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54式手槍是仿照了誰?

說起“託卡列夫”這種手槍,應該沒多少中國人知道,不過要是說起54式手槍,稍微上點年紀的中國人都能哼哼幾句,因為再熟悉不過了。

中國54式手槍是仿照了誰?

54式手槍於1954年定型,裝備中國人民解放軍六十餘載,至今尚未全部退役,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頻頻出現於銀幕之上,其影響不是一般的國產武器能夠相比的。

中國54式手槍是仿照了誰?

“託卡列夫”手槍全名為TT-33“託卡列夫”,二戰時期是蘇軍制式手槍,與波波沙衝鋒槍和T-34坦克一道成為蘇聯衛國戰爭的象徵。

中國54式手槍是仿照了誰?

相比起二戰時的同行,如德國的魯格和瓦爾特P38,英國的史密斯·韋森左輪手槍,日本的南部十四,“託卡列夫”還是比較優秀的,大概也只有美國的柯爾特M1911能在氣勢上壓一頭。

中國54式手槍是仿照了誰?

建立新中國後,解放軍開始換裝全套蘇式裝備。從1951中蘇正式簽訂條約,蘇聯專家開始幫助中國建立完整健全的國防工業體系,除了坦克、戰鬥機等重工業,輕武器也包括在內,56式槍族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正式出現。

中國54式手槍是仿照了誰?

54式手槍發射1951年式7.62毫米手槍彈,採用槍管短後坐式自動方式,彈匣容量8發,空槍重0.85公斤,裝彈後重0.94公斤,槍口初速420米/秒,戰鬥射速30發/分,有效射程50米,但100米內仍有威脅,有極端例子彈頭在500米內仍有殺傷力。

中國54式手槍是仿照了誰?

54式手槍最大的好處是把便攜與威力結合到一起,可謂質量最小的戰鬥手槍和威力最大的自衛手槍,使用過中國國產幾種手槍的人都愛不釋手64式和77式的小巧,然而一到執行任務時卻大都選擇54式u,看來還是頂用最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