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媒體該如何發力?

構建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媒體該如何發力?

構建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媒體該如何發力?

△2018年5月12日,“首屆中國—東盟媒體合作論壇”在江蘇太湖湖畔無錫紅豆杉莊舉行,圖為“構建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的媒體角色”分論壇現場。

5月12日,在“首屆中國—東盟媒體合作論壇”分論壇上,中國和東盟十國的媒體代表圍繞“中國—東盟媒體發展趨勢”和“構建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的媒體角色”話題進行了熱烈討論。講好中國—東盟故事,大家是如何做的?構建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媒體如何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對未來有何期待?

構建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媒體該如何發力?

世界知識出版社社長馬鳳春

構建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媒體該如何發力?

中國國際電視臺英語頻道副總監沈小蒙

構建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媒體該如何發力?

中國和東盟媒體的合作,能夠推進中國—東盟合作關係和夥伴關係的進一步發展。自東盟和中國建立友好關係和戰略合作伙伴關係以來,雙方合作與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這些成就包括雙方形成了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或者東盟中國自貿區,這是一個自由的經濟機制,涉及中國及東盟總共11個國家。讓我們靜下心來仔細體會一下這一重要時刻的意義,東盟的6億人口和中國的13億人口,正在進行一種前所未有的合作,這種合作是基於睦鄰友好的關係。

我們的理念不是要挑起爭端,而是要共同致力於彼此國家的建設,共同致力於國家經濟的發展和繁榮,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這些都是通過貨物貿易和理念思想的交流。我們的合作領域涉及各個領域,包括外交、經濟、交通、海關監管、衛生、通信、跨境法治以及媒體。媒體在這一合作過程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構建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媒體該如何發力?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第二亞洲地區廣播中心主任安曉宇

我提幾點建議:中國東盟媒體的合作,第一突出共同價值,在媒體間應該有基本的共識,就是讓構建命運共同體成為媒體共同的議題,並且共同發聲,使命運共同體概念更廣泛地深入到每一個國家的老百姓心裡去;第二重視共同的利益,利用我們媒體的影響力,來提升公眾對於我們區域內最廣泛的共同的民生問題的關注,比如環境問題、解決貧困問題,並且投入媒體力量來推動各國政府找到合理的解決方案;第三我們要強調共同發展,要開展多邊和雙邊的媒體合作,通過聯合採訪、聯合拍攝、人員互換來增進交流,取長補短。第四我希望媒體能夠共享文化成果,中國和東盟各國都有自己的文化創造,應該讓各國的文化成果在不同國家民眾中傳遞分享。

馬來西亞《亞洲時報》經理張嘉宇

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亞洲時報開始與中國新聞社、香港文匯報和《人民日報海外版》合作。我們希望中國能夠與東盟媒體加強多元化合作,比如旅遊業合作以及民間交流,從而增進彼此的相互瞭解,豐富我們的生活。我認為中國一帶一路的倡議推進與東盟區域的合作,將會帶動東盟國家進步,帶來互惠互利的成果。也期待中國與我們分享新的理念,新時代的治國理政,以及共同致力於實現偉大的人類文明,建立起穩定和諧繁榮的人體命運共同體。

東盟國家和中國山水相連,文化相通,因此雙方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擁有諸多的優勢。為促進新聞和媒體行業更加積極有效的開展合作,促進東盟中國關係,我想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第一,所有相關各國都應該在重大活動發生的時候,為其他國家的新聞機構提供新聞報道、稿件和電臺以及電視臺的節目,在其他國家播出。

第二,東盟和中國應該加強新聞媒體合作,讓這一合作變的更為廣泛,包括建立和擴展新聞媒體網絡,從而確保我們的人民獲得更多的信息,促進對彼此社會經濟發展情況的瞭解,同時我們也應該在國際上更多地發聲表達意見,促進東盟和中國的媒體合作,並加以引導,同時也建立並提供交流機會,加強相互瞭解和相互信任。

第三,媒體應該創新方式如何開發和使用信息技術這方面的經驗,從而幫助東盟國家更好的向數字廣播體系轉型,併為東盟國家提供技術支持和人力資源方面的支持。

構建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媒體該如何發力?

構建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媒體該如何發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