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能否讓ofo絕處逢生?留給戴威的時間不多了

区块链能否让ofo绝处逢生?留给戴威的时间不多了

在一路廝殺之後,去年年底,單車行業剩下兩大寡頭:ofo和摩拜,二者在過去的戰爭中,涉及的融資額度之高、投資機構和巨頭的參與之廣,都實為罕見。最終,摩拜被美團收購,“80後”創始人胡瑋瑋身價暴漲(可能她本人並不這樣理解);“90後”戴威依然倔強地堅持ofo的獨立發展。倔強的代價,是繼續掙扎,且前途未卜。

区块链能否让ofo绝处逢生?留给戴威的时间不多了

滴滴曾參與ofo多輪融資,此前滴滴在ofo的持股比例曾達到25.3197%,位列第一大機構股東。去年滴滴曾派駐多位高管入駐ofo,但是不久之後這些高管就被“集體休假”了,雙方對控制權爭奪之激烈也曝光在公眾面前。

此後滴滴和ofo似乎都意識到了不能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ofo選擇投向了阿里的懷抱,今年3月,ofo宣佈完成8.66億美元E2-1輪融資,阿里領投,螞蟻金服等機構跟投。滴滴則收購了小藍單車,開始扶植ofo的競爭對手。此後雙方在併購的談判桌上也幾次談崩,戴威的不妥協讓兩者合併的希望看起來越來越渺茫。

一位接近ofo高層的內部人士透露,“90後”的戴威有點小孩子脾氣,心氣很高,容易意氣用事,想把所有事情把控在手裡。這很大程度決定了ofo的走向。

但似乎我們都有些低估了他的“倔強”。在拒絕收購要約之後,ofo先是宣佈要成立區塊鏈研究院,隨後又不惜“打臉”說將要推出車身廣告,還難以理解地說要推行交通卡直接開鎖(掃碼支付不更方便簡單嗎?)。ofo拒絕“被吞”的求生慾望可以說是很強了,它目前正在做的事情,都只有一個簡單的目的:找到自己的盈利模式。小富其實最好奇的就是區塊鏈+共享單車這件事了。

区块链能否让ofo绝处逢生?留给戴威的时间不多了

區塊鏈能否拯救ofo?

有人說,戴威這是“病急亂投醫”,共享單車和區塊鏈有什麼關係?小富覺得,這主要取決於兩個問題:首先,區塊鏈能否解決共享單車城市治理難題?其次,區塊鏈能否另ofo在共享單車中突圍?

區塊鏈擁有信息不可篡改、開放性和去中心化三個特點,這或許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共享經濟下的“城市病”,比如目前ofo的免押金服務主要是通過芝麻信用分來獲取,只要分數在650分以上,就能夠免押金騎行。

有分析認為,如果利用區塊鏈不可篡改的特性,就可以省去與芝麻信用對接的過程,並能解決ofo與用戶之間的信任問題,達到縮減流程、節省成本和提升效率的目的。但是對於共享單車更大的兩個bug,維護成本過高與亂停放等現象,這個問題源於後續的維修與人工搬運,很顯然,區塊鏈並不適合解決它們。

而在“共享單車”領域引進區塊鏈技術以後,任何一個用戶都可以投入符合標準的單車用於共享,從而實現C2C的運營模式,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資源有效利用。但是隨即就有人發出質疑,“運用區塊鏈建立用戶使用單車的信用額度”有何意義?人們在使用單車時和其本人的信用關聯度並不高,如何應用在徵信方面呢?

前不久,ofo與GSELab合作上線騎車挖礦功能,用戶在騎完車後能夠獲得GSE的token,未來用戶還可以用這些token交換通行證,而且在加密貨幣市場兌換其他貨幣。token技術的引入,能夠幫助ofo解決不同國家用戶之間存在的貨幣轉換問題,提高用戶騎行結束後的結算效率。但是很快ofo就對外表示,目前只針對新加坡市場,沒有籌備任何ICO,一定會嚴格遵守主管部門的法律法規要求。

因此,區塊鏈到底能否拯救ofo還無從知曉。

区块链能否让ofo绝处逢生?留给戴威的时间不多了

ofo難逃被賣?

有自媒體人稱戴威接下來說要繼續獨立發展,總覺得其底氣不足。ofo之後肯定還會在價格上博弈。並不覺得它是一個可以獨立發展的公司。

不管最終是否會被收購,ofo都面臨強大的運營壓力。ofo的相關運營數據無法得知,但其主要競爭對手摩拜的數據可資參考。在摩拜被美團收購時,其內部財務報表顯示,摩拜挪用用戶押金60億元人民幣,供應商欠款約10億人民幣,債務總額合計超過10億美元。其中,2017年12月的收入僅有1.1億,而銷售成本高達5.65億、管理支出達到1.46億,一個月虧損超過6億元。這雖然與季節性因素有關,但也顯示出共享單車行業的集體生存困境。

據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2月,國內共享單車APP活躍用戶覆蓋率前三名的平臺分別是ofo、摩拜和哈羅單車,比例分別為50.89%、49.14%和5.64%。較晚入局的哈羅單車,通過從二、三線城市入手的差異化運營方式,已悄然爬上了第三把交椅。

留給戴威和ofo的時間不多了。這位北大學生會主席出身的成功創業者,有沒有機會一直“意氣用事”下去?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