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不良資產玩法漸入佳境:信達長城網上拍賣資產

互聯網+不良資產玩法漸入佳境:信達長城網上拍賣資產

AMC的不良資產處置越來越深諳互聯網之道。

5月30日,中國信達、中國長城兩家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攜手阿里巴巴在杭州舉辦了“2018阿里拍賣特殊資產交易會”。旨在通過交易會與廣大投資者面對面溝通交流,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提升包含不良資產在內的特殊資產處置環節效率。

在交易會上,中國長城共有33個分支機構推出了近2000項資產,債權總額超過1500億元。中國信達也推介了不良資產1150項,本金487億元。此外,浙商資產、平安銀行、興業銀行、光大銀行等多家機構也在會上進行了資產推介。

通過互聯網進行資產轉讓處置的營銷推介,突破傳統不良資產處置時受制於信息不對稱、諮詢傳播率不高等種種侷限。同時,網上拍賣實現資產處置,過程更加公開透明,並可召集最多的參與者,實現資產價值最大化。

2015年3月至2018年4月,中國信達累計在淘寶資產處置平臺發佈招商項目1685個,組織線上競價場次815次,實現項目成交533個。組織競價成交的項目起拍價總計207.37億元,成交價總計228.97億元,溢價21.6億元,溢價率10.42%。

不良資產價格不會大幅回調

中國長城總裁周禮耀在上述交易會致辭中指出,新一輪不良資產市場具有涉及範圍擴大、處置難度增強、運作週期延長的特點,所以需要更多的資產管理公司和社會資本參與其中,提高不良資產處置的市場化、專業化程度。各參與主體在處置過程中,應發揮各自優勢,形成既競爭又合作、既分工又協作、既揚長又避短的市場格局。

中國長城資產今年加大了資產處置力度。在本次交易會上共有33個分支機構推出了近2000項資產,債權總額超過1500億元。資產廣泛分佈於浙江、廣東、山東、河北等30餘省市,類型涵蓋債權、物權、股權等多種形態,有抵(質)押的資產佔比達80%以上,涉及加工製造業、房地產業、批發零售業等諸多行業。

中國信達副總裁劉麗更表示,未來,中國信達和阿里巴巴將分別發揮各自在不良資產市場的專業優勢和互聯網平臺的技術優勢,推動包括不良資產在內的特殊資產市場各環節分工的精細化與專業化,進一步升級不良資產產業鏈。

2017年,中國信達實現新增收購不良債權資產2020.5億元,其中收購經營類不良資產(主要來自銀行)淨收益88億元,較上年增長50.7%。

周禮耀還介紹了我國不良資產市場的發展趨勢。前幾年包括地方AMC在內的各類主體加入市場,形成了“4+2+N+銀行系”的格局,大量新設主體的資產配置需求和大量資金湧入,加劇了市場競爭,顯著推高了資產包的價格。今年以來,市場逐步迴歸理性,市場成交價格有所下降。但因銀行的管理水平不斷提高,推出不良債權的質量也不斷提高,所以不良資產成交價格不會出現大幅調整,不良資產市場主要特徵將表現為:熱度迴歸理性、價格迴歸價值。

不良資產“觸網”這三年

淘寶網阿里拍賣總經理盧維興在交易會上表示,在過去的三年裡,阿里拍賣從原來不足1000名投資客,到現在已經擁有2000萬名活躍的投資客、2億高端購買者;從每天只有1筆成交,到現在平均每天成交的資產超過1萬筆。

據盧維興介紹,阿里拍賣目前已經聚攏起超過1000家生態夥伴,為資產機構和競買人提供評估鑑定、融資貸款、保險理賠、清場過戶等服務。

劉麗更介紹,2015年3月,中國信達通過淘寶網資產處置平臺成交2筆債權資產,成為首家通過互聯網平臺實現資產處置的資產管理公司。2016年,中國信達在全面入駐淘寶平臺過程中,注重規範資產處置操作,有機融合了線上和線下流程。2017年,聯合淘寶網閒魚拍賣推出了中國信達資產專窗,共同打造互聯網不良資產小鎮。

周禮耀表示,2017年5月,中國長城的資產首次在阿里巴巴拍賣平臺上拍賣。目前,該公司30家分公司和1家業務部已入駐。“互聯網+”模式處置不良資產,取得了比較明顯的效果。例如廣東分公司“南桂鋼鐵”項目通過線上線下聯動,提升項目競價效率和效果,大幅提高了債權受償比例。

2017年10月26日,中國長城與阿里巴巴集團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將在不良資產處置業務、金融業務、產業投資併購、國際業務、科技金融等領域開展全面合作,並希望共同對不良資產的標準化進行探索。

盧維興表示,隨著交易的增加,“阿里拍賣還出現了一些原來我們沒有發現的功能。”比如比價功能、大數據自評估功能。每筆資產都公開、透明,在線完成,真實有效,避免了暗箱操作、陰陽合同等可能性。這種真實交易每天都在海量疊加,形成信息評估的相對充分,同區域、同時段的標的,即可自發形成一個指導公允價。

盧維興認為,阿里拍賣還具有重組功能。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阿里拍賣已成為中國最大的不良資產項目庫。對A投資人來說,他手上的燙手山芋,很可能是B投資人的稀世之寶。因為B投資人手上擁有類似的資產,整合可能帶來極大的溢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