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8折大學生安居房面市,是真誠還是套路?

近期武漢首批8折大學生安居房宣佈面市,引發了包括武漢本地與外地的廣大大學生的關注。周邊房屋市場均價8740元/㎡,而該批安居房銷售定價為6800元/㎡,且帶裝修。

武漢自2017年8月就打出了“讓大學生8折買房”的口號,一直成為其引進人才的看點。經過10個月的籌備,武漢臨空港經開區於5月21日發佈了《臨空港青年城大學生安居房購房登記公告》。

8折安居房,有啥不一樣?

該批次安居房的基本信息如下:

武漢8折大學生安居房面市,是真誠還是套路?

樓盤名稱為“臨空港青年城”,東西湖區革新大道勝河路與團結南路交匯處,距離最近的地鐵站點約4公里;

共有7棟33層住宅,本次共計出售安居房392套;

共三種戶型,54㎡、57㎡套一、70㎡套二;

樓盤周邊市場均價8740元/㎡,該樓盤房價8折後確定為6500元/㎡,加上裝修300元/㎡,最終定價為均價6800元/㎡;

面向符合條件的留漢大學畢業生銷售;

再來看看這批8折大學生安居房的限定條件:

申購的大學畢業生,須畢業5年內,擁有武漢市戶籍(不包括學校集體戶口),在武漢創業就業滿1年,家庭在武漢無自有住房,且3年內無住房交易記錄;

實行封閉運行、循環退出。可通過開發企業回購或出售給其他符合條件的大學畢業生實現再交易。即項目開發企業按照屆時市場價的80%予以優先回購,項目開發企業放棄優先回購的,購房人可按照屆時市場價的80%出售給其他符合條件的大學畢業生;

房屋回購及再次出售時的市場價格,由各區按照相關規定,經具有資質的房地產市場評估機構評估後確定。

部分大學生不買單,首日26人登記

本批次安居房的登記時間自5月21日起截至6月2日。根據媒體公開的數據,在登記的首日,共700餘人次進行房源諮詢,26名符合條件的大學畢業生進行了登記;截至5月25日,共3840人次進行房源諮詢,購房登記人數呈不斷上漲趨勢。

對於首日“26人登記購房”的數據,不少大學畢業生購房者認為是本批次安居房的區位較偏、交通不便、產品戶型以及再交易的限制而導致的。

對於這樣的安居房,還有部分大學畢業生評論“寒了大學生的心”“交易封閉運行就是坑”“房子後期難交易,不如租房”.....

目的:不是讓大學生投機炒房

在大學生已經成為多個熱點城市搶奪的人才的時候,我們應該如何看待武漢上市的8折大學生安居房?

首先,我們並不贊同部分大學生的“買了就是坑”“武漢假打沒有誠意”的觀點。下面再來說說我們眼中的安居房。

毫無疑問,從這個安居房的性質來看,武漢政府正在踐行“房住不炒”的宗旨。對於大學生人才的照顧,旨在解決安居問題,而不是為其營造炒房、投機的空間。所以,千萬不要以炒房的眼光來看待8折的大學生安居房,這個政策沒毛病。

“落戶”≠“房票”,成都人才安居需求正在解決

近期,受到部分大學生埋怨的城市不僅限於武漢。剛剛升級了樓市限購的成都,同樣讓部分喪失房票的大學畢業生心生怨念。

在城市降低門檻吸引人才落戶時,大部分人就自動地將“落戶”與“房票”劃等號。當落戶之後,發現沒有了“房票”,這個城市就自動歸到了不友好的那一類。

實際上,從人才新政的初衷來看,是為了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來成都創業、就業。同樣,從人才的角度,落戶與買房是基於城市的發展潛力,而不是落戶基於買房。

基於買房,入戶附加一年社保的城市,除了成都之外,杭州算是從未放鬆過。“杭州戶籍可新購住房”“本科畢業生入戶杭州,需連續一年社保和居住登記”。所以,我們看到的應該是城市在遏制炒房的大前提下,對於人才的態度。

當然,每個城市都在為城市引進人才的住房需求考慮,成都也不例外。比如,持有區(市)縣政府高端人才證明或蓉城人才綠卡的各類人才,購房不受戶籍社保的限制;符合成都A、B、C、D四類目錄條件的人才,可申請人才公寓等保障性住房。租住人才公寓5年後可申請按入住時的市場價格購買,購房後5年內不得出售。

武漢8折大學生安居房面市,是真誠還是套路?

除了人才公寓之外,政府正在大力推進建設的租賃住房,以及被多次提及的共有產權住房等,也是立足於安居的需求。

所以生活在成都這座城市,我們可以感知到:基於絕大部分市民“住有所居”的需求,成都這座城市從沒想過要“套路”誰。基於城市的產業發展,成都這座城市從沒想過要把人才拒之門外。基於長期生活在這裡的幸福感,成都這座城市正在做出正確的決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