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婚姻,女人該有的大格局!

我曾經對一些白頭偕老的婚姻做過研究,不論是歷史上的,還是現實中的,我做了如下的總結:

1、一方對另一方的長期忍耐。

先說一個案例。我外婆家的鄰居是一對看上去非常恩愛的老夫妻,每天老太太都推著老頭出門遛彎,他們成為了周圍人特別羨慕的神仙伴侶。

有一次我外婆跟這個老太太聊天,恰巧被我聽見了,老太太說:“你們不知道我這輩子過得有多憋屈,這個死老頭年輕的時候對我一點都不好,還經常在外面搞女人,我一直為了孩子忍著,後來就習慣了,現在想想真是後悔,但是已經來不及了,都快入土的人了,就這樣吧,還能怎麼著。”

當然,我還看過很多不平等的夫妻,一方常年壓迫,另一方忍辱負重,竟然一直沒有解體,其中原因很多,總之這也許就是佛家說的,上輩子欠了他的。

2、共同的利益關係難分難捨。

還是先說一個案例,之前我認識一個非常有錢的老闆,他鬱悶找我傾訴,說自己的老婆如何如何不好,如何如何配不上自己,他恨不得再也不要見到她。

我很疑惑,就問:“那你們為什麼不離婚?她不同意離?”

他說:“不,她同意離,是我不同意。”

我更加疑惑:“為什麼?”

男人嘆了口氣說:“因為離婚她要分我一半的家產啊,你知道這是多麼大一筆錢嗎?我會元氣大傷的。”

我默默無語,原來是這樣。

當然,這兩個人還沒走到最終,還現在說明不了什麼,但是歷史上這類型的婚姻非常多。

比如劉邦一直不待見皇后呂雉,一直想找機會廢了她和太子,立自己的寵妃戚夫人和她的兒子,但是呂雉一直跟朝中的權貴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大權在握,廢了她就會動搖國本,劉邦只能心有餘而力不足。

再比如噹噹網的創始人李國慶和他的夫人俞渝,兩人曾經一起創業打拼,才有了今日的地位。

在一次採訪中,俞渝坦言兩人其實因為觀念的差別,經常發生爭吵,而且互不相讓,好幾次都差點離了婚。

有一次俞渝問她的兒子:“如果爸媽離了婚,你跟誰?”她兒子非常淡定地說了一句:“你們不會離婚的,因為你們有共同的事業。”

張欣也曾經坦言,至少有三次她跟潘石屹差點就離婚了,但是這個差點估計就差在共同利益上,理智算一下,離婚兩人都會元氣大傷,太不值。

所以,你會看到,越是普通的窮老百姓,越是沒有孩子的夫妻,越是利益糾葛少的夫妻,越容易離婚。

人都是趨利避害的,感情是短暫的,利益是永恆的,很多男人出軌歸出軌,一算算離婚要脫一層皮,還是算了吧。

3、生活簡單,出軌的機會相對較少。

這就是我們身邊經常看到的,很多夫妻或者恩恩愛愛,或者平平淡淡,或者吵吵鬧鬧,一路沒有大富大貴,也沒有大災大禍,更沒有小三小四,竟然走到了白頭。

他們或許是你的爺爺奶奶,或許是你的外公外婆,或許是你的父親母親。

是的,越是封閉的環境,越是教育程度不高的地方,能白頭偕老的夫妻越多。

因為生活簡單,受到的干擾少,夫妻一輩子基本上處在一個層次上。

這就是農村比城市的離婚率低,小城市比大城市的離婚率低,中國比發達國家的離婚率低,過去比現在的離婚率低的原因。

之前有過新聞報道,一對隱居山林的老人,在山洞裡過了幾十年,相濡以沫,白頭偕老,感動了無數人。

我看了後並不覺得有什麼感動的,兩個人白頭偕老並不難,難的是在五光十色的社會中,人性如何抵抗得住時間的磨損和源源不斷的誘惑。

我有時候在想,梁山伯與祝英臺,羅密歐與朱麗葉,如果他們沒有在愛情最濃烈的時候死去,得到了永恆,而是結了婚生了娃,結果又會是怎樣?

4、深植於內心的認同感,精神上的共同成長。

很多人都認為在婚姻中,愛情最終都會轉化為親情。

我不認同婚姻要以親情的方式延續下去,但是同時我也承認愛情會在婚姻中變淡,但不是轉化成親情,而是歷經滄桑後還能相處以沫。

簡單的說就是:不論過了多少年,你還是會亮瞎我的眼。

這種感情,我在蔣介石看宋美齡的眼神中看到過,在錢鍾書看楊絳的眼神中看到過。

比起很多迫於無奈的白頭偕老,這才是真正難能可貴的主動的白頭偕老。

要達到這一境界,其實非常不容易。

首先,兩個人必須都要是成熟的、智慧的。就像有人說:“好的愛情,一定是發生在兩個聰明的人身上!”他們能夠看到彼此身上真正難能可貴的優點,且這種優點是獨有的,不以時間減少的。

這就是根植於內心的,對彼此的認同感。精神層面的和諧是兩個人情感長久最紮實的根基。

斗轉星移,你的容顏沒有當初那般靚麗,你的身體對我而言也許太過熟悉,但是你在人群中還是那麼亮眼,那麼獨特;你說出的話還是那麼中聽,我們之間的默契已經不需要用言語表達,你始終令我引以為傲;誘惑一波接一波,我也許會心動,目光短暫停留,但能讓我驚豔的始終只有你。

所以,一個真正好的婚姻,絕對不是一時衝動口頭上的承諾,更不是刻意的自我剋制(當然,愛情需要剋制誘惑),而是一種自然而然的對彼此的欣賞,對異性的排斥,對彼此無法替代的認同。

這就是錢鍾書先生所說的:在遇見她之前,我從沒想過結婚;遇見她之後,我從沒想過跟別人結婚。

面對婚姻,女人該有的大格局!

看到這裡,你也許會想:我不想要迫於無奈的白頭偕老,又覺得達到你說的最後一種境界很難。怎麼辦?

是的,這確實是一個難題,難道做不到錢鍾書和楊絳那樣,我們就不結婚了嗎?

當然不是!

雖然我們都渴望能有一份真正舉案齊眉、琴瑟和鳴、天長地久的感情,但是當我們沒這個幸運的時候,就要去修煉我們內心的格局。

我認為,在愛情和婚姻中,我們首先要做到真誠。也就是你要確定在愛情開始的時候,你是愛著這個人的本身,而不是他身上附加的東西。比如很多人質疑馬蓉嫁給王寶強的動機,這個雖然目前還無法蓋棺定論,但是沒有嫁給愛情的女人一定是悲劇的。

其次是付出,也就是一定要用盡全力去愛對方,為對方付出。當然,這種付出要是智慧的,而不是對方想要一個蘋果,你卻給他一車香蕉。

再次是享受,一味的付出不求回報會很累,愛情一定是雙方的。所以你也要對伴侶有所要求,去充分享受他的好,如果說他不願意在愛情裡為你付出,你可以去學習如何來引導他為你付出,一味的付出而得不到回報是誰都不能接受的。

最後是努力,努力讓自己優秀再優秀一點,給對方一個優秀的愛人,你的優秀會促使對方也變的更優秀。

面對婚姻,女人該有的大格局!

萬一不幸被雷劈了,他出軌了,對不起你了,接下來你要做的就是另一種境界:不困於情。

一片苦心餵了狗之後,女人要堅持:一不做怨婦,二不做潑婦。

千萬不要哭哭啼啼地去問他為什麼不愛你了,不愛你就是不愛你了,編再多理由,也是不愛你了;更不要去抱怨:我對你付出了多少多少,所以你要對我負責,我為你生了孩子,所以你要對我負責。

這個世界上沒有理所當然的付出,更沒有理所當然的回報。不要試圖要求別人對你一生負責,那不是你能掌控的,你能掌控的只有你自己。

一幕戲,如何收場,才顯現得出女人的功夫。

我對得起你,是我有情有義;你對不起我,是你無情無義;但是我不糾結、不恨你。

因為:一,你曾經對我很好,我們有過那麼多美好的回憶;二,你不愛我了,我更沒必要恨你,人生苦短,我沒必要在一個不值得的人身上瞎耽誤工夫。

千萬不要說:“失去了他,我的一顆心從此萎謝了”之類的傻話。一個女人的成熟,是在品嚐過咖啡的香醇之後,依然還能愛上綠茶的馥郁。

大方告訴自己,你和他的前半生已經用完,接下來是要過好後半生。

無愧於心,不困於情;不念過去,不畏將來。這就是一個女人的大格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