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內鄉:秀美山水中的自然美味

河南內鄉:秀美山水中的自然美味

內鄉縣,地處河南省西南部,伏牛山南麓,南陽盆地邊緣,地理位置優越,自古就有“守八百里伏牛之門戶,扼秦楚交通之要津”之說。

內鄉古屬酈地,春秋為邑,秦代設縣,隋文帝開皇三年改名為菊潭縣,後幾經更名,到公元956年定名為內鄉縣。依依伏牛山,脈脈湍河水,青山秀水不僅造就了內鄉厚重的人文底蘊,也為居住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們提供了最天然的美食。

◆內鄉黃酒,飲用烹調皆美味

黃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類之一,源於中國,也是中國獨有的一種酒,與啤酒、葡萄酒並稱世界三大古酒。從曹操“青梅煮酒論英雄”,到李白“花間一壺酒”,到王維“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無數的文人英雄與黃酒淵源深厚,可謂與中國的政治文化息息相關,因此黃酒被譽為中華民族的國粹。

河南內鄉:秀美山水中的自然美味

不僅南方出產黃酒,在內鄉,黃酒也是最傳統地道的風味。位於中原腹地的南陽,向來盛產穀物,於是勤勞智慧的農家人,便學會了在農閒時釀造黃酒,用來犒慰一年的辛勞。

河南內鄉:秀美山水中的自然美味

對於釀酒人來說每天早起,都會來到酒廠,缸里正在釀造的黃酒,凝聚了他們的全部心血。酵母菌在發酵時,會分解糖,產生二氧化碳和大量的熱。經過多年的釀酒,現在,僅靠雙手的感知,一些釀酒人就能判斷出缸內的溫度。

河南內鄉:秀美山水中的自然美味

曲為酒之魂,黃酒的釀造是小曲,麥曲與紅曲共同作用的結果,酒麴的配比不同,做出的酒口感也各有千秋。而酒麴的好壞,則關乎著釀酒的成敗。為保證黃酒最終的品質,釀酒人用的酒麴全部由自己親手製作。

河南內鄉:秀美山水中的自然美味

農曆二月初二,中國人謂之“龍抬頭”象徵著春回大地,萬物復甦。很多釀酒作坊會選擇在這一天敬酒神,並將窖藏的好酒取出,舉行開壇儀式。經過數月的陳化,酒的味道,由濃烈轉向醇厚,空氣中彌散著綿柔的酯香氣。對喜愛黃酒的南陽人來說,這是不可多得的佳釀。

河南內鄉:秀美山水中的自然美味

不同於紹興用稻米釀酒,正宗的南陽黃酒,是由“紅酒谷”釀造而成。這種南陽特有的穀物成熟時穀殼呈紅色。由於產量較低,紅酒谷的種植面積越來越小,為保證紅酒谷的持續供應,當地釀酒人響應政府企業扶貧的號召,與數百戶貧困農民家庭,簽訂了上千畝的“紅酒谷”種植訂單,高價回收貧困家庭種植的紅酒谷,併為貧困家庭提供酒廠的就業崗位。黃酒為內鄉的人們帶來了致富的希望,也為他們帶來了更加豐富多樣的美味體驗。

河南內鄉:秀美山水中的自然美味

內鄉黃酒除了可以飲用,在烹飪中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烹調時加入黃酒,能使造成腥羶味的物質溶解於熱酒精中,隨著酒精揮發而被帶走。黃酒的酯香、醇香同菜餚的香氣十分和諧,用於烹飪不僅為菜餚增香,而且通過乙醇揮發,把食物固有的香氣誘導揮發出來,使菜餚香氣四溢、滿座芬芳。

◆“神仙涼粉”,神仙之助,神仙之味

相傳,舊時鬧春荒,經“神仙”點化,當地人用這種植物的葉子作成涼粉,度過荒年,後來人們便把這種葉子叫做神仙葉。每年穀雨一過,附近的山上,就會生長出這種奇特的植物——神仙葉。

河南內鄉:秀美山水中的自然美味

附近的人們會採摘這種植物的葉子,來製作當地獨有的美味——神仙涼粉。

河南內鄉:秀美山水中的自然美味

神仙涼粉的出現,固然是食物短缺時代的產物,卻彰顯了中國人的飲食智慧。神仙葉,學名二翅六道木,忍冬科,喜陰,性寒,一般都生長在海拔較高、坡度較陡的地方。

河南內鄉:秀美山水中的自然美味

神仙涼粉的出現,固然是食物短缺時代的產物,卻彰顯了中國人的飲食智慧。神仙葉,學名二翅六道木,忍冬科,喜陰,性寒,一般都生長在海拔較高、坡度較陡的地方。 開水的多少,直接影響著最後的涼粉能否成形。添少許香油,和均勻後,大力揉搓,直到葉子裡溢出粉漿。神仙葉每搓揉20分鐘,才可以出一道粉漿,直到出第四道粉漿,葉子才會丟棄不用。

河南內鄉:秀美山水中的自然美味

經過一夜的時間,原本的粉漿冷卻凝固,成為涼粉。神仙涼粉,色澤呈棕褐色,剔剝透亮,略帶苦味卻苦得可口。

河南內鄉:秀美山水中的自然美味

石臼搗蒜,辣椒切片,滴上香油,調味汁就成了,簡簡單單。再將成形的涼粉切成條或塊,澆上汁水,味道微苦,細品卻綿甜爽口。

河南內鄉:秀美山水中的自然美味

也許外鄉人品嚐的只是美味,但在當地人看來,神仙涼粉卻是對艱苦歲月的見證。他們明白,每一份甘甜背後,都有著一絲苦澀,這是生活最本真的味道。

食物,是人類生活的基本條件,也是人們生活苦辣酸甜的折射。古老的土地,秀美的山川,質樸的鄉親,這片土地賜予人們的各種美食,不僅養育了一方生靈,也在為他們創造著更加美好的生活。5月25日晚21:15,河南衛視《老家的味道》,讓我們一起走進內鄉的秀美山水,一起探尋大自然贈與的天然美食,領略這裡的生活滋味。

河南內鄉:秀美山水中的自然美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