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奸雄曹操愛江山追美人,還霸佔了當時的書法圈!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

每個人都在絞盡腦汁,想以最快的速度實現自己人生的小目標——一個億!不,是出人頭地。

一代奸雄曹操爱江山追美人,还霸占了当时的书法圈!

許劭像

汝南郡人許劭腦子靈光,一捻八字鬍,計上心頭,在朋友圈開了個公號,名曰“月旦評”。

或褒或貶,他專門靠品評當時人物來吸引眼球。雖然每月初一才更新一次,慢得像頭牛,居然吸粉無數,盛極一時。無論是誰,一經品題,便身價百倍。這還了得,比得蘭亭獎還牛啊!於是,天下士子趨之若鶩,不惜重金只求一評。

一代奸雄曹操爱江山追美人,还霸占了当时的书法圈!

曹操像

就連曹大丞相也坐不住了,對了,曹操那時還沒當上丞相呢,只是個尚未出道的曹阿瞞。他叫輛專車拉著厚禮就去找許劭。

可是,因為曹操的父親曹嵩是宦官曹騰的養子,門第不光彩,許劭根本不待見他,總是假裝信號不在服務區,曹操怎麼呼叫,對方就是無應答。曹操哪兒受得了這氣,拿出了黑道殺手鐧:揚言不評就“封號”。

“飛鷹走狗,遊蕩無度”的官二代真把許劭震住了,他無奈地評道:“你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曹操一聽大喜,這才揚長而去。

一代奸雄曹操爱江山追美人,还霸占了当时的书法圈!

這真是千古一評啊!曹操一生都在用文治武功踐行這句名言。後來他以“相王之尊”挾天子以令諸侯,成為整個北方真正的統治者。

曹操當然愛他一手打下的江山,但江山雖近在咫尺,他卻只能做個漢臣,委屈地包裹住蠢蠢欲動的帝王之心,最後讓兒子曹丕替他去實現做皇帝的夢想。

愛江山卻得不到,鬱悶的曹操開始尋找另一個發洩的出口——美色。曹操一共有25個兒子,生有子嗣的后妃達14人之多,沒生育的還有不少呢。身為魏王,他的妻妾除王后之外,下面還有夫人、昭儀、婕妤、容華、美人。曹操有一大癖好,就是喜歡去收羅別人的美貌人妻納為己有。

一代奸雄曹操爱江山追美人,还霸占了当时的书法圈!

如此好色,曾讓他付出巨大代價。

曹操看上了張繡叔父張濟之妻,結果激起了張繡叛變。這一戰,長子曹昂被殺,猛將典韋為護主也以身殉職。為一個別人的老婆,丟了大兒子的命,還損失了一位五虎上將,這代價還小嗎?

還有更大的。有人大膽推測,赤壁之戰也是曹操為美色而發。東吳的絕色大喬、小喬,早讓曹操垂涎不已,於是揮師百萬,欲奪得雙嬌還。不想“東風不與曹公便,銅雀無法鎖二喬”。百萬大軍敗得一塌糊塗。

一代奸雄曹操爱江山追美人,还霸占了当时的书法圈!

除了愛江山,愛美人,曹操還愛寫詩。

“釃酒臨江,橫朔賦詩”。曹操父子的“三曹”組合,一點不比宋朝蘇軾的“三蘇”組合差多少,作為領軍者在文學史上,“三曹”開創了建安文學的新時代。

東晉大將軍王敦,也就是書聖王羲之的叔父,一喝多酒就喜歡吟詠曹操的詩句“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一邊吟誦一邊用如意敲唾壺打拍子,壺口都敲缺了。

後來王敦果然舉兵謀反。不是酒勁大,這分明是曹操的詩勁太大呀。

一代奸雄曹操爱江山追美人,还霸占了当时的书法圈!

相傳曹操的唯一手筆

曹操還有一大愛好,絲毫不比他愛江山、愛美人和愛詩歌遜色,甚至更加瘋狂。這就是書法!你沒想到吧?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三月,曹操平定隴右後,又取漢中,得勝北還。春風得意的曹操走到褒斜道的南口——褒谷口時,看見石門外的褒河幽谷深潭中,水流擊石,猶如白雪翻滾。曹操頓時豪情激盪,在一塊大石頭上揮毫寫下了“袞雪”二字。當時隨從的人員問曹操,“滾”字為什麼少了三點水?曹操笑著回答說:“潭中之水何其多,哪裡還須三點水”。然後仰天長嘯。

後來有人分析,這“袞”字有龍袍之意,曹操故意寫錯字,是難掩帝王之心啊。

不知什麼朝代有人手欠,在後面竟加了“魏王”二字,以示驗明正身,但這“袞雪”二字是否真的出自曹操之手,只有天知道了。從字體上看,隸書倒是符合那個時代;但從書法上論,這兩個字實在乏善可陳,看不出什麼門道來。

一代奸雄曹操爱江山追美人,还霸占了当时的书法圈!

1970年因修建“褒河水庫”,“袞雪”與“石門頌”、“石門銘”等漢魏時期重要的摩崖石刻,作為全國重點保護文物已遷移到漢中市博物館收藏。傳曹操所書的“袞雪”被列為褒谷摩崖石刻十三品之第一品。

如果曹操真寫過這兩個字,真跡應該更加精彩,因為在歷史上,曹操可是一代書法大家呢。這不是我說的,有專家為證:

南朝的書法評論家梁瘐肩在其《書品》中,把古代名人的書法作品分為:上、中、下三品,每品又分作上、中、下,共九品;他把曹操的書法作品列入中中之品。

唐代書法家兼評論家張懷瓘,按歷代書法家的藝術成就,把它們劃分為神、妙、能三類:傑立特出者為神,運用精美者為妙,離俗不謬者為能;他在書法評論專著《書斷》中稱曹操的書法作品為妙品。

中中品、妙品,這評價不低吧?!不是南征北戰,就是穩定複雜動亂的政局,曹操習練書法的機會是極少的,但能在書法史上留下如此高的地位,曹操也是蠻拼的。有一個小故事,就知道他對書法多麼痴迷了。

在許都,曹操聚天下書法英才於帳下,比如師宜官、梁鵠、鍾繇、邯鄲淳、韋誕等,個個都是一頂一的絕世高手,但據說曹操獨愛梁鵠書,宮中的題署多出自梁鵠之手。他常將梁鵠書跡懸於帳中,或掛於壁間觀賞,有時看上了癮,竟然忘了睡覺,直看到眼花為止。這得多大的癮啊!曹操看美人一定不會忘了睡覺,看到眼花為止。哈哈。

看來江山愛而不得,美人常換常新,詩歌慷慨怡情的曹操,對書法才是真愛呀。只可惜令“太祖忘寢,觀之喪目”的梁鵠書法長啥樣,我輩是沒這眼福了,因為他的書法沒有流傳下來。

一代奸雄曹操爱江山追美人,还霸占了当时的书法圈!

但鍾繇的書法通過翻刻及摹本,還是讓我們依稀感受到了楷書鼻祖的魏晉風采。唐朝孫過庭說,中國好書法只認鍾張二王。梁鵠是誰他壓根不知道。

按唐代張彥遠的說法:鍾繇傳之衛夫人,衛夫人傳之王羲之。這論輩分,王羲之才算是鍾繇的徒孫,而曹操和鍾繇可是低頭不見抬頭就見了,更何況曹操還是鍾繇的老闆呢。

能和鍾繇同一時代,真是幸福死了!曹操只比鍾繇大4歲,他也不可能只喜歡一個梁鵠,而把其他人視為空氣,有記載說他經常與鍾繇、邯鄲淳、韋誕等人討論筆法。尤其鍾繇,屢立功勳,深得曹操祖孫三代的信任。在書法上,曹操與鍾繇這位書法史上最頂尖的大師同行,眼界和筆法自然非常人可及。

一代奸雄曹操爱江山追美人,还霸占了当时的书法圈!

還有一位大宗師,也曾是曹操的至交。就是這位面目稍顯猙獰的蔡邕。

曹操小蔡邕22歲,蔡邕入朝為官,“拜郎中,校書東觀”時,曹操正好20歲,被“舉孝廉為郎”,二人從此開始交往。

曹丕曾說:“家公與蔡伯喈有管鮑之好。”可見,二人關係非同尋常。

傳說蔡邕著有一本《筆法訣》,後來傳到韋誕之手,鍾繇十分想買,可人家連借都不借,氣得鍾繇頓足捶胸口吐鮮血,眼看著要over了,還是曹操及時以幾粒靈丹妙藥救過來。後來韋誕死了,鍾繇忙命家人盜墓偷出《筆法訣》,這才筆法大進。

這個故事後人考證有點扯淡,說韋誕明明死得比鍾繇還晚呢,盜誰的墓?

不過,這個故事倒給蔡邕做了個活廣告。

一代奸雄曹操爱江山追美人,还霸占了当时的书法圈!

熹平石經殘碑

蔡邕書法高妙確實是真的。

《後漢書》記載:熹平四年,蔡邕奏求正定六經文字。靈帝許之,邕乃自書丹於碑,使工鐫刻立於太學門外。於是後儒晚學,鹹取正焉。及碑始立, 其觀視及摹寫者,車乘日千餘兩,填塞街陌。

公元183年,也就是《熹平石經》竣工典禮這年,曹操已經28歲。太學門外觀者雲集中,盛況空前,都成紅色飽和路段了。曹操如此喜愛書法,這其中能沒有他的一輛馬車嗎?蔡邕一手標準的東漢隸書,一定深深地印在了曹操的心裡。

可憐蔡邕在董卓被殺後,也因受其重用而株連,最終命喪王允之手。

一代奸雄曹操爱江山追美人,还霸占了当时的书法圈!

蔡邕有個女兒叫蔡文姬,在兵荒馬亂中被匈奴兵掠走,見她年青美貌,就把她獻給了匈奴的左賢王,這一去就是12年。後來被曹操重金贖回。

曹操為什麼這麼做?有人說是對故友蔡邕的交待,也有人說曹操與蔡文姬有戀情。蔡文姬是當時出了名的才名,文學、音樂、書法無不精通。若真有戀情,曹操又何必非等12年後呢?將其贖回後,蔡文姬又嫁他人,並沒有入曹門。蔡文姬在當時,是首屈一指的女書法家。可見曹操與蔡文姬在藝術上的知音是否更多一些呢?

據唐代張彥遠《法書要錄 筆法傳授人名》說:“蔡邕受於神人,而傳與崔瑗及女文姬,文姬傳之鐘繇,鍾繇傳之衛夫人,衛夫人傳之王羲之,王羲之傳之王獻之。”

如此說來,蔡文姬還是鍾繇的老師呢。如果此說成立,那麼我大膽地推測一下:瘋狂喜愛書法的曹操,不惜千辛萬苦把蔡文姬從匈奴那裡接回來,不是為了美色,而是為了交流書法!哈哈,這劇情是不是立馬高大上了呢?

蔡邕家藏4000多珍貴典籍,可惜均流失在戰火之中,曹操對此一直耿耿於懷,蔡文姬說別擔心,我都背下來了,天生記性過人的她竟為曹操默寫了400餘篇文章。

一起交流書法,又讓一些絕版古書失而復得,曹操贖回蔡文姬算是賺大了。

一代奸雄曹操爱江山追美人,还霸占了当时的书法圈!

舞臺上一直把曹操扮成如此奸相,可誰知歷史上真實的曹操又是如何可愛呢?他可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文能安幫,武能定國。好美色也是那個時候成功男人的標配,何況他生在大師雲集的時代,又能對書法如此痴迷,讓我輩書法愛好者敬佩之心不禁油然而生。

還是易中天說得好:曹操,是個可愛的奸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