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播|三臺縣尊勝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丘區平壩上的古寺廟


三臺縣尊勝寺位於涪江河畔的爭勝鄉境內,距離縣城20公里。中國古寺廟多修建在山腰或者山頂之上,而尊勝寺則修在平壩之地,這也是它的奇特之處。

位於涪江河畔的爭勝鄉盛產麥冬,圖為距離尊勝寺不遠處的麥冬種植基地。

尊勝寺由佛教禪宗仰山派傳人始建於南宋,尊勝寺現存明清古建築群佔地3605平方米,建築面積934.255平方米;由南至北,主體建築依次為伽藍殿、大雄寶殿、藏經樓及二十餘間廂房組成,圖為尊勝寺大門。

大門上方懸掛著清朝乾隆年間鐫刻的“梓水名山”木質匾牌。

伽藍殿,民間俗稱關聖殿,木結構單簷懸山頂,重建於清乾隆五年(1740)。面闊8柱7間,進深4柱3間,金檁底書“大清乾隆五年仲冬重修”等墨書題記以及“仰山祖師法派”等墨跡清晰可辨。伽藍殿金檁所記“仰山宗法派”40字的前20字,與《佛教手冊》所記“偽仰宗法派”20字略有出入,但後20字則不見記載,其所存資料異常珍貴。

明永樂十三年(1415)重建的大雄殿。大雄殿,木結構單簷歇山頂,面闊4柱3間,進深4柱3間,正脊安吻獸。中置寶頂。屋面覆灰筒瓦,曲線柔和秀麗,翼角高翹,凌空欲飛。兩山搏脊飾琉璃獸頭。簷口龍紋、蓮紋瓦當、滴水相間,簷下施斗拱32朵,梁枋多施彩繪。

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臨濟派傳人住持僧瑞巖增修,藏經樓木結構重簷歇山頂。面闊5柱,進深4柱,廊道寬3米,建築面積275.97平方米。在明間及梢間的檁、梁底皮,均存有大量墨書題記。尊勝寺所藏《大藏經》為“清康熙二十七年歲次戊辰七月中元日潼川王新命敬施”。藏經樓二樓明間,為存放《藏經》之處。千餘卷經書,分6櫃存放。上世紀50年代,大部經書移交四川省圖書館收藏,少量經書交縣文管所保管。


藏經樓前兩棵碩大的香樟樹,訴說著尊勝寺的滄海桑田。

民國十八年(1929)軍閥田頌堯為修建“潼保馬路”籌措工程款項,強徵尊勝寺“廟業”良田“六十餘畝”,僅“環廟七八畝脊土留作廟有”。

寺內明代碑文、雕樑撰文、三寶印等文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保護價值。特別是清康熙二十一年潼川知府吳樹臣撰《尊勝寺聖經閣證》,是極為珍貴的文獻資料。2013年3月,尊勝寺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