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關修煉三年,晚了七年,銀聯統領的銀行業還有戲嗎?

要說這兩天科技圈的一個大新聞可能就是:中國銀聯聯合40餘家商業銀行推出銀聯雲閃付二維碼產品,持卡人通過銀行APP可實現銀聯雲閃付掃碼支付

來來,我們先看一看二維碼支付戰場的前世今生:

2011年,支付寶突破重重阻力,弱於在國內推出首個二維碼支付解決方案,利用手機識讀支付寶二維碼,實現用戶即時支付功能,幫助電商發展空間從線上向線下延伸。

2016年8月,支付清算協會向支付機構下發《條碼支付業務規範》,這是央行在2014年叫停二維碼支付以後首次官方承認二維碼支付地位。在央行政策開放之後,工行、建行、民生等銀行都爭相推出自己的二維碼支付應用。

2016年12月12日,銀聯也正式啟用二維碼支付。至此,眾銀行紛紛開始搶佔剩餘市場。

閉關修煉三年,晚了七年,銀聯統領的銀行業還有戲嗎?

看出來什麼沒?很明顯嘛,2014年的時候,銀聯看二維碼支付發展太迅猛,已經威脅到自己的地位,就以某種理由暫停二維碼支付,這是緩兵之計,是為了給自己和各大銀行充足的時間追趕支付寶。然後在2016年時機成熟時就又放開了二維碼支付,這次的放開,直接帶來了銀行的加入。最後,就是今年的5月27日,中國銀聯聯合40餘家商業銀行在閉關修煉三年後,正式、高調推出銀聯雲閃付二維碼產品,持卡人通過銀行APP可實現銀聯雲閃付掃碼支付。

閉關修煉三年,晚了七年,銀聯統領的銀行業還有戲嗎?

閉關修煉三年,晚了七年,銀聯統領的銀行業還有戲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