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慌過後是機會,2018最賺錢行業詮釋其意義

市場又一次出現了百股跌停的情況(5.30),很多股民都在恐慌;而5.31,中陽起來,不少強勢股收復失地後創了新高,實際上很多時候恐慌就是在創造機會,還記得1月末和2月初的跳水吧,也記得當時玉名挖掘過的醫藥板塊,當時也出現了調整,而如今我們回看,卻發現當時的分歧恰恰是機會的醞釀,那麼如今又會否如此呢?

今兒做一個分析。

基金行業賺錢法寶揭秘

3月份新發基金61只,發行份額為896億份;4月份新發基金42只,發行份額為465億份;5月份以來,截至目前基金髮行份額不足20億份,非常罕見。最近幾個月來,基金髮行實在太難了,比2016年初市場低迷時還難。不少公募基金被迫延長募集期(3月份以來,多達20只基金髮布了延長募集期公告),很多私募基金甚至面臨發展困境。銀行渠道路演根本沒效果,客戶入市熱情很低。

恐慌過後是機會,2018最賺錢行業詮釋其意義

部分投資者太性急,希望買入後馬上就能賺錢,一旦短期缺乏賺錢效應,就想趕緊贖回。1月份藍籌大漲,機構贖回明顯;隨後部分成長風格基金反彈迅猛,但在基金淨值大漲的同時,也遭遇了大幅贖回。在過去一兩年的藍籌股行情中,相關基金表現搶眼,東方紅資管、興全、中歐等基金公司旗下產品受追捧,興全合宜基金募集規模高達300多億份,投資者入市活躍,而在今年來藍籌股調整之後,投資者信心再度受到打擊。儘管過去3個月來,不少成長股強勢反彈,但表現搶眼的幾乎是清一色的醫藥主題基金。

恐慌過後是機會,2018最賺錢行業詮釋其意義

​ 今年什麼行業最賺錢?答案可能出乎一些投資者的預料,是醫藥醫療板塊。儘管2018年市場波段較多,市場量能萎縮,而該板塊是則是出現了資金的持續流入,生物醫藥板塊以及部分成長股板塊仍迎來了結構性行情,相關主題基金也因此賺得盆滿缽滿,業績表現更是搶眼。在年初以來淨值漲幅超過10%的近百隻基金中,有近50只基金均屬於醫藥主題類基金,佔比達到近一半。而如果僅看前30名的話,我們可以發現,醫藥醫療類基金更是佔據7-8成。

恐慌過後是機會,2018最賺錢行業詮釋其意義

​ 以年初以來上漲幅度達28.52%的富國精準醫療混合基金為例,它的前十大重倉股分別是同仁堂、康泰生物、海正藥業、智飛生物、長春高新、片仔癀、美年健康、華東醫藥、樂普醫療、貝達藥業。再去觀察一下部分今年漲幅超過20%的醫藥類主題基金,如融通醫療保健行業混合基金、匯添富醫療服務混合基金、中歐醫療健康混合C等基金的重倉股,可以發現很多標的都成為了它們共同的重倉股,比如恆瑞醫藥、泰格醫藥、愛爾眼科、片仔癀等個股,均被這些基金重倉持有。除此以外,智飛生物、通化東寶、濟川藥業等也成為這些基金持有較多的個股。

恐慌過後是機會,2018最賺錢行業詮釋其意義

​ 在基金經理眼中,醫藥股的上漲行情並非短期機會,從中長期來看其投資邏輯仍然成立。當季來看,醫藥主題基金對市場的超額表現較為突出,但這並不能讓我們認為到了收穫期,除去市場波動的干擾,眼下仍然還是長期佈局中國醫藥產業的好時期。醫藥創新的加速及消費升級給行業帶來較大的變化和機遇,未來將關注產品結構良好、具備長期成長能力的行業龍頭公司。

恐慌過後是機會,2018最賺錢行業詮釋其意義

​ 不僅如此,我們看到醫藥的獨角獸藥明康德,也成為了今年最賺錢的新股,市場對該行業的追捧可見一斑。玉名所秉持的“自上而下”選股的優勢就在於此,其並不是單一個股,那樣很容易被資金所控制,或者是偶然性,而從市場、資金、趨勢、行業、板塊、個股這樣選擇下來,最後得到的是一個牛股群,很難被資金所控制,股民可選擇、把握的機會特別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