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女子圖鑑:好看在哪裡,不好又在哪裡?

文 | 阿呆

////

北京女子圖鑑:好看在哪裡,不好又在哪裡?

■ 這部劇的服裝是蘇芒操刀的,真心時髦 ■

最近有一部較為流行的電視劇進入我的視野,在一天之內追完,我試著從看電視劇,思考電視劇,和享受電視劇藝術的角度來探討兩個問題:

好看在哪裡?又差在哪裡?

1 | 好看在哪裡?

這部電視劇剛看的時候,鏡頭還是很美的。

1

1.美術給8.5分。

電視劇的美術很大一部分的美感設計來自燈光。《歡樂頌》的打光我給7分,這部劇完美超過《歡樂頌》。《歡樂頌》的打光明顯韓風嚴重,空間感到處都很白,很亮,光感空曠,給人不夠飽滿和舞臺劇的道具感,從而使得質感下降。在畫面上,我偏向一般美劇的有限光感,需要光的時候,根據劇情給光,否則光量遵從一般審美。

北京女子圖鑑:好看在哪裡,不好又在哪裡?

■ 給光在人物上,而周圍弱化 ■

北京女子圖鑑:好看在哪裡,不好又在哪裡?

■ 注意看背後的白牆,給光面很大,缺乏控制和規劃 ■

北京女子圖鑑:好看在哪裡,不好又在哪裡?

■美劇《紙牌屋》劇照 ■

北京女子圖鑑:好看在哪裡,不好又在哪裡?

■ 美劇《權利的遊戲》,燈光與主角的關係,美學氛圍 ■

這也是為什麼大家老是覺得美劇的家要漂亮,美劇的畫面要時尚,要好看的原因之一。而《北京女子圖鑑》算是國產電視劇裡拔尖的了。

2

2.表演給8.3分。

和《甄嬛傳》比吧。

人物性格還是整體雷同性強,主角和配角彷彿一個人派生出來的不同面。比如陳可依有留在家鄉的一面,就是曉芸,有去大城市拼搏的一面,比如佳佳,這兩個人都走了極端,看不出對彼此的任何現實承認。而他們彷彿就是陳可依這個人物派生出來的一人二面一樣。

當其他人有陳可依的影子的時候,對理解人物是好的,對人物性格塑造可是有危險的。

那麼為什麼曉芸,佳佳,顧姐他們的人物形象並沒有像曹貴人,像安陵容,華妃那樣立體呢?這其實已經超出了表演的範疇了,這是劇情的空間發展問題。

北京女子圖鑑:好看在哪裡,不好又在哪裡?

■人物顧姐 《北京女子圖鑑》■

北京女子圖鑑:好看在哪裡,不好又在哪裡?

■人物佳佳《北京女子圖鑑》■

因為曉芸,佳佳,顧姐從始至終並沒有什麼質的變化。也就是他們在第一集和最後一集,並沒有任何變化,所以也就並不能形成立體的人物形象。

試想一下,曉芸發現了老公的出軌,然後一翻打拼和掙扎,也來到了北京,家破人亡,最後在北京還是被現實打敗,還是回到了四川樂山老家,又回到老公田子身邊。那麼我們就會對曉芸有了一個相當立體的印象了。曉芸過不了北京的人生,她只能過樂山的人生。這麼一對比,陳可依的形象是不是也就更立體可信了呢?

再比如曹貴人的形象是足智多謀,愛女心切,積極應對人生危機,但並沒有什麼遠大志向,但是求個安穩的生活態度。她一次又一次為華妃出謀劃策,化解一次又一次危機,為了主子在所不辭,看到華妃不行後轉頭就投靠甄嬛去了,她經歷過的失敗,經歷過的無奈,就逐漸豐滿了這個人物形象,甚至你會愛上積極又努力的貴人,會覺得她為了女兒,真的費盡心思,作為一位媽媽,委實不容易。

北京女子圖鑑:好看在哪裡,不好又在哪裡?

■ 人物曹貴人 《甄嬛傳》■

而你會對曉芸產生什麼樣的情感連接呢?我想應該沒有對曹貴人那麼強烈吧?

3

3.劇情6分。

一部電視劇能流行起來,一定要具備一些因素,有的是顏值,有的是流量,有的是題材,有的是劇情,而這部電視劇就具備了話題這個點,但並不是劇情,而是現實主義的題材。

仔細盤點我們天朝的電視劇,再將眼光放遠一點,彷彿儒家傳統的國家,像天朝,韓國,越南,泰國,甚至是深受美國影響的日本,都有強烈關注社會的傳統。這一點在電視劇藝術領域表現得特別深刻。

而電影可能因為付錢來消費的緣故,則現實主義題材通常都無法像電視劇流行起來。天朝看電影彷彿更願意更刺激,更娛樂,更為精彩的劇情,因為”我”花錢了呀!所以觀眾更期待見到更多能讓他忘記現實生活的電影。

這個現象放到全世界,也相差無幾,歐洲文化素養稍高,民眾有更深層次的需求。比如法國觀眾就將反映地域歧視的文藝片《歡迎來到北方》捧上一法國影史第一名的寶座。

回到電視劇。

凡是現實題材能拍好的電視劇,只要劇情好,和表演上水平上來,基本都可以出精品。比如《金婚》就是劇情瑣碎,但是表演超一流,感情細膩,反映時代的變遷而成為電視劇中的精品。而《歡樂頌》就屬於劇情和表演雙雙拔萃而成為時代的精品。

北京女子圖鑑:好看在哪裡,不好又在哪裡?

■ 電視劇《歡樂頌》■

在10集之前,《北京女子圖鑑》是相當好看的,北京的奮鬥生活,放在誰身上都真實可信,貼近小人物的人生。租房子,省錢,又是女主戲份,更加容易引起觀眾的同情心和同理心。在其剛剛上線的時候,火了一把。

2 | 不夠好在哪裡?

對,問題就出在劇情上。

在10集之後,是個分水嶺。好與不好,有比較才更好理解。我先拿她和《甄嬛傳》來比較。仔細分析《甄嬛傳》的劇情發展你會發現,總的來說,有三個BOSS。

第一個BOSS是華妃,第二個BOSS是皇后,第三個是皇帝,甚至還有第四個隱形的BOSS,甄嬛自己。而且這三個BOSS是遞進關係,下一個BOSS比上一個BOSS更強大,更難對付,像皇帝,甚至是你愛的人,你怎麼能殺死自己以前的愛人呀!所以好看也在這裡。一個又一個遞進讓你欲罷不能,時時刻刻都放心不下甄嬛的命運,看完這一集,就巴不得立即看下一集。

而《北京女子圖鑑》的追看值幾乎是0分。大約10集之後,劇情進入水平循環階段,而沒有層層遞進關係,所以就越來越不好看了。包括陳可依最後和北京本地男結婚,這個劇情是跳躍式發展,但並沒有解決什麼關鍵問題,而是平平地發展到這裡,流水賬一樣,這和她之前的怎麼求職,怎麼在公司站穩腳跟,怎麼做到公司高層相比,真的,太沒有看頭了。

大女主戲一定要解決具體的問題,這樣女主才有成長,才有變化。

北京女子圖鑑:好看在哪裡,不好又在哪裡?

北京女子圖鑑:好看在哪裡,不好又在哪裡?

北京女子圖鑑:好看在哪裡,不好又在哪裡?

■《北京女子圖鑑》後期完全靠陳可依不斷相遇的男子來推進,而不是發自人物內心的衝動 ■

如果這樣寫:

陳可依對北京男欲罷不能,但是北京男不理睬她,而她還沒有足夠的錢,她認為自己沒有足夠的資本和時間去追求自己愛的人。她只能通過自己的工作,自己的學習,自己的所有有累積去爭取北京男,也就是說,陳可依用前面10集累積的人生去追求一個不那麼愛自己的人。因為她的邏輯是:北京人生的要義之一就是找個北京男,讓自己真正成為北京精英。(設定一個狹隘的人生觀點,以便後期進步。)

北京女子圖鑑:好看在哪裡,不好又在哪裡?

■ 北京男很有代表性 ■

北京男也感動過,也動了和她過的念頭。後來,北京男受她的感染,也走出舒適區,開始奮鬥。因為沒有房租和車貸的壓力,他的事業發展速度是陳可依的10部之快,迅速超過了陳可依的階層。

這樣的成長讓他迅速升級階層,發現了比陳可依更優秀的女人。

也就是說,陳可依用畢生的精力去迎合一北京本地男,激發了北京男的上進心,結果成功後的北京男有了成就後,拋棄了陳可依。

陳可依的人生進一步成長:什麼才是自己的人生,自己到底要什麼?一個人一定和要別人的結合,才能有自己的價值嗎?自己怎麼成為北京的精英呢?

北京女子圖鑑:好看在哪裡,不好又在哪裡?

■ 陳可依和北京男 ■

觀眾發現第11集的時候陳可依再一次一無所有,沒房子,沒存款,甚至連媽媽的房子都搭進去了。這種沉痛的打擊,更能激發觀眾期待陳可依再一次拼搏,這樣的劇情衝突起碼比之前好看多了。

可以聯想一下甄嬛被貶黜甘露寺的經歷,你就明白哪個編劇更高明瞭。

///

多說一句,為什麼《歡樂頌2》沒有第一部好看了,也是這個道理,人物的發展和變化沒有逐漸遞進關係,而是在一個水平線上不斷重複自己的生活和價值觀,這樣的電視劇其實並不會贏得觀眾的多少共鳴。

總得來說《北京女子圖鑑》還算是一部及格的作品。

也讓我經常想到一個問題,如果我的生活也和陳可依那樣,在11集以後,在一個又一個愛人中輪迴,在一個又一個水平線上輪迴,在一個又一個相類似的問題中尋找答案,卻沒有什麼實質的進步。

我該會多麼煎熬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