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這座不起眼的千年古縣,卻收納了大半個中原的美

修武縣歷史悠久,為中華古縣。

周代之前此地稱“寧邑”,商末(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興兵伐紂,大軍途經寧邑時遇暴雨三日而不能行,就地駐紮修兵練武,故改寧邑為“修武”,修武從那時得名至今,已有3000餘年歷史。

河南這座不起眼的千年古縣,卻收納了大半個中原的美

“千年古縣”是由聯合國地名專家組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共同實施的國家重點文化走出去戰略項目——“中國地名文化遺產保護工程”重點項目之一,依據“中國地名文化遺產鑑定標準體系”和“地名文化遺產重點保護對象鑑定標準”,在中國現存的800多個上千年的古縣中,優選出100個歷史悠久、文化積澱深厚、地名文化內涵豐富的古縣,進行“千年古縣”的重點保護和國內外宣傳工作。

修武縣已被聯合國地名專家組中國分部授予“千年古縣”稱號,正式列入中國地名遺產保護行列。

河南這座不起眼的千年古縣,卻收納了大半個中原的美

她是中原的風水寶地:山川秀美,人傑地靈,“竹林七賢”曾在此隱居、“藥王”孫思邈在此採藥煉丹、王維在此寫下了“獨在異方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的千古名句。

河南這座不起眼的千年古縣,卻收納了大半個中原的美

有“中國最美小城”之稱的修武,位於太行山南麓,北部山區的雲臺山風景名勝區是國家5A級景區、中國山水園林文化發源地之一的百家岩石、天然氧吧茱萸峰、蒼山碧水子房湖、華夏第一秀水潭瀑峽······步步皆景,讓人流連忘返。

河南這座不起眼的千年古縣,卻收納了大半個中原的美

1.雲臺山紅石峽:世界級地質公園

有人說河南有兩隻手,一隻人工的手,雕鑿出龍門石窟裡的藝術珍品。一隻自然的手,創造出紅石峽的峽谷奇觀。整個峽谷,由紅巖絕壁構成,屬於中國北方地區少有的丹霞地貌峽谷景觀,崖壁通體的赤紅色,故又俗稱“紅石峽”。紅石峽的美從不同角度欣賞都是不一樣的,這種美必須身臨其境才能體會到,這種美照片又能記錄出幾分呢?

河南這座不起眼的千年古縣,卻收納了大半個中原的美

4.百家巖&孝女塔:雄山古塔麗影

百家巖是中國山水園林文化從宮廷走向民間的發祥地,自古山水秀麗!

仰望天門,即見一堵懸崖絕壁橫空矗立。其巖壁高180米,東西橫 越千米,一色紅石,蔚為壯觀。元代文學家王惲到此,不由發出“依天驚絕赤城霞”的驚歎。百家巖寺又名崇明寺,還稱孝女塔,建於唐武則天垂拱三年(686年),是中國現存為數不多的唐塔之一。

河南這座不起眼的千年古縣,卻收納了大半個中原的美

5.茱萸峰:千古絕唱的出處

茱萸峰是歷代文人墨客,僧道修行的聖地,踏千階的雲梯棧道登上海拔1308米的茱萸峰頂,只見群山連綿,峰湧雲動,唐代大詩人王維曾登臨此峰寫下“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千古絕句。

河南這座不起眼的千年古縣,卻收納了大半個中原的美

7.子房湖:碧綠通透美如畫

子房湖又叫"平湖",因漢代張良(字子房)曾在溝谷西側的山峰上,日夜操練兵馬,幫助劉邦成就大業後隱退至此,因張良字子房而得名。兩岸青山對峙,夾一帶綠水。如詩如畫,醉透遊人心扉。蒼翠的山,墨綠的水,相依相偎,展現出一幅壯闊波瀾之景。湖面陰一半晴一半,一邊金光閃爍,一邊碧綠透明。正午時,它象一面巨鏡,把直射的陽光反射出去,使人眼花繚亂。

河南這座不起眼的千年古縣,卻收納了大半個中原的美

8.潭瀑峽:華夏第一秀水

潭瀑峽(又名小寨溝)是雲臺山峽谷極品的主要代表,谷內風光怡人,宛若江南。“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是潭瀑峽秀美景色的真實寫照。

自駕路線:

鄭州——原焦高速——修武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