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西固農村專業戶高學蘭

 40年前,改革開放初期,正當許多人原地觀望時,一名只有小學文化程度的農村婦女,冒著被“割資本主義尾巴”的危險,發展家庭養雞副業,成為全省乃至西北地區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並讓“農村專業戶”這個名字在爭議聲中響徹隴原大地。至今,仍然有很多老蘭州人依然記得那個“了不得”的農村婦女高學蘭。

蘭州西固農村專業戶高學蘭

“誤打誤撞”站上風口浪尖

“現在年紀大了,腿腳沒以前利索,去年買了電梯新房搬了過來。”高學蘭外表與普通老太太無異,衣著乾淨整潔,頭髮雖已花白,但一開口就能明顯感覺到她不是一個一般的七旬老人,聲音鏗鏘,笑聲爽朗,渾身散發出強大的氣場。

就是眼前這位老人,在上世紀80年代成為整個甘肅乃至西北地區的“先行者”。

“一不小心,我站到了改革開放的風口浪尖上。”回首往事,高學蘭笑著說,“最初也沒想過要發家致富,當時村上給每家每戶有上交雞蛋的任務,少交一斤雞蛋要扣3斤口糧,沒有口糧全家都填不飽肚子,所以我就想,既然沒有雞蛋可交,幹嗎不自己多養幾隻雞呢,既可完成交雞蛋的任務,還可以給村上作貢獻。”

高學蘭1977年育了20只小雞,可由於缺乏經驗,發生雞瘟,全部死亡。但她沒有灰心,請教了有養雞知識的農戶,買了怎樣養雞的書,開始學習養雞基本知識。

到了1978年,高學蘭在自家院子裡“偷偷”建起了雞舍,最初只養了三四十隻雞,在當時計劃經濟體制下,高學蘭率先發展家庭副業,成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1980年6月5日,省報發表了一篇名為《高學蘭養雞對不對》的文章,報道了只有小學文化程度的農村婦女高學蘭養雞的事。這篇文章一經刊發,便在社會上引發了軒然大波,引起了廣泛討論,讓當時36歲的農村婦女高學蘭一時成了風雲人物。

文章中提出了農民養雞到底是“姓社”還是“姓資”的問題,此稿刊發後,農民養雞對不對?養雞是不是搞資本主義復辟?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路能不能走?應該怎麼走?一場思想解放的大討論立即遍佈隴原大地。這場討論,在人們禁錮多年的思想深處無疑是一場革命,而高學蘭也因此一度成了備受爭議的人物。

“我那時也很困惑,不知道是應該放手繼續幹,還是就此打住,像大家一樣出勞力掙工分?”雖然心裡也犯嘀咕,但是她覺得自己做得沒有錯,“我又沒幹違法的事,憑自己的雙手給社會增加了豐富的產品,改善了家庭生活,也帶動了村上的村民,還給國家作出了貢獻。”

領導給吃了“定心丸”

關鍵時刻,時任甘肅省委書記的宋平專程來到高學蘭家實地察看雞舍,詢問高學蘭養雞中遇到的困難。高學蘭至今還清楚地記得宋平同志來她家時的情景:“一大早,區上有人通知讓她哪都別去,有領導要來。”

高學蘭一聽,心裡十分忐忑不安,擔心是不是這次真要割了她這個“資本主義的尾巴”?等到宋平一行人到來時,她一直往人後縮,宋平親切地把她拉到身邊坐下,說:“今天你是主角。”

高學蘭看到宋平如此和藹可親,便壯起膽子問:“宋書記,我做得對不對?”宋平肯定了她的做法,並親切地對她說:“大膽地幹,腳步可以邁得更大一點。”

“我得找個錄音機把你說的話錄下,如果有人找麻煩,我就找你呢。”高學蘭覺得有了書記的肯定,自己做的事情終於可以體現價值了。

1980年7月5日,宋平根據自己調查和思考的問題,親自撰寫了《農業現代化的一個新的探索———從高學蘭養雞談起》一文,並於7月9日以特約評論員的名義在省報發表。這篇文章從理論到實踐的結合上回答瞭如何看待農村專業戶這一新生事物,闡明瞭農村專業戶廣闊的發展前景和對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意義。

有了省委書記的支持和鼓勵,高學蘭吃下了定心丸,也使她成了名人。後來她繼續養雞,成了脫貧致富帶頭人。上世紀80年代初,高學蘭成了全國聞名的“三蘭”專業戶中的一個。

然而養雞並不是件容易的事。“那時候沒有什麼現代化養殖,養雞所有的工序都是自己親力親為,餵雞的原材料沒有粉碎機就只能自己動手砸,一天下來腰都快要累斷了。”在高學蘭的記憶裡,那時候一年365天幾乎沒有一天能休息。

改革春風吹遍隴原大地

特約評論員文章的發表,為大討論指明瞭方向,統一了人們的認識。大討論帶動了人們的思想解放,推動了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普遍開展,各種形式的個體戶、專業戶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一時間甘肅農村呈現出多年未見的勃勃生機。

“在高學蘭的帶動下,西固區養雞專業戶發展到600多戶,養雞6萬多隻,比去年增長了20倍。永登縣養羊30只以上的農戶已經發展到900多戶,養羊近3萬隻。再加上當時在二陰地區推廣的肉牛養殖、在紅古花莊推行的奶牛養殖、在乾旱地區的站羊養殖以及水川地區的生豬養殖,這些規模算起來,蘭州市的農業專業戶規模已經達到了相當大的數量。” 1980年10月的《蘭州市城郊如何改變農業內部結構搞畜牧業現代化》一文中,證實了她所帶來的積極變化。

1981年,中共中央31號文件首次肯定了專業戶的形式,並將甘肅的做法向全國作了推廣。中央文件中認為,農村專業戶“是農村發展中的新生事物”,主張“珍惜愛護,積極扶持”。

1982年的《蘭州市農業情況總結》指出:“全市養雞專業戶已發展到4185戶,養雞54.6萬隻,創歷史最高水平;奶牛年底存欄3700頭;永登縣玫瑰專業戶發展到2230戶,共栽植玫瑰40多萬叢,帶動了玫瑰生產的大發展……”成果是輝煌的,數字是喜人的,專業戶們也從中獲得了許多收益。

蘭州市農林局1982年12月22日的《關於開創農業新局面的意見》中記載:“全市已經形成了以養殖專業戶為主,花卉、蔬菜種植等專業戶為輔的專業戶隊伍,充分發揮了我市蔬菜瓜果、肉食生產和百合、玫瑰、菸葉等傳統產品的優勢,既供應了城市人民需要,又增加了社員收入。”

有關資料記載,時間來到1984年,這一年物資統購逐漸淡出,像高學蘭家這樣的養雞場產的鮮蛋開始向市場銷售,當年,西固區為市場提供鮮蛋71.5萬公斤,蘭州年人均消費鮮蛋由上世紀60年代後期的0.72公斤增加到4.9公斤。在高學蘭的帶動下,村裡有好多人開始養雞,有的人家裡困難,連小雞都沒錢買,高學蘭就無償提供,“政策對了頭,群眾的日子就有奔頭,生活就會慢慢好起來。”

如今的高學蘭老人早已告別了令她備受爭議,也帶來榮譽的專業養殖戶生涯,和老伴在家過起了賦閒的退休生活。“後來我也辦過廢油加工廠,開過汽配店,做那些的時候,基本上也算是周圍親戚朋友中的‘第一位’,總是當‘先頭兵’,取得過一些成績,也吃過不少虧。”即便如此,性格倔強的高學蘭老人直言自己並不後悔,改革本身就要在曲折探索中前進。

正如高學蘭所言,經過四十年的風雨洗禮,她所在西固的城中村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代化高樓拔地而起,綠化美化一應俱全,寬闊的馬路修繕一新,這裡已沒有了家庭式養雞場,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大型陶瓷製品交易市場,“年輕人在外打拼事業,老年人在家安享晚年。”

“改革開放轉眼已經40年了,我這一輩人已經摺騰不動了,現在都是我孫子孫女這些年輕人的時代,改革還要繼續下去,也是年輕一代的使命。”高學蘭老人希望,自己可以在改革開放50年時看到更多的改革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