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喀則地區—藏傳佛教寺廟一覽

西藏的地形像魔女之形的傳說,可以遠溯到公元7世紀文成公主進藏的時代,傳說文成公主依據中原的《八十種五行算觀察法》推算得知西藏地形儼如羅剎魔女仰臥的形狀,如果想鎮住羅剎女,需修建十三座佛堂。這就是主要藏傳佛教寺廟的開始。

日喀則地區—藏傳佛教寺廟一覽

一.日喀則—離天空最近的信仰

日喀則,有巍峨的山川,深谷的密林,蔚藍的湖水,千年的寺廟。扎什倫布寺的廟宇相連,轉經道上信徒絡繹不絕;珠峰腳下海拔最高的絨布寺經幡;寺中有塔、塔中有寺的白居寺,是中國建築史上獨一無二的存在;既有濃郁的元代風格,又有傳統西藏風格牆體和庭院的夏魯寺;具有第二敦煌美譽的薩迦派主寺薩迦寺。日喀則地區的大小寺廟數不勝數,日喀則像是一個沉穩堅毅,充滿智慧的守護者,在閱盡風霜後風輕雲淡地承載著人們心中的信仰。

日喀則地區—藏傳佛教寺廟一覽

1.扎什倫布寺

扎什倫布寺意為“吉祥須彌寺”,全名為“扎什倫布白吉德欽曲唐結勒南巴傑瓦林”,意為“吉祥須彌聚福殊勝諸方州”。位於西藏日客則的尼色日山下。是該地區最大的寺廟。

日喀則地區—藏傳佛教寺廟一覽

扎什倫布寺可與達賴的布達拉宮相媲美。它與拉薩的“三大寺”

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合稱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四大寺”。四大寺以及青海的塔爾寺和甘肅的拉卜楞寺並列為格魯派的“六大寺”。建築結構也深刻影響了其他藏傳佛教建築如五當召

2.白居寺

日喀則地區—藏傳佛教寺廟一覽

白居寺,藏語稱“班廓曲德”,意為“吉祥輪大樂寺”,位於西藏自治區日喀則江孜縣江孜鎮,南、北、東三面環山,寺院四面臨水,距拉薩南約230千米處,距日喀則東約100多千米,海拔3900米。是一座藏傳佛教薩迦派、夏魯派、格魯派共存的寺院。

日喀則地區—藏傳佛教寺廟一覽

白居寺始建於明宣宗宣德二年(1427年),歷時10年竣工。它是一座塔寺結合的典型的藏傳佛教寺院建築,塔中有寺、寺中有塔,寺塔天然渾成,相得益彰,它的建築充分代表了13世紀末至15世紀中葉後藏地區寺院建築的典型樣式

日喀則地區—藏傳佛教寺廟一覽

3.熱拉雍仲林寺

熱拉雍仲林寺是西藏雍仲本教的重要寺廟之一,始建於公元7世紀藏王松贊干布執政時期,但在公元8世紀藏王朗達瑪執政時期被毀。

日喀則地區—藏傳佛教寺廟一覽

藏曆十四繞迥馬年(公元1834年),本教怙主達瓦堅贊徵得十世達賴喇嘛和八世班禪喇嘛及攝政王達察·丹白貢布同意修復該寺。

4.薩迦寺

薩迦寺位於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地區薩迦縣本波山下,是一座藏傳佛教薩迦派寺院,也是薩迦派的主寺。

日喀則地區—藏傳佛教寺廟一覽

薩迦寺1961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薩迦”系藏語音譯,意為灰白土。公元1073年(北宋熙寧六年),吐蕃貴族昆氏家族的後裔昆·貢卻傑布(1034-1102)發現奔波山南側的一山坡,土呈白色,有光澤,現瑞相,即出資建起薩迦寺,逐漸形成薩迦派。薩迦寺用象徵文殊菩薩的紅色、象徵觀音菩薩的白色和象徵金剛手菩薩的青色來塗抹寺牆,所以薩迦派又俗稱為“花教”。

日喀則地區—藏傳佛教寺廟一覽

薩迦寺分南、北兩寺,北寺坐落在北岸的本波山“灰白土”山岩下,南寺位於南岸的平壩上。

薩迦寺每年都舉行或大或小多次法事活動,其中規模較大、獨具特色的要算薩迦寺夏季和冬季金剛神舞法會。薩迦寺夏季神舞在每年藏曆七月進行,冬季神舞在藏曆十一月十十九日開始。

5.絨布寺

日喀則地區—藏傳佛教寺廟一覽

絨布寺,(也稱龍布寺)全稱“拉堆查絨布冬阿曲林寺”,是屬西藏寧瑪派寺廟,是一個富有地方特色的僧尼混居寺。位於西藏日喀則地區定日縣巴松鄉南面珠穆朗瑪峰下絨布溝東西側的“卓瑪”(度母)山頂,距縣駐地九十公里,海拔約5100米,地勢高峻寒冷,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寺廟,所以景觀絕妙。

日喀則地區—藏傳佛教寺廟一覽

圍繞絨布寺有一條轉經道。大殿前是一座雕樑畫棟的看戲臺,每逢重要節日,當地的群眾都會到這裡看喇嘛演戲。門外的瑪尼石堆通常會被攝影人作為拍攝珠峰的前景。這裡的壁畫值得仔細觀賞。

6.強欽寺

強欽寺在日喀則仁布縣境內,海拔3800米。建於1432年,屬黃教寺廟。寺內供有紫銅鑄成的強巴佛像,高13米,為西藏三大強巴佛之一。每年藏曆1月1日至15日,該寺舉行大神變節,藏曆7月15日,舉行3天跳神活動

日喀則地區—藏傳佛教寺廟一覽

強欽寺位於仁布縣境內貢巴加布山腳,座北朝南,海拔三千八百米。始建於藏曆第六繞迥火羊年(西元一三六七年)由薩迦喇嘛多吉僧巴欽波·雪努捷確主持修建,距今有六百多年曆史。

7.白瑪曲林寺

日喀則地區—藏傳佛教寺廟一覽

白瑪曲林寺建於7世紀,為松贊干布時期興建的寺廟之一,始名“耐瑪祖拉康”。8世紀,蓮花生大師也曾在此修行。19世紀時,由強巴朗傑對該寺進行過全面修葺和擴建。強巴朗傑系薩迦縣賽地方人,為一苦行僧,以在深山幽洞中靜修而聞名,是寧瑪派的掘藏人,精通醫學,40歲時主持寺廟,87歲圓寂。後由弟子羅桑群沛繼任堪布,羅桑群沛系薩迦縣雄瑪鄉德薩村人,學識廣博,精通宗教哲理,任職期間擴建了該寺。始奉寧瑪派,後改宗格魯派。

日喀則地區—藏傳佛教寺廟一覽

寺院建築由兩座大殿組成,一座由強巴朗傑修建,高二層,一層平面由前廊、經堂、佛殿三部分組成;另一座大殿主要建築有甘珠爾殿、度母殿、偉幹拉康、甘丹拉康、瑪尼拉康等。另一座大殿由強巴朗傑的弟子羅桑群沛主持修建,高二層。下層平面由前廊、經堂、佛殿、護法神殿組成。

8.色吾寺

色吾寺,位於西藏日喀則地區南木林縣拉布普鄉色吾溝,距縣駐地七十公里,海拔四千五百米。

日喀則地區—藏傳佛教寺廟一覽

該寺已有千年歷史,信奉寧瑪派,曾有1個大經堂、11個殿堂,主供佛為蓮花生大師。1984年,在原寺的廢墟上修復了大經堂和9個殿堂,供有蓮花生師徒三尊佛。寺內藏有16件珍品,有證士曲尼囊單從伏藏谷挖掘出的蓮花生主尊三像、噶瑪巴的鞋子、空行母益希嘉措的金剛杵、黑石、右旋的海螺、蓮花生大師在石頭上留下的右手指印等。寺廟北面的棕山上有三處禪房和修行洞。每年藏曆12月22日至30日,該寺舉行跳神和驅鬼儀式

日喀則地區—藏傳佛教寺廟一覽

在空氣中瀰漫著宗教氣息的西藏,寺廟隨處可見、數不勝數。除了上文中提到的藏傳佛教寺廟,還有很多在藏族人民心目中非常殊勝的寺廟,有的身居鬧市,有的隱於山谷,有的懸於峭壁,都擁有著世人不敢想象的美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