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買房要細看土地信息 小心住宅變成寫字樓

下面是北海某個在售樓盤的戶型圖:

北海買房要細看土地信息 小心住宅變成寫字樓

問:這是住宅,還是寫字樓?

答案是寫字樓。截止本文發稿時,交易中心網站的樓盤表仍然顯示“房屋用途:辦公”。

如果沒細心留意就糊里糊塗把它買下來自住長住,那居住成本和居住環境估計會牙疼。作為2010年開工的商業地產項目,如果現在貸款購買,還貸期間真有可能需要繳交土地續期費用。

鄭重提醒:北海購房,無論是一手房還是二手房,無論是住宅還是商業地產,都需要徹底弄清楚土地用途和土地使用期限

原因得從1992年說起。

92故事

1992年,時名“疏港大道”的西南大道開工建設。這條道路由湖南國信出資承建,北海出讓2000畝土地作為補償。

通過這樣的辦法北海聚集了大批投資者,也大量出讓了土地。1992、1993年,北海規劃開發的土地面積高達60多平方公里,幾乎是目前城區面積的一半。

但很不幸,1994年的國家宏觀調控讓這一切都戛然而止。除了留下大量的爛尾工程之外,還因為無力支付而帶來了大量的官司。最後,原先整片出讓的土地被片片切割以清償債務。

更麻煩的是:因為是倉促出讓,土地性質並不十分清晰。很多地塊只是籠統的“綜合用地”或者“商住用地”,使用期限只有50年。由於驟然間遇到調控,有些用地轉讓手續還沒徹底辦完,用地性質仍然停留在原先的廠房用地、工業用地。

因此,北海的房地產開發用地有著相當複雜的歷史因素。住宅樓下面的建設用地,除了住宅用地之外,也有可能是商業用地、工業用地、綜合用地……等等。

土地期限

2003年,中央專門出臺了處置海南省和廣西北海市積壓房地產稅收優惠政策,北海開始爛尾樓消滅行動。三年後,爛尾樓基本消失,樓盤用地也基本上被調整為住宅用地。但是,大多數的開發商並沒有特意補充繳納費用以延長土地使用期限。

結果,北海有相當比例的住宅只有50年的使用期。如果現在打算在北海購買二手房,就會發覺大量的房源都是2042-2048年土地使用期滿。因為1992年+50年=2042年。

幸運的是,2016年12月24日國土部出臺了過渡性辦法:住宅用地不需要提出續期申請、不收取費用、正常辦理房地產交易和不動產登記手續。

所以,只要房屋用途是“住宅”,按這規定都不用擔心土地使用期滿問題。因為凡是住宅用地,都可以“自動免費續期”。

北海買房要細看土地信息 小心住宅變成寫字樓

上圖是山海居小區的土地證。土地用途是“批發零售、城鎮住宅用地”,其中“批發零售用地使用年限為40年、城鎮住宅用地使用年限為70年,從1993年9月10日起算”。於是,它的住宅是2063年期滿、商鋪2033年就需要交費續期。

土地位置

買房要看土地證,很多人都能夠牢牢記住這一點。但很多人並沒有留意土地證上所載明的土地位置——北海有些樓盤土地證不止一張,而且不一定每一張都是住宅用地。

最典型的例子,是北海大道西段的一個樓盤:它部分是住宅用地、部分卻是工業用地。有些購房用戶並沒有細看,結果稀裡糊塗地買了建在工業用地的房子,結果自然是無比的悲催:籤不了合同、交不了房,更辦不了產權證。

北海購買一手房要特別留意這一點,一定要弄清楚:你看中的房子,所在的位置是什麼性質的土地:住宅用地、商業用地,還是綜合用地?

不關注這個問題,後果有時候是異常麻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