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有個“黃昏鬧”的寶寶是種什麼體驗?

每天黃昏時分(通常為晚上5-8時),寶寶出現難以安撫的持續性哭鬧、踢腿、頻繁排氣、全身亢奮等狀況,等過了這段時間,又表現得很正常,同樣的狀況每天上演,一直等到寶寶四個月大左右才結束,大人受累抓狂卻又束手無策。

寶寶黃昏鬧,可能是因為腸絞痛

腸絞痛是導致寶寶出現“黃昏鬧”的主要原因。此病症大多因為寶寶消化系統不完善,消化不良或哭鬧時吞下過多空氣造成脹氣造成的。

寶寶腸絞痛時,會突然尖叫或聲嘶力竭的大哭,有些嬰兒會有頭部搖晃、全身拱直、呼吸略顯急促的現象;同時腹部往往有些鼓脹、兩手掌會握拳、兩腳則會伸直或彎曲,四肢末端則常會呈現冰冷。

家裡有個“黃昏鬧”的寶寶是種什麼體驗?

一般情況下,寶寶的這種哭鬧現象會持續數十分鐘或幾小時,各種搖、抱、哄都沒有效果,直到他筋疲力竭方才罷休,偶爾在寶寶排便或放屁後會稍有改善。

值得注意的是,腸絞痛通常發生時間為傍晚,但也可能在一天的其他時間段發生,而且寶寶幾乎每天都會在同一段時間哭鬧。

目前,仍然沒有根治腸絞痛的方法,不過寶媽們可以通過一些小竅門,來緩解寶寶的痛苦!

家裡有個“黃昏鬧”的寶寶是種什麼體驗?

1. 用多種方式安撫哭鬧的寶寶

寶媽可以用多種方式安撫哭鬧的寶寶,比如給寶寶使用安撫奶嘴,將寶寶放進搖籃裡搖一搖,給他做一個腹部和背部按摩,在他的肚子上放一個溫度適宜的暖水袋等,但要注意,千萬不能用力搖晃寶寶,以免造成寶寶腦部受傷。

家裡有個“黃昏鬧”的寶寶是種什麼體驗?

2. 哺乳期媽媽注意個人飲食

處於哺乳期的媽媽們,在飲食上要注意,最好不吃容易脹氣、不消化、油膩、刺激性強烈的食物,比如奶製品、咖啡因、巧克力、洋蔥、大蒜、捲心菜、豆類食物等,以免這些食物被媽媽消化吸收後改變奶的味道,引起寶寶脹氣、不消化、拉肚子。

家裡有個“黃昏鬧”的寶寶是種什麼體驗?

3. 更換水解蛋白配方奶粉

對於喝奶粉的寶寶,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更換水解蛋白配方奶粉。由於普通奶粉的蛋白質是大分子,比較難以消化吸收,而水解蛋白奶粉,將大分子的牛奶蛋白分解成小分子,更容易消化吸收,因此更適合消化不良及對蛋白質過敏的寶寶。

家裡有個“黃昏鬧”的寶寶是種什麼體驗?

4. 不要給寶寶吃太飽

對於喜歡“黃昏鬧”的寶寶,不能給其過度餵奶。胃腸發育不完全的寶寶,如果吃得太飽很容易消化不良;另外,當寶寶正在哭鬧時,更不能進行餵奶,以免寶寶大哭時吸入過多空氣,或者被奶水嗆到。

家裡有個“黃昏鬧”的寶寶是種什麼體驗?

5. 使用背巾緩解寶寶不適

背巾模擬寶寶在子宮裡的環境,讓寶寶更有安全感,而且寶寶是呈弓形的,還能緩解腸絞痛。3個月以內的寶寶,可以使用包裹式背巾,讓其緊貼媽媽身體蜷縮在背巾裡; 3個月以上的寶寶,可以用普通四爪背巾,壓住寶寶的腹部來緩解疼痛。

家裡有個“黃昏鬧”的寶寶是種什麼體驗?

6. 製造容易入睡的白噪音

白噪音與胎兒在母親子宮裡聽到的噪聲非常相似,所以很多新生兒,在聽到白噪音後會停止哭泣。寶媽可以給哭鬧的寶寶聽各種白噪音,如海浪、海風、下雨、風扇聲、空調聲等,安撫寶寶焦躁的情緒。

家裡有個“黃昏鬧”的寶寶是種什麼體驗?

7. 換個人照顧哭鬧的寶寶

有時候,一個人抱著寶寶,他會哭鬧不止,但是換個人抱以後,寶寶卻馬上停止了啼哭。所以,如果寶寶長時間哭鬧,媽媽不妨將寶寶交給別人幫忙抱一抱,或許對方的體溫和氣味會讓寶寶覺得舒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