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銷洞察:拼多多引發電商惡戰,淘寶低價會煥發社交第二春嗎?

在電商線上流量越來越貴的情況下,通過利益相關的分銷或拼團等工具利用社交關係鏈進行傳播是一種低成本獲取大量用戶的新營銷思路。

拼多多的社交電商崛起,引發了電商大佬們在2018開始新一輪的廝殺。

營銷洞察:拼多多引發電商惡戰,淘寶低價會煥發社交第二春嗎?

生於微商,成長於平臺的拼多多

按照拼多多的官方說法:

“讓購物這一行為不再孤單,單調。和親朋好友一起拼團,讓用戶既獲得了實惠,又體驗到了“如線下逛街般”的溫度和樂趣。這讓拼多多在短短一年時間裡便收穫了超過一億的用戶。”

成功地將移動社交流量變現為電商紅利,中國大部分的微商與能做到,為什麼只有拼多多能勝出呢?

拼多多與微商的區別在於:

微商本身是分佈在全國各區域的散戶,採用的是零成本營銷以及高定價的微商供貨商之銷售策略,短時間看,肯定微商套現更容易,但是卻成為傳銷式定價策略的死敵。

而拼多多提供的社交電商模式,恰恰能夠包攬微商的銷售渠道。經銷商從微商那拿了貨,可能有百分之五十一以上的利潤,到拼多多平臺上,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潤就走貨,因為不是瞄準自己的朋友圈,而是瞄準拼多多提供的社交電商平臺。長時間看,必然吸引微商的經銷商把社交電商平臺作為銷售平臺的首選。

在低價這一塊上,淘寶聚划算也能做到,為什麼拼多多能勝出呢?

營銷洞察:拼多多引發電商惡戰,淘寶低價會煥發社交第二春嗎?

拼多多與淘寶的區別的於:

在特賣電商運營領域,類目運營,品牌運營,貨品運營是完全不同的三個顆粒度。

拼多多拼多多可以說是早期的淘寶聚划算,唯一的區別在於淘寶的體量太大,大部分時間是在品牌節日促銷上,對於日常的特賣電商並不重視。

拼多多采取了更為小顆粒度的貨品運營思路,遵循了選品高頻、剛需、低價的三原則,通過分銷與拼單模式,在購物行為中融入遊戲的趣味,讓原本單向、單調的“買買買”進化為朋友圈裡有互動、有樂趣的“拼拼拼”,令用戶享受全新的共享式購物體驗。

正因為如此,面對拼多多與微商包圍下的迅速起勢,阿里已在公關、搶奪用戶等方面做出不少反擊,推出了淘寶低價版的同時,推出淘寶親情賬號業務、春晚廣告等等。

馬雲提出了”理想品質生活“,本來說好了要“消費升級”,可現在又“消費降級”,從城市又打回了農村根據地,為什麼會出現返祖的現象呢?

營銷洞察:拼多多引發電商惡戰,淘寶低價會煥發社交第二春嗎?

我想真正的原因在於:中國的市場是複雜的,廣闊的與分散的,並沒有絕對的壟斷。

在一線市場飽和情況下,抓住廣大農村市場才是關鍵。而廣大農村的信息是不對稱的,並不知道品牌與產品好壞,圖的只是便宜。而315晚會上曝光大量的山寨售假食品,人們之所以買,是因為價格比正規產品的便宜。

營銷洞察:拼多多引發電商惡戰,淘寶低價會煥發社交第二春嗎?

用戶通過用戶分享鏈接或二維碼,規定特定人數成團購買,價格也更加優惠。因此,很多商家把眼光放在了低價商品和極度下沉的人群。

從這一點來講,劣幣逐良幣,淘寶自己的假貨本來就橫行,現在又來一個淘寶低價,讓假貨再次橫行,左手博弈右手,玩的是零和遊戲,結局如何還得看下回揭曉了! 

相關個人觀點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