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紅色學校教育:“識字班”,沂蒙姑娘們的代名詞

沂蒙紅色學校教育:“識字班”,沂蒙姑娘們的代名詞

沂蒙紅色學校教育:“識字班”,沂蒙姑娘們的代名詞

沂蒙紅色學校教育:“識字班”,沂蒙姑娘們的代名詞

1941年,山東省婦救會要求加強組織婦女識字班,建立女子小學、婦女訓練組等。從此,沂蒙抗日根據地的廣大年輕婦女普遍參加識字班學習,久而久之,“識字班”也就成了沂蒙姑娘們的代名詞。

識字班不僅是一種學習形式,而且成為一種組織形式。它團結和爭取了廣大青年婦女,成為婦救會、黨組織的得力助手,在擁軍優屬、參軍、支前、生產、備戰各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沂南縣土山區前交良村的識字班,在隊長李富玉帶領下,積極參加各項抗日工作,擴軍、慰問烈軍屬、家庭排憂解難等工作,幾乎都由她們包了下來。識字班在參加學習、工作的同時,也使自己得到了解放,剪髮、放足活動普遍展開,婚姻自主的思想也在青年中樹立起來,許多女青年破除封建包辦婚姻的習俗,自由找對象,婚事新辦,建立起幸福美滿的家庭,促進了學習和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