:①我能依靠誰? ②我會拖累誰?想清楚這兩個問題,自然就會有答案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