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計劃3年完成106個連片舊屋區改造,涉及群眾約9.3萬戶!

上世紀90年代,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州工作期間就組織推動成片改造舊屋區,實施了“安居工程”“廣廈工程”“造福工程”等,極大改善了群眾的住房條件,得到了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

當前,我市正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大力傳承延續習總書記當年推動舊改工作的經驗做法,全力推進舊改各項工作,著力解決群眾住房問題,進一步疏解老城,提升城市品質,讓有福之州更宜居、人民生活更美好。

這是一場近年來福州規模最大的舊改攻堅戰

計劃用3年時間,完成五城區106個連片舊屋區改造,合計2300多萬平方米,涉及群眾約9.3萬戶,其中,今年計劃改造城區連片舊屋區51個。

這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追逐戰

為了早日讓群眾圓安居夢,福州各級幹部放棄節假日,審批提速,徵遷加速,一波波“簽約封房潮”“徵遷安置潮”“喜遷新居潮”,在各個舊改項目工地不斷上演。

這是一個讓城市面貌更新蝶變的持久戰

拆舊、騰地,建新房、搬新居,一個個舊改項目的實施,不僅為群眾提供了更好的生活環境,也為城市發展騰出了更多空間。

馬上辦上下齊心全面鋪開

  • “過洋壋地塊基本完成徵遷。”

  • “舊西客站周邊地塊項目基本完成徵收任務。”

  • “浦下村舊改接近尾聲。”

    ……

近幾個月來,各區負責舊改的相關部門的工作臺賬,總是更新得很頻繁。

福州计划3年完成106个连片旧屋区改造,涉及群众约9.3万户!

三叉街舊改(二期),工人人員上門封房(資料圖,葉義斌/攝)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自去年11月福州市城區3年舊改攻堅戰擂響戰鼓後,五城區紛紛跟進部署,開出更細緻全面的行動清單,將計劃紮實而迅速地落實為行動。

從晉安區龍頭佳園小區向東望去,一片熱火朝天。幾臺鉤機圍著新店村的老平房,正忙著拆除;原省拖拉機廠廠房所處的地塊上塔吊林立,正忙著起新樓。

無論是佔地765畝的臺江區排尾紅星舊屋區,還是總涉徵面積約1165畝的倉山區躍進、郭宅及周邊舊村改造項目一期,3年計劃中,這樣涉遷面積廣的項目不少,個別城中村甚至是舉村搬遷,形成了大片區“組團更新”的強勁勢頭。

勢頭勁,速度更快。

連日來,在倉山躍進、郭宅及周邊舊村改造一期等項目徵遷現場,徵遷工作如火如荼進行。廣大幹部主動放棄節假日,加班加點為涉遷戶提供服務。“項目啟動首日上午,簽約就超過60戶。”倉山區有關負責人介紹。

福州计划3年完成106个连片旧屋区改造,涉及群众约9.3万户!

新店省拖片區徵遷工作有序推進中(資料圖,池遠/攝)

以點帶面,勢如破竹。目前——

  • 鼓樓區已啟動6個項目徵遷,其中3個連片舊屋區改造項目基本完成徵遷;

  • 臺江區舊西客站周邊地塊等5個項目已基本完成徵收任務;

  • 倉山區進場實施的10個項目中,4個項目進入掃尾階段;

  • 晉安區湯斜舊屋區改造項目一期、八一雨洪公園安置地西莊地塊基本完成房屋徵收工作,橫嶼山周邊城中村項目已進入掃尾階段;

  • 馬尾區去年已完成上下德片棚戶區改造(一期)工作,朏頭片棚戶區改造、上下德片棚戶區改造(二期)項目計劃於月底啟動簽約。

順民意優先改造需求最迫切地方

民之所盼,政之所為。在落實舊屋區改造計劃的過程中,面積較大、居住條件最差、群眾需求迫切的項目,成為舊屋區改造過程中的“當頭炮”。

福州计划3年完成106个连片旧屋区改造,涉及群众约9.3万户!

三叉街舊改(二期),涉遷居民排隊等待辦理結清水電及封房手續(資料圖,葉義斌/攝)

隨著城區發展,被萬寶商圈拔地而起的高樓“包圍”的臺江區化機宿舍低矮而破舊,不僅與周邊繁榮的商業氛圍格格不入,還被鑑定為D級危房。由於地勢低窪,一到下大雨,雨水就倒灌進宿舍樓,加上老舊小區管道堵塞,讓居民深受困擾。

75歲的陳金鑾是化機宿舍1號樓一層的住戶,提及老房子,他忍不住打開話匣:“颱風天積水最深漫到肚臍,傢俱全都被淹了。後來遇上臺風,社區都把我們安置在附近的賓館。”

去年底,臺江區經過多次調研,結合周邊正在進行的大慶河水系綜合治理項目,將化機宿舍的徵遷工作添加到3年舊改計劃中。

福州计划3年完成106个连片旧屋区改造,涉及群众约9.3万户!

郭先生

福州计划3年完成106个连片旧屋区改造,涉及群众约9.3万户!

我家安置在融僑悅府的新房就快裝修好了,想到要搬新居,心裡就高興。

鼓樓區洪山鎮居民郭先生在洪山橋社區坡下地塊的舊屋也是危房,建於上世紀六十年代,地勢低、房屋破,每年汛期都是社區幹部重點關注對象,一下大雨就得把居民安置到附近旅店。社區幹部說,舊改是居住在這的7戶20多名居民多年的心願。今年初,房屋不僅完成徵收,全部群眾也都得到妥善安置。

民房緊挨、道路狹窄的倉山區郭宅村,被交錯的電線包圍的晉安區浦下新村,緊鄰大貨車往來頻繁的福馬路、逢大雨便寸步難行的馬尾上德村……計劃開始以來,許多老居民唸叨下的“條件不好的舊房子”優先步入舊改行列。一戶戶人家揮別低屋窄巷,正搬入或等待著搬入幢幢明亮高樓。告別舊屋區不再遙遙無期,已成為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民生福利。

再加勁堅決打贏舊改攻堅戰

而放眼下階段計劃,五城區更是持續自我加壓,形成你追我趕的良好態勢。

福州计划3年完成106个连片旧屋区改造,涉及群众约9.3万户!

行動上再加勁。

鼓樓區自增壓力,除爭取在2018年內全部啟動3年連片舊屋區改造計劃項目,還根據地鐵4號線建設、第二批市政緩堵項目建設等工作部署,計劃同步啟動地鐵4號線工業路站等10個項目徵遷,已明確徵收房屋面積約9.97萬平方米。

臺江區將市裡下達臺江區今年8箇舊改項目任務增加到23個,合計改造徵收面積近百萬平方米、徵收戶數近萬戶,其中年內確保實施改造項目15個。

城區連片舊屋區改造3年行動計劃,4成多項目量在倉山。根據安排,倉山共有44個計劃改造項目,總佔地面積1.65萬畝,涉遷房屋面積1212萬平方米,涉遷戶數約4.24萬戶。“我們區自我加壓,力爭2年內全部啟動並全面完成改造。”倉山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同時,晉安區原本計劃2019年入場的溪口北組團舊屋區項目二化小區地塊項目已率先進場,園中村東山村舊屋區、鬥頂水庫周邊舊屋區兩個項目正辦理前期報批手續。

措施上再加力。

回遷安置作為保障舊屋區改造項目的堅實後盾,也將得到推進。“促進鼓樓區古樂路周邊、臺江區紅星地塊、倉山區三叉街新村、晉安區洋下新村等安置型商品房用地的徵遷掃尾,以妥善解決群眾的回遷安置問題。”市房管局相關負責人說。

福州计划3年完成106个连片旧屋区改造,涉及群众约9.3万户!

三叉街舊改(二期),涉遷居民辦理完結清水電及封房手續後蓋章確認(資料圖,葉義斌/攝)

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紛紛對這場舊改戰役的大決心和快進展表示肯定,也對未來更宜居的有福之州充滿期待。

市人大代表吳碧香長期包村包社區從事徵遷工作,對舊改提升城市面貌、增強百姓幸福感深有體會。

改善居住條件是民心所向,也凸顯了市委、市政府補齊民生短板的決心。希望舊改後,在新建小區中完善醫療、教育、養老等配套設施,讓百姓更加安居樂業。

市政協委員許曉霞說:

此次福州舊改力度之大,可以說是前所未有,相信未來的5年內,福州的城市面貌一定會有很大的突破。

監製 黎倫俊 賀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