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黑馬驚悚片bug一大堆,北美票房為何能碾壓《頭號玩家》?

上個月,北美電影市場誕生了一匹黑馬。由約翰·卡拉辛斯基執導的驚悚片《寂靜之地》(A Quiet Place)創下今年開畫第二佳績,並以兩倍於後者的票房將斯皮爾伯格的《頭號玩家》擠下王座。

這部黑馬驚悚片bug一大堆,北美票房為何能碾壓《頭號玩家》?

目前,這部派拉蒙出品的低成本影片(預算約1700萬美元)在外網仍保持著相當不錯的口碑成績,IMDb上8萬餘用戶打出的8.0分頗有含金量,其他幾項關鍵指標也都上了優秀線。

這部黑馬驚悚片bug一大堆,北美票房為何能碾壓《頭號玩家》?

國內平臺豆瓣上,7.3分的P型豆瓣評分維持了導演約翰·卡拉辛斯基的一貫水平,不過也顯示了其在國內觀眾眼中的不完美。

這部黑馬驚悚片bug一大堆,北美票房為何能碾壓《頭號玩家》?

設定:動靜大點就gg

《寂靜之地》的故事發生在未來,地球各地遭受神秘怪物襲擊,這種怪物對聲音極為敏感,一旦捕捉到稍大的聲音,就會飛快攻擊音源。一對夫妻帶著三個孩子躲在偏遠的鄉村,想活命,他們就必須保持安靜……

這屬於典型的倚賴設定的電影,類似的可能是《異形》這些帶著科幻元素的驚悚片,通體散發著超自然力量的光芒。

它並不追求不斷用恐怖片慣用的jump scare把人嚇得魂飛魄散,而期望通過綿長的靜謐將觀眾釘在椅子上,再加以突然的嘈雜給予會心一擊。因此,個人更傾向於將它歸到“驚悚片”而不是“恐怖片”類目下。事實上這種電影好像有個細分類型,叫"edge of the seat thriller"——讓你坐不住的驚悚片。

這部黑馬驚悚片bug一大堆,北美票房為何能碾壓《頭號玩家》?

導演兼男主約翰·卡拉辛斯基

為了烘托這個“動靜大點就gg”("gg",good game的縮寫,網絡流行語,意為“死了,沒戲了”)的設定,《寂靜之地》極其注重氛圍營造與互動設置。這是部臺詞極少的影片,存在著相當多的安靜時刻,除了赤腳在鋪滿細沙的道路上行走產生的摩擦聲,用手語溝通時嘴巴下意識發出的氣聲等,觀眾幾乎聽不到任何聲響。所以為了儘可能捕捉這些細微聲響,觀眾也會自然地跟電影一起變安靜。

同時,又不同於默片,演員可以用誇張的表演表達情緒。《寂靜之地》的環境決定了它的基調是苦大仇深的,因此演員們基本只能靠眼神、表情、動作等的微妙變化來傳遞人物的心理。

全片最高光的時刻是女主艾米莉·布朗特生產的一幕。以往的影視作品對此類順產的描繪,多是女人震天動地的嘶吼與新生兒突然而至的啼哭。在本片中,艾米莉·布朗特和新生兒的聲音都不能被聽見,這無疑增添了許多戲劇性。而艾米莉·布朗特這段演出也堪稱教科書,縮在浴缸裡的她臉上寫滿痛苦,那緊皺的眉頭,汗涔涔的額角讓人想立刻給她一個奧斯卡影后提名。

這部黑馬驚悚片bug一大堆,北美票房為何能碾壓《頭號玩家》?

艾米莉·布朗特戲外也是約翰·卡拉辛斯基的妻子

雖說不是傳統恐怖片,但《寂靜之地》還是嚐遍了常用套路。比如踩到釘子的場景,恐怖片愛好者看了大概是“會心一笑.jpg”,畢竟《伊甸湖》《電鋸驚魂2》《死神來了5》等影片中都有腳踩尖銳物的橋段。女主在地下室水裡移動的平移運鏡,兒子在玉米田裡狂奔時的快速剪輯也都是經典玩法。

劇情:bug略多

縱觀豆瓣的差評,結合自己觀影過程中的一些思考,就能發現《寂靜之地》在劇情方面確實存在一些瑕疵。下面是按照時間順序整理的一些主要bug:

1. 小兒子的死。男主費好大勁把電池從玩具裡摳出來,結果分分鐘又被安了回去。當怪物來襲,小兒子的死似乎還是為了展示它們敏捷的特性,揭露它們對獵物的殘暴。

這部黑馬驚悚片bug一大堆,北美票房為何能碾壓《頭號玩家》?

2. 女主懷孕。也許是懷著對已故兒子的愧疚,也許是全球性災難期間計劃生育用品的匱乏,總之當看到怪物橫行地球400多天後女主開始大著肚子走路時,筆者心中飄過無數條“孩子出生的時候怎麼辦啊,肯定會哭啊”的彈幕。

3. 地下室漏水。從頭到尾都自帶“全片戰鬥力最強”光環的男主,居然關鍵時刻掉鏈子,嘩嘩的漏水聲都聽不到,害女主和新生兒差點被雙殺。

4. 女兒的聲音放大器。兩次嚇跑怪獸都沒能讓她get到怪獸的弱點,生死攸關時看一眼"weakness"這個單詞就想起來了,只能說男主那句“她是個聰明孩子”誇早了。

5. 脆皮怪獸。這大概是全片最大的bug了。可以被獵槍解決掉的怪物到底是怎麼在地球上橫行霸道400多天的?坐擁大量先進科技的人類又為什麼發現不了它害怕“炸麥”的弱點?

這部黑馬驚悚片bug一大堆,北美票房為何能碾壓《頭號玩家》?

其他bug,諸如“400多天了電力從何而來”等也是縈繞在部分觀眾心頭的疑惑。雖然有些bug強行解釋也能說得通,但這對於一部想要躋身優秀驚悚片行列的作品來說,這顯然不怎麼OK。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