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從小沒有父母陪伴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

父母們總說,孩子就是自己的軟肋,為了孩子,願意傾盡全力,甚至付出生命。

父母們傾盡所有,為了讓孩子過得好,拼命賺錢,給孩子買漂亮衣服和玩具,報興趣班輔導班,但就是沒有時間陪在孩子身邊。

那些從小沒有父母陪伴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

聽過最扎心的一句話:

在中國,有多少孩子父母雙全,卻活得像個孤兒?

從小缺少父母的陪伴,往往會在成長的過程中,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得不到足夠的愛,不會愛別人,自卑內向,安全感缺失,叛逆,甚至,性格扭曲……

我有一個朋友,孩子出生後就由爺爺奶奶帶著,他們夫妻倆只提供金錢的支持,每次去看孩子,就買很多玩具、零食和衣服,孩子大了以後就是給錢。

那些從小沒有父母陪伴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

美國心理學家哈洛,曾做過一個殘忍的實驗。

他將出生後的小猴子,分別交給兩隻母猴餵養,一隻是僅能提供奶水的,用鐵絲製作的母猴;另一個是全身包著舒服的絨毛,能夠給他提供觸感的母猴。

結果發現,小猴子更願意和毛絨絨的母猴在一起。即使鐵媽媽可以提供奶水,可猴子們也只是在喝了奶之後,馬上就回到毛茸茸的媽媽身邊。

同時哈洛還發現,相比於被親生母親哺乳長大的小猴子,那些被人工餵養長大的猴子,社交能力都不好,性格不是孤僻怪異,就是充滿了攻擊性。

這個殘忍的實驗研究成果發表之後,讓無數家長意識到,父母的愛和陪伴對孩子的重要性,從小缺乏陪伴,對孩子造成的影響,是長期的,甚至可能是終身的。

那些從小沒有父母陪伴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

孩子,你只要生下來了,你就是爹,就是娘!你就要陪伴他。

孩子,首要的是溫暖,不是錢。

在孩子長大的過程當中,你少一天的陪伴就永遠補不回來,沒有非掙不可的錢,只有眨眼就長大的娃。

那些從小沒有父母陪伴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

在孩子的世界裡,父母就是自己一切,安全感的源頭,就像那些小猴子,就像那個畫父母的小女孩,無限渴望父母可以在身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