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李培根:新時代的創新之路該怎麼走?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提出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創新被提升至國家發展理念的首要位置,天宮、天眼、墨子號、大飛機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繼問世,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熱潮湧動、前所未有。創新為什麼會成為當下的一大熱點?風起雲湧的創新大潮中,哪些才是真正的價值所在?創新驅動,政府、企業該扮演什麼角色?教育又該避免哪些誤區?

「深度」李培根:新時代的創新之路該怎麼走?

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原校長李培根走進《中國經濟大講堂》,分別從“創新驅動,企業該注意什麼?”、“驅動創新,政府如何發力?”、“創新教育的關鍵點在哪裡?”三個方面,為我們進行了深入解讀。

一、創新驅動,企業該注意什麼?

企業是創新的主體。那企業在創新時要注意些什麼呢?

「深度」李培根:新時代的創新之路該怎麼走?

李培根在《中國經濟大講堂》演講時說:“中國這麼多年的創新,主要是滿足市場上現實的需求。但有一些創新它不是去滿足現實的需求。”

李培根在《中國經濟大講堂》演講的過程中,講了一個喬布斯的例子:

“喬布斯做智能手機的時候,他下面有人問他,說我們是不是應該做一下市場調查?喬布斯說不用做市場查。原因是市場上還沒有這個需求,大家不知道有這個需求。這實際上就是喬布斯在創造需求。”

“在我們中國,我們很多企業,包括我們的大學的科技研究人員,我們也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這個實際上就是有比滿足市場現實需求更重要的是什麼?是創造市場的需求。”

可喜的是,我們國家現在有少數企業家開始意識到這個問題了。

「深度」李培根:新時代的創新之路該怎麼走?

2016年華為的任正非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上面有一段話講得非常好:華為正在本行業逐步攻入無人區,處在無人領航、無人跟隨的困境。華為跟著別人跑的“機會主義”的高速度,會逐步慢下來。

李培根認為,中國有這樣的企業、企業家意識到這個問題,是非常令我們更欣慰的。“對於企業來講,尤其是一些好的企業,需要有一種擔當,這個擔當在於我們是不是有可能去解決人類社會的一些重大問題,造福於社會。”

當然,在創新驅動中,企業還要注意協同開放。《科學美國人》有一個觀點:今天的科技是複雜的協作系統,要有多個單位的緊密協作,像當年愛迪生那樣單打獨鬥的時代過去了。

李培根在《中國經濟大講堂》演講時說到:“我覺得我們的企業家也好,我們的工程師們也好,現在要尤其意識到這個問題。”

現在企業的競爭已經不完全是同行之間的競爭了。在《中國經濟大講堂》的錄製現場,李培根演講時說到:“未來的企業競爭,可能是三維的,甚至是更高維度的競爭。

「深度」李培根:新時代的創新之路該怎麼走?

李培根院士舉了一個汽車的例子:

“比如說做汽車的,那以前基本上就是這個汽車廠和另外這個汽車廠競爭,現在不完全是這樣了。汽車這個行業的競爭就不僅僅是汽車和汽車之間的,可能還包括跟IT(信息技術)行業的,跟傳感器行業的競爭。我們想象一下未來的汽車是什麼?是電腦加四個輪子?還是一個小型的辦公室加上購物中心?無人駕駛技術,將是智能汽車底層操作系統,就像安卓是手機的底層操作系統一樣。”

二、創新驅動中政府的發力點在哪?

創新驅動需要發揮政府的引擎作用,要根據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與時俱進地改變政府發揮作用的重點和方式。作為創新驅動的重要引擎,政府有怎樣的優勢?政府驅動創新的發力點在哪?

李培根說:“我們現在的發力點就應該向超現實需求,向引領性創新或者說向創造需求的那種創新這個方面靠近一些。”

李培根認為,我們長期以來重點支持的多半是跟蹤型的、增量式的創新。

「深度」李培根:新時代的創新之路該怎麼走?

我們中國這些年科技的高速發展,也得益於政府的支持,但是增量創新不是原始創新,它畢竟跟原始性創新跟顛覆性創新還是不一樣的。李培根在《中國經濟大講堂》演講時說:“我覺得我們國家,對於政府而言,現在僅僅強調面向現實的重大需求,這個是有欠缺的。”

「深度」李培根:新時代的創新之路該怎麼走?

李培根院士認為,政府應該從滿足現實需求,逐步轉移到重點支持,創造需求。“所謂創造需求,就是說這些需求它可能是超前的,甚至是完全我們想象的、虛擬的需求,是社會中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的。”

「深度」李培根:新時代的創新之路該怎麼走?

同時,政府在驅動創新重點支持的時候,要注意避免“放大效應”。李培根說:“這也是中國文化所致,上面說一個什麼事情之後,層層放大,本來上面講的這個事情是很正確的,但是我們層層一放大之後,可能會有一些問題,尤其是地方政府、省政府、市政府,再往下等等,層層放大。”

李培根認為,在非競爭性領域,像我們的航母、航天、大飛機等這些項目,我們“舉國機制”非常好,能通過我們的制度優勢產生很好的效果。但是在競爭性領域,隨著科技實力的增強,舉國機制”的做法,要逐步弱化。否則可能會影響創新的生態。“因為一個社會它總體的資源是有限的,這個資源包括很多,人力資源、資金資源等等,總體的資源有限。但是我們政府過度作用號召之後,它這實際上是指揮棒,那就是說它把過多的資源,包括人力資源,包括資金資源等,吸引到政府強力支持的那些領域。”

「深度」李培根:新時代的創新之路該怎麼走?

李培根院士舉了一個機器人的例子。

前幾年中央號召大力發展機器人產業,機器人非常重要,這大家都知道,大力發展機器人產業是對的。但是有些地方政府不顧實際情況過度投入,導致現在我們中國有幾千家機器人的企業,那麼這個會導致什麼情況?導致價格戰。這會擾亂市場,實際上是對市場的某種程度的破壞。

三、創新教育的關鍵點在哪裡?

「深度」李培根:新時代的創新之路該怎麼走?

為了在競爭中贏得主動,依靠科技創新提升國家的綜合國力和核心競爭力,建立國家創新體系,走創新型國家之路,已成為世界許多國家政府的共同選擇。創新驅動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礎,那麼,如何培養創新型人才?

首先,我們要培養學生的這個超越意識。這個超越意識就是怎麼超越現實的需求。

「深度」李培根:新時代的創新之路該怎麼走?

李培根認為,我們現在大學生搞創新創業活動,基本上是功利需求。比如說創業賺錢,參加機器人大賽可以考研時加分等。他在演講時說:“不能陷入實用主義、工具主義。不能只著眼於業績和功利,我們需要一種靜的力量,需要一種內心世界。”

「深度」李培根:新時代的創新之路該怎麼走?

其次,創新教育要給學生充分的自由。李培根在《中國經濟大講堂》演講時說:“沒有這種自由,思想不可能活躍。只有這個思想活躍創新才容易迸發。只有這種自由的氛圍,我們的學生才不會盲從權威。”

「深度」李培根:新時代的創新之路該怎麼走?

此外,李培根認為,創新需要情懷,學生應該用善意關注社會問題。"比如比爾﹒蓋茨,他並不是搞教育的,但是他號召大學生要關注人類社會的重大問題。微軟有一個創新杯, 2012年烏克蘭一個學生團隊在微軟創新杯獲得世界冠軍,做的一個什麼東西呢?就是一個手套,這個手套裡面就有一些傳感器,陀螺儀等等。當聾啞人跟我們正常人交流我們聽不懂的時候,它就自動把它翻譯成普通人能夠聽懂的語言,這樣就更便於聾啞人在社會上的交流。這一類的事情,就是真正的對人的關注。我覺得我們的大學生們對社會的關注問題還是少了一些。”

「深度」李培根:新時代的創新之路該怎麼走?

5月17日,21:48 CCTV-2 央視財經頻道,李培根走進《中國經濟大講堂》為您解讀《新時代的創新之路該怎麼走?》,敬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