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些美食中國人百吃不厭,外國人卻寧死不吃?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當你看到法國人對長滿黴菌的藍紋芝士,無比痴迷的時候,你的內心OS是否是“WHAT?”。其實,外國人對許多中國飲食也是有看法的。

為什麼這些美食中國人百吃不厭,外國人卻寧死不吃?

【腐乳】

外國友人在看到後的第一眼,表示疑惑!小小的乳白色方塊狀,包裹一層紅通通的辣椒油外衣,而且還是軟軟的,根本猜不出這是由什麼食材做的。拜託,當然是由我大天朝有名的豆腐做的啊~

為什麼這些美食中國人百吃不厭,外國人卻寧死不吃?

利用可使用菌的菌化作用,發酵而成。發酵好的腐乳塊,入口軟糯,滋味鮮美奇香。要製作一塊上好的豆腐乳,離不開優質原料和足時發酵。

為什麼這些美食中國人百吃不厭,外國人卻寧死不吃?

【皮蛋】

外國友人評價皮蛋只用了一句話“像惡魔一樣的蛋”,如此極端的形容,在我們看來,真的打從心眼裡覺得“有那麼誇張嗎?”,他們眼中的惡魔蛋,其實就是表面有類似霜花的松花蛋。

為什麼這些美食中國人百吃不厭,外國人卻寧死不吃?

皮蛋的製作就是一場讓蛋白質變質的過程。讓蛋白質分解成氨基酸,帶來口感與風味上的改變。蛋黃吃起來比普通雞蛋的蛋黃鮮得多,營養豐富,味道鮮美。

為什麼這些美食中國人百吃不厭,外國人卻寧死不吃?

松花蛋上的花紋,明明看起來就是如此的小巧精美,儘管直接食用皮蛋會有一些澀口,但是和油醋汁同食,再輔以蒜末與辣椒油,是一道開胃的佐餐小點。

【臭豆腐】

豆腐,這種中國獨有的食材,一度令外國友人很好奇。當豆腐經過發酵後,令人望而生畏的臭味是最大特徵,也嚇退了很多人,包括許多國人也不敢嘗試。

為什麼這些美食中國人百吃不厭,外國人卻寧死不吃?

如果要深究臭豆腐,其實它是作為極具特色的古老漢族傳統小吃,流傳多年。其中,以紹興的臭豆腐聞名,傳說在明清時期,被皇宮御賜為“貢品”。其製作工藝別於其他任何製作方法,全部純手工製作一直流傳至今,成為非遺傳承產物,被吃過的人念念不忘。

為什麼這些美食中國人百吃不厭,外國人卻寧死不吃?

【龜苓膏】

黑色的Q彈外形,給外國友人留下了不好的初印象,入口微苦,濃郁的中藥味讓他們大呼受不了。

為什麼這些美食中國人百吃不厭,外國人卻寧死不吃?

龜苓膏其實是一味可用作日常使用的中藥,具有清熱排毒的功效,但是再好的東西也不能吃多,龜苓膏的食用也要適度。

為什麼這些美食中國人百吃不厭,外國人卻寧死不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