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陽門外百年不變的老味道——璽源居

正陽門外百年不變的老味道——璽源居

不管是舊年代還是被重新整修過的現在

正陽門外繁華一直延續至今

這片老街道直至今日仍然保持著餐飲業頭籌

修繕是為了更好的保存

舊貌換新顏

而不變的是我們喜歡吃的老味道

一說到代表北京的美食:烤鴨+銅鍋涮肉

我們生活在衚衕裡的孩子

小時候一大家人會圍坐一起吃銅鍋

有的時候冬天就算兩個人弄個小鍋

也會在屋裡燒的煤爐上弄著吃

這就是我們說記憶中的味道

正陽門外百年不變的老味道——璽源居

位於前門煤市街91號的璽源居

簡單的深木色桌椅

牆壁上舊時餐廳裡的情景手繪

在這裡一品百年涮肉方一嘗自家養的羊

正陽門外百年不變的老味道——璽源居

正陽門外百年不變的老味道——璽源居

別看店內只能容下六張餐桌

也是被美食地圖特別推薦過的

可想過人之處一定不少

今天就來探索一下地道老北京涮羊肉

正陽門外百年不變的老味道——璽源居

為了迎合很多外地遊客的口味習慣,銅鍋也增加了鴛鴦鍋

當然我們吃習慣的人還是要選擇清湯單獨的一鍋

加入簡單的蔥姜枸杞香菇和羊尾油

開啟我們原汁原味的味道

正陽門外百年不變的老味道——璽源居

正陽門外百年不變的老味道——璽源居

三十一種秘方配製麻醬小料

以前我們都說吃二八醬是指麻醬的比例,二成芝麻,八成花生,俗稱二八醬

而這裡特意問了老闆用了四六醬

讓芝麻醬的成分更高一下,略帶一點點苦感

配上香菜味道更好!

正陽門外百年不變的老味道——璽源居

糖蒜在火鍋裡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能夠調節肉與醬的厚重感

正陽門外百年不變的老味道——璽源居

涼拌白菜心

選用大白菜最嫩的內心,切絲加入醋糖拌勻,辣椒油澆上以後清爽,炸花生酥脆的搭配更下酒

正陽門外百年不變的老味道——璽源居

松花蛋

小時候大人們總說松花蛋不能多吃,長大以後對這個味道依依不捨,但凡是能吃到的餐廳必須來一盤

傳統北京做法就是醋加薑末,南方的吃法會點上一點生抽!

正陽門外百年不變的老味道——璽源居

炸咯吱

這是清真小吃裡最愛的一個

綠豆麵的咯吱炸制金黃色,蘸上蒜汁,外酥裡嫩滿口飄香

正陽門外百年不變的老味道——璽源居

鍋中的水終於開了,圍坐一桌的我們涮起來!

正陽門外百年不變的老味道——璽源居

別看店小,食材不含糊

首先就是自己家的羊

所以不得不嘗的就是鮮切羊肉

一共有四種,而且保證每種都是立盤不倒

在開水中涮至變色即可

自家半歲羊

正陽門外百年不變的老味道——璽源居

正陽門外百年不變的老味道——璽源居

自家手切鮮羊肉

正陽門外百年不變的老味道——璽源居

自家百天羊

正陽門外百年不變的老味道——璽源居

精選上腦心

正陽門外百年不變的老味道——璽源居

以前小仙兒在別的店吃鮮切都覺得肉厚嚼著費勁

這次吃完璽源居終於知道,不是肉厚,而是因為肉不夠嫩

也讓我從此愛上鮮切了,這鮮嫩程度一定要親自嚐嚐

正陽門外百年不變的老味道——璽源居

鮮百葉

百葉很多時候都會涮過七上八下後就老的嚼不動了,而這裡的百葉不會這樣,涮時間短的嫩嫩的,時間長了也不會嚼不動,筋道的很

正陽門外百年不變的老味道——璽源居

羊尾油

看似肥油,實在涮制後緊實有彈性,有些人很喜歡這個口感呢!

正陽門外百年不變的老味道——璽源居

高鈣

現在冷凍切片中最喜歡就是高鈣了,脆骨包含其中,有層次的口感!

正陽門外百年不變的老味道——璽源居

大白菜

北京孩子有幾個不愛吃大白菜的,一年四季都愛這口,以前只有冬天有冬儲白菜,清湯中涮完肉再涮白菜,帶著肉香味,再來一綹粉絲,配上小料完美了!小仙兒就是這麼容易滿足的人!

正陽門外百年不變的老味道——璽源居

蒿子稈

正陽門外百年不變的老味道——璽源居

春筍

南方的火鍋裡喜歡用的食材,鮮嫩清爽

正陽門外百年不變的老味道——璽源居

豆皮

正陽門外百年不變的老味道——璽源居

酸菜

酸菜是同行夥伴搭配羊尾油吃的,這樣的吃法也第一回見,據說口感很不錯,葷素搭配

正陽門外百年不變的老味道——璽源居

黃喉

其實黃喉還是在辣鍋裡味道最好,不過這裡黃喉非常嫩,蘸芝麻醬也香

正陽門外百年不變的老味道——璽源居

清爽仙人掌

這真是一道奇葩的冰品小吃

太有特色了,主要是沒吃過!

果肉有些像蘆薈,帶著自身的粘液

白糖滲入以後微甜清爽

正陽門外百年不變的老味道——璽源居

正陽門外百年不變的老味道——璽源居

真正的銅鍋涮肉一定要吃清真的,羊肉最正宗

正陽門外百年不變的老味道——璽源居

這裡是北京,這裡是市中心最繁華的街道

這裡有最正宗的涮羊肉

還有北京風味十足的民風民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