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曾經說過:出名要趁早啊 然而有這麼一群人卻並不這麼認為

在每一個時代,每一個領域,都會有一批少年得志的人,也有一些歷經滄桑,才嶄露頭角的人。每個人最終能夠抵達怎樣的高度,與年齡或許並沒有多大關係。

今天我們就看一看那些我們所熟知的人,他們,又是怎樣成功的。

我相信,讀完這些故事,你一定會有所收穫。

張愛玲曾經說過:出名要趁早啊 然而有這麼一群人卻並不這麼認為

張愛玲曾經說過:出名要趁早啊 然而有這麼一群人卻並不這麼認為

去張家吃茶時,周瘦鵑對張愛玲說:“《第二爐香》我打算分期刊發,一次捨不得發完”。張愛玲不幹,於是周瘦鵑還是發了,這本書,在上海連飛三個月。飛的張愛玲名聲鶴立,隨後,張愛玲寫下了《傾城之戀》和《金鎖記》。前者話劇,在上海連演80場,盛況空前,而後者被傅雷評為“中國文壇最美的收穫”。

張愛玲由此名勝一時,小說集《傳奇》四天售罄,引得整個文壇都都眼紅。對此,張愛玲也是非常得意,於是在《傳奇》再版的序言中,她發自肺腑的寫下了那個著名的、影響力非常的句子:“出名要趁早啊!”。這一年,她24歲。

1995年,張愛玲孤寂離世,也許再多活幾年,她就會看到自己這句話的影響到底有多深遠。

張愛玲曾經說過:出名要趁早啊 然而有這麼一群人卻並不這麼認為

張愛玲

1998年,見中國作家反思應試作文的枯燥與教條,加上《萌芽》銷量下滑,主編趙長天一拍腦門:“不如我們舉辦一個作文大賽?”隨後,清華、北大、復旦等各大高校紛紛入夥,新概念作文大賽應時而生。

張愛玲曾經說過:出名要趁早啊 然而有這麼一群人卻並不這麼認為

韓寒

好在《萌芽》愛惜人才,特許韓寒補考。韓寒走進考場後,主考官將一塊牛皮紙放入盛滿水的杯中,令其以此為題。16歲的韓寒寫下了《杯中窺人》,技驚四座,一時也傳為了文壇佳話。

看到16歲的鬱秀寫出《花季雨季》博得名聲,韓寒也躍躍欲試,一年後《三重門》出版,17歲的韓寒,終於名動天下,贏得一時風雲。傳聞版稅高達百萬。

張愛玲曾經說過:出名要趁早啊 然而有這麼一群人卻並不這麼認為

張愛玲曾經說過:出名要趁早啊 然而有這麼一群人卻並不這麼認為

金宇澄

張愛玲曾經說過:出名要趁早啊 然而有這麼一群人卻並不這麼認為

作品繁花

這時候,金宇澄已經到了花甲了,比起韓寒的年少出名,金宇澄可謂熬盡了漫長的黑夜。

1997年4月26日,八寶山一號廳外,300多人前來弔唁一位無名的作家,300多人裡有歷史學家,哲學家,經濟學家,社會學家,就是沒有小書家。

這位作家,就是王小波。一個四十歲才決定做自由撰稿人,結果逝於四十六歲的男人。

張愛玲曾經說過:出名要趁早啊 然而有這麼一群人卻並不這麼認為

王小波

第一次讀王小波的《黃金時代》的時候,馮唐正在上廁所,當時的他,還不算是作家,讀完之後,瞬間淪陷,馮唐當時不會想到,多年以後,為了教育一下韓寒的粉絲,自己會在《大線一文中,提到著名的“文學金線”,並特意將王小波的文字放到文末,他試圖告訴孩子們:這樣的作品,才是好文學。

可見有些事情,不單單以起點論成敗。

提起金線論,就不得不說馮唐遭受韓寒粉絲的圍攻,還被嘲諷的安上了一個綽號:馮金線。

張愛玲曾經說過:出名要趁早啊 然而有這麼一群人卻並不這麼認為

馮唐

一向瀟灑的他,也心生鬱悶,找高曉松給自己解悶,常被人噴的高曉松,心裡美滋滋,心想:“你長的濃眉大眼的,也會招人恨噶”

說起高曉松,不知道該如何評論,只能說很能招人厭,年僅二十六歲的高曉松在萬人體育館開了音樂會。從此,日漸膨脹的高曉松就走上了不受人民待見的不歸路。當年李靜去採訪他時,他說自己寫的歌就是為了泡妞。龍丹妮和汪涵給他錄像的時候,他穿個睡衣躺在沙發上。後來他自己都說:“回想起來,那時的樣子我都想找一個地縫鑽進去,那是我眼睛根本不看人,特招人厭”。

張愛玲曾經說過:出名要趁早啊 然而有這麼一群人卻並不這麼認為

高曉松

當時高曉松看不上的人有很多,其中有一個人叫盧庚戌的,此人以狀員身份考入了清華,從此沉迷音樂,無法自拔,每天不是讀詩,就是看《圍城》《活著》。畢業後也不去上班,就在清華旁邊租個房子,苦練琴技,歌喉。直到二十七歲,盧庚戌還去找聲樂老師,老師一聽他的嗓子就說:“死了這條心吧,你根本不適合當歌手”。盧庚戌問老師:“那我寫的歌怎麼樣”,老師說:“還行,你可以去當一個製作人”,可是盧庚戌堅決要當歌手,老師也拿他沒轍,臨走前,老師說:“就你這倔脾氣,估計考上清華都是有原因的”。因為這句話,盧庚戌決定撐下去。回去後她四處求教,並研究出了一種蛙聲唱法。每當她一開口,全村的狗都跟著汪汪亂叫,高曉松每回見他,都要將他打擊的體無完膚。1998年,校園民謠漸漸沒落,大家都覺得校園風快沒戲了,在佈滿黑暗的屋子裡,盧庚戌依然堅持理想,反覆修改著一首首歌曲。

張愛玲曾經說過:出名要趁早啊 然而有這麼一群人卻並不這麼認為

其中一首歌叫做《收藏青春》,當時盧庚戌找到了一個發片的機會,他覺得自己的聲音不夠柔情,於是找到了廣電總局上班的李建,兩人組了一個樂隊,取名水木年華,一天夜裡,盧庚戌忽然夢見了當年的女友,,醒來淚流滿面,於是在《收藏青春》里加了兩句歌詞:“因為夢見你離開,我從哭泣中醒來”。

發片前,他將歌名改成了《一生有你》....

好了,今天就到這裡,下一篇我們繼續去看那些社會大佬的成功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