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衛中華根基的臨鬆薤谷

捍衛中華根基的臨松薤谷

位於河西走廊中段的馬蹄山以及山下的臨松薤谷山巒疊嶂、松濤起伏,山頂常年白雪皚皚,山下四季流水潺潺。對專心治學的人而言:這裡是一個絕佳的修行之地,能令人完全靜下身心。敦煌人郭瑀正是慕名前來此地的修行治學之士,他應該感到慶幸的是此時偌大的華夏大地也只有涼州能讓他平靜地安放書桌了,此時的中原大地正在經歷五胡亂華的悲慘歷史。

郭瑀青年時遊學到張掖,拜隱居在張掖東山的著名學者、略陽人郭荷為師,潛心攻讀,精通經義。郭荷死後,郭瑀為師守孝三年,繼承師業,到臨松薤谷(今馬蹄寺)開鑿石窟,設館講學,著書立說,弟子多達幹餘人,著有《春秋墨說》、 《孝經綜緯》等。

郭荷、郭瑀師徒二人專心著書立說,希望在亂世之中守護華夏文明的根基。然而隨著他們的名氣日益增長,終於驚動了涼州的實際統治者前涼王張祚和張天錫兄弟倆——這兩任前涼王分別向郭荷和郭瑀發出邀約,希望他們能出山輔佐。專心治學的郭荷、郭瑀師徒拒絕出山入仕。

公元 376年前秦天王苻堅進攻前涼,末代前涼王張天錫投降苻堅,至此立國七十六年的前涼政權滅亡。苻堅儘管是氐族人,但自幼酷愛中原的文化典籍,立志要混一天下。早在打下涼州之前他就久仰郭瑀的大名,甚至在得到涼州後發出:“不喜得涼州,但喜得郭瑀的感嘆”。然而令他頗感遺憾的是郭瑀藉口為父守孝拒絕出山為官。此後郭瑀繼續隱居講學,在學習之餘他帶領門下弟子在馬蹄山開鑿石窟。此時的他們想不到自己為安身而建的石窟後來會成為中國重要的佛教造像聖地——馬蹄寺石窟群就肇始於此,中華本土文明與來自古印度的佛教文明通過絲綢之路在這裡交匯。

郭瑀就這麼繼續著自己平淡的治學生活。有一天他突然把自己門下的眾弟子叫到一起,眾弟子入座後發現在他們面前老師還專設了一個單獨的座位。郭瑀對他們說道:“我的女兒已到了該婚配的年齡,打算尋覓一位乘龍快婿。你們當中誰能坐此席位,我就把女兒許配給他”。話音剛落之際一位弟子當即坐上席位說道:“先生招婿自然非我莫屬”。這名弟子的名字叫做劉昞。

東晉太元元年(376年)王穆在酒泉起兵,對抗前秦,派使聯絡郭瑀與敦煌索嘏在張掖起兵策應,封郭瑀為左長史、軍師將軍。後來王穆與索嘏不和,要殺索嘏,郭瑀極力勸阻,王穆不聽,殺了索嘏。郭瑀萬分悲痛,絕食7天而死。郭瑀的死對他的女婿兼弟子劉昞影響極大:在目睹岳父的悲劇後他徹底斷絕了出山入仕的全部念頭,成為了一個徹徹底底隱居山林的學者。

李暠效法劉備親自前去拜訪劉昞,與之推心置腹地交談了一番。在交談中李暠表明自己原本鍾情於傳統文化與古典文學,治國理政本非所願,無奈五胡橫行、中原騷亂,大批百姓流離涼州,自己不得不在救亡與暮古之間選擇前者。李暠這番肺腑之言以及他作為一國之君不惜降尊紆貴禮賢下士的行為令劉昞感佩不已。劉昞欣然出山擔任西涼主管教育的儒林祭酒。公元420年北涼政權建立,這一時期河西地區政權更迭頻繁——先後經歷了前涼、後涼、西涼、北涼、南涼五個政權。在這頻繁的更迭之中劉昞著書120多卷,屬河西學者著書立說最多之人士。雖然十六國時期河西政權更迭頻繁,但歷代統治者皆重教育,郭荷、郭瑀、劉昞三代師徒見證了五涼時期涼州儒學文化中心的建立和發展。武威文廟是全國第三大孔廟建築群的事實,印證了魏晉時期儒學在河西的興盛。

公元439年鮮卑拓跋氏率領的北魏軍隊統一了北方,北魏政權建立後為鞏固政權推行漢化政策而將河西世家大族和工匠三萬餘眾全部遷往帝都山西平城(今大同)。劉昞的弟子皆東遷。河西文化開始回饋中原。劉昞因年事已高不願東遷而魂歸張掖馬蹄山臨松薤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