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名家李鬆談書法的基本功

書法名家李松談書法的基本功

書法的基本功,應該是書家各種技巧能力的綜合能力。既駕馭毛筆的能力、駕馭字形的能力、駕馭墨法的能力、駕馭行氣、章法的能力。簡而言之,書法的基本功是:“書法家駕馭筆法、墨法、章法技巧水準的綜合的能力”。

駕馭筆法、墨法、章法能力越強的人,其水準越高的人,基本功就越厚。他可以能寫好任何字體與書體,同時,在藝術的層面上,出成果的可能性也就越高。“技”與“藝”屬兩個不同的層面,基本功是屬“技”的範疇。技法與技巧全面的學習和訓練過程,就是基本功的積累過程。這種技法、技巧的學習與訓練,最主要的是通過不斷地和大量地臨帖來完成的。鑑此,審視一個人基本功的好壞,從其臨習碑帖中便可以得到檢驗。(檢驗的標準應該是:1、所臨作品必須在筆、墨、章三法上要守原帖,不能似是而非,只臨其大概。2、選帖要多角度、多風格,不能只限一種字體,一種風格。)如果一個人的基本功非常紮實的話,那麼,不管臨什麼碑什麼帖,都不會有障礙,都可以做到形神兼備。

具體說來,書法的基本功包括:

一、馭毛筆的能力

駕馭毛筆的能力就是控制鋒毫的能力。古人云:“善書者不擇筆。”其要義是說,書寫能力強(控制毛筆能力強)的人,不在意毛筆的好壞。不論是什麼種類的毛筆,在善書者手裡都能很好地控制,寫出符合法度而且精美的點畫。

不同的字體(字體指篆、隸、楷、行、草等比較概括的字體樣式)與書體(書體指具有風格特徵的具體的書寫樣式,如顏體、歐體等)在筆法的法度上有不同的方法法則,主要體現在點畫的造型上。其筆法技巧的關鍵所在,就是運用筆毫和調領筆鋒將點畫的造型準確地刻畫出來,並且,要具有豐富的表現力和美的效果。

筆法的技巧實際上就是控制鋒毫的技巧。“唯筆軟而奇怪生焉”,要能夠和善於充分利用筆毫的這種多變的性能特點,去刻畫高質量的、優美的、豐富多變的點畫造型。這是書法基本功中最核心最關鍵的部分。

二、 駕馭墨法的能力

書法的創作是靠墨的具體體現來展示點畫的造型的,進而展示字形和行氣、章法的。因此,控墨的問題是基本功技巧中非常重要的內容。

墨是寫在宣紙上的,這裡就有一個墨與紙的關係問題。孫過庭《書譜》所說的“五乖五合”中就提到了這個問題,既“紙墨相發”。“紙墨相發”就是墨法技巧的關鍵。

所謂“紙墨相發”是指墨的濃談度要與紙的滲化度相和相調。紙質的不同發墨的程度不同,有吸水性大小和厚薄的差異。紙的吸水性越強,發墨的幅度就越強越快,吸水性弱,發墨的幅度就小而慢。厚紙發墨慢,薄紙發墨快。墨的水分越大發墨越快,水分越小發墨就越慢。對紙墨的性能要必須有所瞭解。

墨法技巧中最關鍵的環節是施墨。書法作品墨色的層次變化完全是靠控制來完成的。它需要書者要有很強的控制筆速的能力和控制筆中含墨量的能力。飽筆當快,渴筆當慢。

三、 駕馭章法的能力

駕馭作品章法的技巧,包括三個方面:

一是駕馭字形的能力。字可工整,可欹變,可重大,可瘦小。工整而不死板,欹變而不失形,重大不肥鈍,瘦小不飢傖。二是駕馭行氣的能力。篆、隸、楷書的行氣須勻和與整飭,強調和諧、統一;行、草書的書行氣須通貫與流暢,並強調節奏、韻律。這是行氣中必須要把握好和表現充分的技巧。三是駕馭整篇作品構成的能力,或者說是駕馭行與行之間的構成能力,也就是駕馭大章法的能力。篆、隸、楷須整體和諧統一,首尾一致。行、草書須行與行之間的對比、爭讓、應承、穿插等技巧要有淋漓盡致的展示。

綜上所述,凡是書法所含的各種各樣的技巧,都應當納入基本功的範疇。基本功的訓練應該是多方面的、多層次的。

【李松作品】

書法名家李松談書法的基本功

書法名家李松談書法的基本功

書法名家李松談書法的基本功

書法名家李松談書法的基本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