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101》和《偶像練習生》究竟為什麼紅?這篇文章給你解答

《創造101》和《偶像練習生》究竟為什麼紅?這篇文章給你解答

今年,以《偶像練習生》和《創造101》為代表的練習生養成節目,不僅把粉絲文化推向新的高潮,更成為現實生活中年輕人的熱議話題。

節目走紅背後,有著怎樣的商業邏輯?今天,梅丸君和你分享對練習生養成節目的一些思考。

1.《偶像》和《101》走紅,究竟靠的是什麼?

年初,《偶像練習生》是伴隨著抄襲、“娘”等一系列標籤小有熱度的。它真正引起輿論主動關注,是來自他總決賽直播當晚,刷屏式的投票參與和話題討論行為。

這是自2007年選秀節目取消短信投票以來,最大規模的場外投票的場景行為。它向娛樂圈釋放出非常明晰的訊號:練習生在中國已經有了生存土壤。

《創造101》和《偶像練習生》究竟為什麼紅?這篇文章給你解答

“練習生”和之前的本土選秀最大的區別,就是它並不誕生於未經訓練的素人,而是經過專業公司一定訓練的“半成品”

這就好像是一個工廠,以前只賣“白豆腐”,現在賣加了調料的“麻辣”、“酸辣”、“清淡”等多種口味,最後再公開貼好商標,賣向市場。

而養成節目,就是最後貼商標的這一步,也是把“練習生”推向市場的最關鍵、最儀式化的關卡。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成為偶像(idol)的標誌是“唱跳俱佳”。偶像的人設,應當同時具備唱、跳(乃至“演”)等多個要素。所以,只有經過多年培訓的TFboys,算得上這個定義下的偶像(idol)。而來自本土選秀出身的華晨宇,只能稱為歌手(Artist),因為他並不具備唱跳特質,更不是以人設取勝。

這種邏輯顯然受到日韓練習生的影響。從AKB48到SNH48的路徑證明,本土練習生的“創造成本”和追星成本,都遠低於“跨國追星”。中國也的確有一定量級的飯圈,並且能夠“養活”一定數量的偶像團體。

在《偶像練習生》出道的組合最後定名為Nine Percent,他們來自不同的經紀公司,但根據合約需要在這個團隊廠牌名義下繼續工作18個月。毫無疑問,他們中極有可能有人走上“EXO中國四子”式發展道路。

《創造101》和《偶像練習生》究竟為什麼紅?這篇文章給你解答

在這條練習生產業鏈上,正在火熱開發的,正是推出偶像團體這一步。

來自韓國《Produce 101》的原版模式《創造101》,很快跟上了這個東風。它給錯過上一波熱潮的路人們重新開始的機會,讓不少人立志也要成為“pick過小姐姐的人”。

所以,中國飯圈市場的崛起,就是養成類節目走紅的主要原因。

2.練習生養成類節目,養成的是什麼?

《創造101》和《偶像練習生》究竟為什麼紅?這篇文章給你解答

不過,和強化淘汰的早期選秀不同的是,節目並不急於在每一期都做“淘汰”渲染。例如《創造101》,已經連續兩期只強化真人秀部分:

這一週,“高光時刻”聚焦在黃子韜對塑料姐妹情的突然發火;還有唱跳女團“調戲”王一博的“盤絲洞戲碼”。上一期,則是哭哭啼啼的淘汰名次宣佈和人性考驗“選擇題”。

《創造101》和《偶像練習生》究竟為什麼紅?這篇文章給你解答

​網友觀察的是什麼?

表象上,看的是pick誰、不喜歡誰的全民圍觀,還有流量偶像持續製造的話題人設是否接受,以及對賽制運作的是否得當的討論。

於是,每一個“養成人”才是真正的大爺。什麼蒙太奇、節奏等專業剪輯原理,這時候都通通讓位於用戶需求,每一個角色都有ta的市場,剪輯也必須要雨露均霑。

這樣的節目,每一期都長達2-3小時。養成類網絡綜藝,正在解構長期以來電視臺建立的“大片級”綜藝創作思路,而且還是行之有效的。

3.實際上,今天爆紅的練習生養成綜藝,曾經給過電視臺機會……

2015年底,浙江衛視先後做了男團節目《燃燒吧少年》,和一檔女團《蜜蜂少女隊》,這兩檔節目在今天看來,操作方式也是非常超前的,遺憾的是成團效果並不佳。

《創造101》和《偶像練習生》究竟為什麼紅?這篇文章給你解答

業界當時很重視那兩個節目,因為它一度被認為是中國電視綜藝“練習生”類節目的萌芽。但很少預料到,那也是偶像選秀在電視平臺上綻放的最後一束煙花。

《燃燒吧少年》節目製作邏輯,是兩隊PK,勝者出道,敗者雪藏。而電視節目禁止場外投票的諸多限制,以及本身就會流失用戶的矛盾賽制,讓這個節目結束之後沉寂了好長一段時間。

之後人們才發現,成軍的團體,並不是比賽的結果。除了個人意願之外,真正影響他們是否出道,還是靠的網絡人氣。

從電視到互聯網,再從互聯網到電視,敏銳的節目製作人很快發現,電視造星的轉化成本越來越高。與其如此,不如直接從互聯網點對點再造星。

《創造101》和《偶像練習生》究竟為什麼紅?這篇文章給你解答

於是從那以後,偶像選拔類節目全面撤離電視平臺。製作《燃燒吧少年》的龍丹妮,帶領她的團隊和騰訊深度合作,一檔號稱具備互聯網基因的選秀節目《明日之子》,在騰訊視頻應運而生。

4.今天,視頻網站平臺集製作、運營、推廣於一體,成為娛樂產業新的引擎

《創造101》和《偶像練習生》究竟為什麼紅?這篇文章給你解答

這首先帶來的問題,就是製作產能跟不上。已經播出的《創造101》中,就有一期聲音畫面不同步,最新播出的一期裡,很多練習生的出鏡採訪,都沒有來得及做字幕。

雖然持續伴隨著對賽制的質疑,製作能力的質疑,兩家視頻網站似乎依然要硬著頭皮做下去。

因為做節目只是一件事,它們的野心不僅於此。還要打通了視頻網站的會員消費與偶像養成的邏輯關係,更試圖收割練習生長遠運作的產業鏈。

《偶像練習生》成軍之前才定了團隊名字和運作方式(包括團綜),這屬於“先上車,後補票”。

《創造101》先想好了買多久車票的問題,目前的打算是,將最終成團的101組合,簽約企鵝影視,並交由龍丹妮的哇唧哇唧團隊運作。這個團隊正是打造過李宇春、華晨宇、毛不易的團隊,目前經營著《燃燒吧少年》出道,卻並不紅火的X玖少年團。

5.新人跟不上,總得有人來扛大旗

很多業內人士表示,近幾年,需要做新節目、推新劇的時候,流量請不起,新人跟不上。

在“EXO中國四子”和TFBoys之後,中國很久都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新偶像了。但練習生培訓機構和廠牌,一直都在進行類似的產業開發。

《創造101》和《偶像練習生》究竟為什麼紅?這篇文章給你解答

回顧選秀節目的發展歷程,從草根選秀到練習生選秀,偶像選拔類節目始終在更新著它的形態,用不同形式出現在我們面前。

《創造101》和《偶像練習生》究竟為什麼紅?這篇文章給你解答

只要娛樂市場存在,那麼就永遠都需要這樣的一批一批的年輕人,不斷回答著“誰來賺錢、誰能賺更多的錢”的歷史命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