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市場未償債飆升至近20萬億美元!美元走強對其各行業形成考驗

新興市場未償債飆升至近20萬億美元!美元走強對其各行業形成考驗

惠譽發表報告稱,美元疲軟和商品價格上漲推動了2017年新興市場的強勁增長,但這些對新興市場的利好條件正在消失。隨著利率上調及各央行收緊貨幣政策,新興市場的發行人將面臨更具挑戰性的經濟環境和融資環境。

新興市場未償債券規模已從10年前的5萬億美元飆升至19.3萬億美元,其中中國未償債券佔比超過50%,為11萬億美元,遠高於2007年1.5萬億美元的規模。

惠譽信用市場研究部門主管Monica Insoll表示:“如果融資條件收緊的程度超過預期,新興市場將面臨償債壓力。”

國際債券在新興市場發債總規模中的佔比已從10年前的16%下滑至目前的12%。很多新興市場大國都已發展本幣債券市場以規避“原罪”(以外國硬貨幣發債,在發生對己不利的匯率波動時承受上升的償債成本)。但是,一些新興市場借款人仍易受到美國利率上漲、美元升值及資本流入放緩的影響。

Insoll稱:“外國投資者加大了對其本國債券的持有力度,以尋求信用收益和貨幣收益。如果投資者轉變對新興市場的風險偏好,則新興市場的發行人即使在其本國市場也將面臨再融資困難,而資本外流可能令匯率或外匯儲備受壓。”

自2015年12月美聯儲啟動加息週期後,美元意外疲軟,一直走低,但於今年4月底美國國債收益率突破3%後開始走強。一些國家(尤其是阿根廷、土耳其和巴西)的貨幣已經因美元走強而受到日益增大的壓力。

新興市場的信貸質量基本面情況較複雜。違約率較2016年的峰值有所好轉,主要行業的正面和負面評級展望保持均衡。但是,2014年至2017年間,因商品價格下滑、政治因素及其他特殊原因,新興市場主權國家中評級被下調者遠遠多於評級被上調者。

上述報告涵蓋了在債務規模和對投資者的總體吸引力方面排名前20的新興市場國家,評估了這些國家及其銀行和企業受貨幣政策收緊的影響程度。其中最易受影響的國家是烏克蘭、土耳其和阿根廷,其評級均為非投資級別;但惠譽也在分析報告中強調了評級較高的國家所面臨的風險。此外,阿聯酋、卡塔爾、秘魯和哈薩克斯依賴對外發行債券的程度較高。

報告評定中國為中等風險國家,更廣泛經濟領域的高負債及中型銀行的流動性狀況是該國面臨的主要挑戰。其他新興市場面臨的風險還包括特殊的政治風險——今年是新興市場國家大選密集的一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